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特别高深的东西.这才是老舍的“大白话”了不起之处。迄今.老舍仍是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数量最多的作家。今年.电视剧《茶馆》即将开拍.这是老舍第17部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艺创作要繁荣、发展,一靠创作,一靠改编,这是文艺创作的两翼,缺一不可。当然,只有创作丰富多采,才能为改编提供依据。而改编,更多的是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其它文艺形式,比较多的是话剧、电影、电视剧,既扩大了原著的影响,又满足了广大观众多样的艺术欣赏。改编,总是选择那种在实践中有影响、有定评的作品,以使改编获得较大的成功系数。当然,并非说改编就易如反掌。改编虽不属于创作,但却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有些改编作品甚至与原著在文坛上都享有盛名,如夏衍根据  相似文献   

3.
王玉 《新闻世界》2014,(8):266-267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期,28集电视剧《洪湖赤卫队》、22集电视剧《江姐》以及被称为新"潜伏"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相继露面,这些由经典电影改编而来的作品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未引起观众的喝彩,反而受到了不少批评。  相似文献   

5.
文学改编一直是剧本的一大来源,电影、电视剧史上很多优秀作品都是由文学名著或畅销作品改编而成。改编过程中,将作品看作素材,打成碎片,并按照影视思维、视听表达的规律,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部故事完整、结构统一的作品。然而,对诸多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效果,业界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6.
王佳艳 《新闻世界》2008,(7):107-107
随着电影《色戒》在华人世界的巨大成功,日前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也被改编成三十集电视剧,已在浙江横店秘密开拍。  相似文献   

7.
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将供人阅读的文学形式改编成视听综合的音像艺术形式,这就要求改编者遵循视听艺术规律,适应电视艺术的特殊要求,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服从视听艺术规律不少同志反映,有的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很有味道,品味起来极富哲理,但要改编电视剧怎么也形不成完整的画面,组织不出戏来。  相似文献   

8.
热播电视剧《花千骨》是以网络当红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一播出就以其强劲的收视率荣登各大电视剧排行榜首位,并通过多方平台的合作造势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今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品牌。本文以《花千骨》为例,分析了"现象级"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已被无数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作品,本文结合新近播出的《倾城之恋》,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热潮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动因;评析了邹静之在叙事策略、人物塑造方面的"覆盖式"改编导致原作文学意蕴的消解;进而探讨这一改编理念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兼商榷中国电视剧生产中的"编剧中心制"。这些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以及当前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亚利 《视听》2016,(11):50-51
近年来,谍战剧在电视荧屏风生水起。在众多谍战剧中,以改编自麦家的作品居多,改编后的作品均以引人入胜的悬疑色彩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本文以电视剧《解密》为例,分析其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网络文学IP的发展速度惊人,在资本的注入下,版权运营的渠道不断被拓宽,网络文学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衍生出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国内进行IP运作的时间并不长,IP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不断,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路途也是一波三折,笔者通过对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发展优缺点进行梳理,着重从内容角度解读近两年内IP电视剧改编中出现的"去泡沫化"现象,为未来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小红 《视听》2016,(11):68-69
近年来,国产单机游戏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后,纷纷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不同于以往的小说文本改编电视剧,游戏本身就已经具有完整的声画基础,对电视剧的好恶评价可能会受游戏的影响。本文基于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通过对制作方的编码过程与观众的解码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国产单机游戏改编电视剧的现象,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大批"红色经典"相继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到新世纪,这股改编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几乎伴随着这股改编热潮的出现,对这些电视剧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起。为此,200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接连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1,(6):13-13
点评: 近一两年来,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电视剧是人们收看电视的主要消费类型,但一段时间以来,制作粗糙、剧本匮乏成为制约电视剧发展的主要原因,人们纷纷感叹,国产剧光有量没有质。自从网络文学同电视剧嫁接之后,这种境况似乎有所改变。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有其天然优势。网络小说题材多样,具有高节奏性、高娱乐性、强戏剧性的特点,网络的传播方式使其一出世就打上了高度贴近性和市场化的烙印。凡是能在网络上大火的作品,必然是能满足读者对生活的强烈幻想、有吸引力的创作。这样的作品已经在网络上深得人心,改编成影视剧就有了现成的读者基础,有比较准确的市场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探讨电视剧与电脑游戏"跨界混搭"新局面下的"后现代元素".《仙剑奇侠传3》《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剑奇谭》三部经典游戏改编电视剧在叙事﹑剧情﹑视听三方面都展示出了典型的后现代风格,这一风格使游戏改编作品扩大了受众范围,优化了观影体验,同时也使此类作品有同质化﹑三俗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本年度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倾城之恋》热播后,引来一片争议之声。争议的焦点仍然是围绕着电视剧生产领域的一个老话题,即如何进行名著改编以及如何评价和审视改编自名著的电视剧剧作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以电视剧《倾城之恋》为个案样本,以此探讨衡量名著改编是否算成功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在中国的"后宫"类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方兴未艾的时候,韩国也出现了宫廷爱情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浪潮。其中引领潮流的始作俑者——被称为"韩国版后宫"的头号畅销书《拥抱太阳的月亮》近期由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重新引起了韩国读者的巨大反响,其中文版上下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段爱情故事在韩国一时间掀起了粉丝"拥月"狂潮,中文版上市恰逢中秋,这套小说应时应景地成为  相似文献   

18.
杨耐寒 《新闻世界》2010,(5):196-197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19.
电影改编成电视剧是电视剧领域一个热门现象.改编是一种文化艺术策略,不仅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丰富文化市场增加精神产品,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拟从电影改编电视剧的可能性及动因入手,结合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经典案例,对大银幕到小荧屏的现代转换做一简要分析,寻求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的深层原因和改编策略,以期对今后电影的电视剧改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作品在几十年中.不断地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其中不乏大师却鲜有成功。有多少人能穿透张爱玲的聪明?了解她要聪明,又要批判聪明.感受到聪明给她带来虚荣.及虚荣给她造成的矛盾和痛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