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振华 《声屏世界》2006,(11):64-64
长期以来,一些学用“从人治到法治”、“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等这类来自西方的话语,概括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最近,还有学用“物本行政”、“全能行政”等评价我国政府改革和行政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张栋 《新闻天地》2004,(8):32-32
近年来,许多高官在中央的反腐工作中纷纷落马。其中,不乏国家重要部门、执法部门中身居要职的决策。从2005年的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风山、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等十多位高位的一一伏法,到2004年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这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充分体现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动了真格”。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4,(8):30-33
近斯的媒体报道,又有四名省部级高官因马失前蹄而频频见诸报端——6月5日,江苏省各市接到省委通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中纪委宣布“双规”,并被带往北京审查;6月10日,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被该省政协九届七次常委会决定,免去其主席职务;6月24日,重庆市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被重庆市委开会免去职务;7月2日,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丁鑫发,被中纪委从南昌带回北京立案审查。  相似文献   

4.
增长,再增长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从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始,已历经三年多的风雨兼程。回顾历程,可以看出,1999年至2001年,是政府网上“形象展示”阶段,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府网站,进行简单信息发布2001年至2002年,是以协同办公为特征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和重要业务系统拓展的阶段,该阶段显著特征是从政府网页发布过渡到政府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并在协同办公平台基础上拓展重要业务系统;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4,(12):72-73
CIO大有走出企业“垄断”转而在政府领域开拓之意。其实,从关注“企业CIO”到关注“政府CIO”,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以电子商务重心转为以电子政务为重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宁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  相似文献   

7.
韩流的启示     
韩流背后的秘密,并不是所谓的政府保护措施.而是——政府从严格管制改为推行最简单的三字市场原则:“不干涉”。[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美国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履新、随后副总统拜登访华,美政府高官在华的平民作派引起了中国媒体和诸多网民的热烈讨论和赞叹。在国家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成为国际竞争力重要因素的信息时代,深入分析美政府高官展示国家软实力的策略是必要的。一、政府官员:国家软实力最鲜活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9.
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府本身就是媒介 ,政府施政的过程 ,就是政府传播自己形象的过程。光“练”不“说” ,不会形成应有的形象 ;光“说”不“练”(或者“练”与“说”两张皮 ) ,形象也将大打折扣。政府形象构建、传播的真谛是 :确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通过塑造、改善、提升政府形象来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即政府形象传播以社会公众认可、支持为前提 ,以“推销”政府的理念、服务、影响为指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开放政府数据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如何促进数据利用、重用和分发,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成为亟待讨论的议题。有必要总结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未来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国内外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政府文件、会议记录、重要机构或项目报告等文献,使用文献分析法、配合可视化手段,探究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分布,从利用价值、参与主体和保障措施3个方面阐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据此总结和展望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研究动向。[结果/讨论]当前全球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研究动机从“供应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研究视角从“通用”向“特殊”深入、研究对象从“政府”向“公众”下沉。揭示实际价值、挖掘多元用户、完善保障体系是未来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研究的潜在议题。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研究亟须丰富研究视角、拓展研究深度、体现中国特色,以期提升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政府必须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风波再度引发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问题的关注。一个好消息是:《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的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已完成。根据这部条例,政府机关中没有依法履行“主动公开义务”,“故意不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篡改、毁灭政府信息”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受到行政处分或被迫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们老百姓想看看政府文件、了解政府政策很不容易,现在专门发来政府公报,真是太好了。”长期在西沙作业的渔民吴阿龙手捧省政府办公厅如期寄来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激动地说。将公报专门发到出海作业的渔船上,这只是海南省政府办公厅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的众多举措之一。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向群众接“地气”,更加注重打造高效便捷、多方联动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让基层群众搭上了了解政府政策信息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政府官员参与电台直播热线节目有利于传播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有利于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说明政府官员上电台直播热线节目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6,(4):11-11
据新华社报道:从3月1日起,如果在上海的政府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5.
虞夫 《网络传播》2003,(5):30-31
萨达姆生死不明,伊拉克高官突然“蒸发”,萨达姆的情报系统和情报人员也随之“蒸发”了吗?  相似文献   

16.
正当档案工作对档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办公、电子件等诸多新生事物应接不暇的时候,随着我国政府上网的逐步实施,各级政府政务信息网的陆续开通,政府职能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型过渡,一个全新的“电子政府”时代也将悄然而至。“电子政府”是一个不得不令档案界认真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所以,尽快弄清电子政府的概念及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话语     
《青年记者》2009,(14):4-4
权力祛魅,打造“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就得从承认政府丑闻开始。承认权力机构也有丑闻,表明权力也能谦卑地低头。  相似文献   

18.
余玉 《青年记者》2007,(10):31-31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近代报纸源于古代社会的“邸报”,称“邸报”为中国近代报纸的萌芽状态。其实,“邸报”不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中国近代报纸并非从“邸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孪三珊 《大观周刊》2011,(33):57-57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探索一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标语的传播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龚文庠 《新闻界》2006,(2):31-32
前两年媒体报道了云南、湖南、河北等地政府出面大规模清理“不良标语”的行动。所谓“不良标语”,就是蛮横、粗鄙、“违反民本思想”的标语,其中典型的有“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宁可添座坟,也不添一人”、“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毁树一行,先死他娘”、“敢与政府对着干,当时就叫谁难看”等等。野蛮标语当然不是某几个省份的特产,可以说,“标语污染”已经是一个长期、普遍的现象。一些学者开始分析标语的功过,探讨“标语文化”的内涵。本文拟从标语的传播功能这一视角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