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民事证据规则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关于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我国以前民事诉论证据立法方面存在缺点与不足,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其作了补充与完善。英美国家在对抗制诉讼中运用的主要证据规则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具有借鉴意义,并就今后的证据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证据排除规则最早起源于英美国家,是现代证据制度中的重要规则,是法官用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的重要依据。由于立法模式、诉讼模式以及法文化的差异,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渊源和两大法系排除规则的内容及其差异,可促进借鉴西方经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3.
品格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在美国刑事审判中被广泛运用。品格证据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针对不同的诉讼主体,有着特殊的运用规则。文章简要分析品格证据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为美国品格证据规则在我国的本土化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民事诉讼更多地依赖包含于鉴定结论中的科学证据。然而,随着诉讼司法实践的发展,我国鉴定制度的诸多弊端日益突现,面对民事诉讼模式及审判方式改革,鉴定制度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应当建立专家证人制度,并对专家证人的范围、资格、作证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本文就建立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意见证据规则是指排除证人分析性判断的规则.我国证据法设立此规则应首先关注一般例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所谓"集合事实规则(collective Facts Doctrine)",即允许证人就自己观察到的众多特定事实提供一个概括性的意见;其次应设置专家证人意见之特别例外,其关键是鉴定之专门性规则.鉴定规则"专门性"界分的标准应当是案件事实在认知与理解的难度上"不能一眼看清",同时又应当设置基于案件事实的新颖性、仪器所具有的形象表达等例外.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诉讼活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专门性问题。为了适应庭审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新设了专家辅佐人制度。作为民事诉讼中新创设的制度———专家辅佐人制度仍需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民事诉讼案件类型趋于多样化、专业化的现实。我国2002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61条被认为是首次规定"专家辅助人"制度,2012年对于民事诉讼法的条文修改中第79条再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这一制度。文章对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与英美民诉中"专家证人"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借鉴英美法系这一制度的优良之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品性证据规则是一项排除规则,它的理论基础决定着品性证据规则的立法设计和规则运行。品性证据排除规则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通常被提起的偏见效应、诉讼效率以及被告人权利保护等能否作为支撑整个品性证据规则大厦的理论基础仍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是英美法系中重要的证据规则,但在中国,证据可采性规则还不尽完善.从完善中国证据立法、推进司法改革的角度,应当修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传闻证据规则和自白任意性规则.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常常作为证明材料公诸于法庭。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关于品格证据的运用早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完备的规则,其包含的诉讼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普世性。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品格证据的性质、定位和适用规则没做出任何明确规定。本文在简要论述英美法系品格证据规则的基础上,就如何在我国适当运用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浅疏己见,以期能为我国构建更为完备的证据法理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