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元教学案例1.单元教学目标(l)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使其能主动参与到健美操的学练过程中。(2)运动技能:初步了解健美操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相似文献   

2.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学生乐意接受、新颖多样、便于学生学习的学练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真正掌握并运用,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学生的运动参与度越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会越好。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背越式跳高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一、认识到位,明确体能教学的重要性1.体能与技术教学相辅相成。研讨中大家对于"体能不仅是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参与运动竞赛的基本条件之一"的观点一致认可。如,浙江林定荣老师认为,"优化体能教学与注重技能教学其实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4.
<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以设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或引导学生学练,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但有些设问仅仅作为互动,如,"同学们,有信心吗?""这位同学的动作漂亮吗?"等,这对于有效引导学练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缺乏效果。一、挖掘设问内涵,把握设问本质在研讨中,部分参与研讨的教师对"何为有效设问、有效设问具有哪些特征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设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启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项运动技术一个阶段后,教师都会对学生的学练情况进行测试,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测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制订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但有时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场地小、器材缺乏等限制,测试过程会变得费时费力。笔者结合本次研讨谈一谈个人的做法,供广大同行参考。一、巧变场地存在问题:场地是体育课堂测试的基本保证,但现在的一些学校仍存在学生人  相似文献   

6.
<正>在技能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兴趣低、学练不积极的现象。一方面,在技能教学时,教师往往讲得过多,学生静立的时间过长,会让急于运动的学生感到焦躁;另一方面,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组依次练习时,一人做,多人看,学生等候的时间过长,也容易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何改进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练的热情?体育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水平一目标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指出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本文围绕实施意义、教学目标、内容和效果等设计了以“森林运动会”为主题的18课时移动性技能单元教学方案。同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优化了单元课时顺序,实现了集零为整的结构化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促成学生健康行为和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借助灵敏、速度发展敏感期,进一步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带来的乐趣。最终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体育思维,助力学生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规定要求;“模块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所选项目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但是体育“模块教学”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并能自如运用所选项目的全部技能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有违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更多的、更完善的技能要领需要学生课外去自主认知与自主训练。因此,高中运动技能教学需要探究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高中运动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加强内容的整体设计,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等,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学习、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和日常生活中。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让学生通过较长时间、连续、系统、完整的学练,促进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运动参与是《课标》中的4个学习方面之一,相对"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个方面而言,直观观测是否达成这一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其身体锻炼的效果,参与的积极与否、主动与否、深入程度如何等都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学生运动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运动技能学习意谓着动作技能内容的教学比例的适切与恰当,实践中,我们防止两种倾向,一方面,自始至终把体育课教学变成纯粹的运动技能传授,另一方面,要防止把体育课堂变成无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即所谓的活动与体验的无意义课堂,对此,体育教师要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让我们的课堂既有运动技能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又有围绕运动技能内容展开的游戏与活动,同时,关注学生技能学练过程中的情感、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体验到有价值的与生活接轨的实用技能。  相似文献   

12.
倪胜勇 《体育教学》2012,(6):58-59,2
"补偿性体能"是一种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教学行为,与"课课练""循环练习"不同的是:不再套用运动训练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进行移植或嫁接,而是通过诱发学生学练动机与兴趣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持续参与感悟和享受运动的乐趣,进而促进体能与技能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我们在实践操作层面尝试构建了一种"补偿一介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重视"健康"教学理念。在教给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理念、健康学练、健康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让他们享受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体育练习是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的关键,本文以体育练习设计为切入点,以《少年连环拳(1)》在线教学为例,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师生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优化教学设计,确保在线教学有效落实,为学生居家在线体育课的学习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正>体操技巧项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学习项目,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养,懂得安全从事体操项目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在学练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能够根据自身能力主动参与各种体操技巧项目的学练活动,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后滚翻是小学技巧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材,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会使儿童心理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在后滚翻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每一名学生的技巧能力与运动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这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思路:本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尝试体验——合作学练——巩固提高"这一主题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掌握技能,并在学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为每位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在模块教学理念下,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高中防身术模块群,设计主体是防身术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结合高中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内容为基本技法及组合的学练,并在运动中、行进间、突发状况下自由组合模拟实战、比赛应用,形成完善的防身术模块群的整体构建。防身术授课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倪云雅 《体育教学》2013,33(4):41-42
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鉴于此,本人从"学生立场"出发,针对初三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课上尝试开展"三自一选"的教学模式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21,(1):70-71
<正>体育教学中语言不仅是表达内心情感、交流思想和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工具,还是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重要手段。本期研讨旨在研究如何运用与发挥语言艺术,构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依据学科特点,遵循认知规律,规范、灵活地运用语言针对使用规范术语与使用接近学生认知语言时机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王步 《灌篮》2021,(2):36-37
学生乒乓球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乒乓球教学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缺乏乒乓球运动兴趣的学生,通常很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乒乓球学习训练活动之中,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训练成效。鉴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运动体验,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创新乒乓球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练方式等三点有助于学生乒乓球运动兴趣培养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