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跳绳运动在赤坭圩小学是一项特色体育课程之一,每一名新生都有这样一个目标—成为"红土跳绳队"队员,并认为这是一种荣耀。而作为家长,我并没有赞同儿子当初的想法,因为在我的心中还是担心跳绳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也并没有重视他的体育锻炼。一个偶然机会,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聆听了校长和教师讲解跳绳对学生学习、身体、  相似文献   

2.
姚雪 《拳击与格斗》2022,(3):114-116
跳绳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传统的跳绳教学节奏单一,缺乏新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跳绳运动的热爱与兴趣.因此,教师应在跳绳教学中进行新鲜的花样跳绳教学,来更好地发挥跳绳在学生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以花样跳绳运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小学校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小学校在"以人为本,共同发展"办学理念的统领下,彰显"一校多品,快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区艺体活动特色学校,市首批体育(跳绳)特色学校。学校自1999年选定"跳踢"作为体育特色项目以来,即开展全校性跳绳运动。2009年,将跳绳纳入课程计划,编写出版校本教材《彩绳飞扬》,实现了竞技跳绳、民间跳绳、花样跳绳的巧妙融合,网绳、绳舞、绳操的发展延伸,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参与。跳绳运动开展15年来,学校连续9年包揽区  相似文献   

4.
欢乐的校园     
<正> 走进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你就会发现这所小学的学生人人都爱跳绳。每年秋季的跳绳比赛,全校学生人人参加,跳绳的花样多、难度大。每年参加市、区比赛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5.
梁晨  段东平 《新体育》2024,(2):101-103
跳绳是一项极具竞技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运动,进行单人跳绳可以锻炼个人的体能素质,与多个人共同进行跳绳不仅可以锻炼体能素质还能收获巨大的身心愉悦和满足感。我国在2016年6月发出了全民运动的号召,想要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体育、积极参与体育的良好风尚。跳绳恰恰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推广。本研究以跳绳运动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小学推广情况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学生对跳绳运动推广的基本态度以及教师对跳绳运动推广的看法,并最终提出了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兴趣爱好、塑造跳绳文化等一系列有助于跳绳运动在学校范围内推广的相关建议。希望本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育的优化,也能为跳绳运动在其他领域和其他群体中的推行产生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沙涌小学积极打造花式跳绳运动项目,激发了学生运动参与兴趣,提高了学校体育运动水平,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一、细化举措,课内外推进1.利用体育课、课间活动普及。每节体育课安排5分钟基本功练习,并专门安排一节体育课为跳绳特色课;课间活动则主要针对全校性或个别跳绳内容进行学练。2.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等级动作。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一级动作,  相似文献   

7.
坐位练绳技目标:让学生迅速掌握花样跳绳跨下跳时手在腿部的位置。方法:学生坐下后手持绳子,模仿站立时跳绳动作,这样学生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动作并加以改正,教师再加以口令反复练习,动作很快就掌握了。顺利跳出交互绳目标:让学生顺利地跳出交互绳。方法:学生在出交互绳的时候喜欢从中间出绳,这就容易死绳。假若在两人摇起交互绳的一侧放上障碍物(小垫子或标志桶),留出一定距离的通道,学生在出绳的时候就势必  相似文献   

8.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跳绳运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吸收和推广.由于传统的跳绳运动比较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很多体育工作者把花样跳绳引入校园,意在进一步调动学生跳绳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质.由于花样跳绳动作比较新颖,难度较大,学校在推广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一、巧用"跑酷",增强上下肢、腰腹力量跑酷(Parkour)是一种新兴的运动方式,"Parkour"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ir",直译就是"到处跑",此外它还含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此运动方式非常具有观赏性,是现代青少年非常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事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里对学生上下肢、腰腹力量都有界定,如,小学生的跳绳、高年级的实心球、立定跳远等项目都有一定的要求。分析:课堂上对于单一的练习项目而言,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即使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也难以收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教学方法:1.组织男、女生按不同难度进行分组;2.设定通过"障碍"流程,教师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的价值进行探究。从跳绳运动对学生的成长价值和对激发体育课堂活力的价值进行探究,提出跳绳运动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跳绳运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跳绳运动在体育课堂中的优越性,借此揭示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跳绳,并对跳绳产生兴趣,笔者根据跳绳运动特点及学生身心特点,进行了以下五步练习。第一步教师示范产生兴趣教师进行各种花样跳绳的练习,让学生产生兴趣再转为双脚跳短绳的练习,边跳边大声按照跳绳的节奏数数,并告诉学生跳绳关键是节奏。第二步让学生徒手听节奏跳先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跳,然后让学生随着节奏跳,并模仿着教师刚才的示范动作,也边跳边数着“一、二、三……”第三步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学生仍空着手,按照在第一步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一下一下跳,按节奏数着数。第四步单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特色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目前大部分中小学都能结合本校特色教育资源来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笔者所在校拥有丰富的花样跳绳教师资源、设备资源等,因而以花样跳绳为特色发展体育教学,组建跳绳校队。跳绳校队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2018年参加全国跳绳大赛唐山站获得三金,2019年代表湖州市参加浙江省首届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暨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等等。笔者就所在校针对"小学花样跳绳特色课程创建"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2012年开始,吉林市举办的跳绳踢毽子比赛增设了一个集体项目,即:16人计时两分钟"8字"跳长绳比赛。这个项目在集体比赛中最精彩,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团队意识,下面笔者就将在实践中发现和摸索出的一些技巧和大家分享,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运动员选材16人计时两分钟"8字"跳长绳比赛项目的运动员分为两名摇绳队员和十四名跳绳队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很多省份都将跳绳的单摇作为中考体育加试的一个测试项目,以检验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结合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经验,笔者发现初一学生的跳绳动作"千姿百态"。对此,笔者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跳绳的动作教科书上没有做太多的诠释,教师理解不够深刻,且缺乏对跳绳的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存在障碍,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梳理成文介绍如下。一、跳绳的选择1.要合理选择绳子的材质和规格目前,很多小学学生采用的是塑料绳子,这种绳子易于学练,不会发生扭转,成功率较高,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分钟跳绳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分钟跳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掌握该动作技术难度是比较大的,为了尽快发展低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学情分析1.有一定的跳绳基础。低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基本上都接触过跳绳,一部  相似文献   

16.
跳绳、跳皮筋是学生们在冬季喜爱的体育项目,在冬天里让学生们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跳出活力、跳出健康、跳出激情,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精神,本期我们选编了此类的教学内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跳绳,虽是学生们喜爱的体育项目,但由于很多跳绳花样纷繁复杂,许多教师与学生都搞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学生才能够学会,为此,笔者通过实践认真分析了各种跳绳花样的难度系  相似文献   

18.
<正>跳绳是一项锻炼效果极佳的全身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肺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脏器功能的发展,能有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平衡感、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加上其器材简单,技术动作可简可繁,稍练即可掌握,适合各水平段的学生。"单人转身跳"是《全国跳绳大众等级锻炼标准》的二级规定动作之"前后转换跳"。该动作的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跳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跳绳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南开大学为例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普通高校开设花样跳绳课程可行性研究。结论:花样跳绳运动具有健身价值、体育价值、教育价值、美育价值;高校开设花样跳绳课程可以丰富体育课程资源,营造"终身体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大学有稳定的学生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具备开设花样跳绳课程的可行性。建议:普通高校正确认识花样跳绳的价值,积极破除师资瓶颈,广泛普及和推广花样跳绳运动。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孩子自五年级练习跳绳开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运动成绩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因为跳绳不但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也磨炼了他的意志,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动力。虽然儿子早晚都要训练,但是他通过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每一个跳绳项目他都跳得不错。当跳绳队拿了全国性的荣誉后,他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