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是美国的梅约在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来的,霍桑实验的第三阶段专门研究小群体即非正式组织。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正式组织里都存在着非正式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在对工作的影响上,比正式的组织体系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正式组织中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群体是每一个班集体中都存在的,是相对于班集体中的正式群体(如班委会)而言的。了解每一个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利用其优势,引导其发展,才不会因它们的存在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遭到削弱;关注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以不同的心理动机为基础,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组织形式。这种群体存在于各正式群体中,也常见于体育教学班。体育教学班中的非正式群体就其形式原因来区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形。一、性格相近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常常表现为性格上的趋同。如性格活泼的学生在一起谈笑练习,对课堂气氛活跃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性格安静的学生则在一块认真听讲,努力练习,又对课堂纪律的稳定起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教育引导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重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采取目标引导、转移兴趣、"领袖"带头、改造环境和尊重独立等多种方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从而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班级管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作为管理者要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这一特殊的群体,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熟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相似文献   

6.
学校生活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群体,即非正式群体,它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形成原因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要正确看待它的特性,发挥其积极的一面,消除其消极的一面,促进其正确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怀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单住即使正式组织管理严格、权力层次清楚、岗位分工明确、管理效能较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形式的非正式组织.因此,管理者必须正视现实,对非正式组织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以人为本,根据具体情况,或扶优扬长,或因势利导,或押弊避短,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策略,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方法。非正式群体是每一个班集体中都存在的,是相对于班集体中的正式群体(如班委会)而言的。只有了解每一个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利用其优势,引导其发展,才不会因它们的存在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遭到削弱。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非正式群体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与特性及其对教育造成的障碍,从道德教育、强化非正式群体的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有非正式沟通,她伴随着组织的存在而存在。本文分析了行政体系中非正式沟通的利与弊。并针对如何用其利而去其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班级等传统正式群体的概念逐渐被淡化,非正式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面对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多样化趋势,本文就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及积极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引导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应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与正式群体相伴而生.笔者通过分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研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权力结构意指村庄各主要权力主体之间模式化的互动关系。分析我国农村权力结构应从正式权力主体内部、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主体之间两个层面展开。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权力结构制度化试错和多元权力结构形成的交叉时期,权力结构的制度层面出现了严重断裂。为此,必须推广"两票制"与"二选联动机制"等制度创新以调整村"两委"关系;建立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制度化"治理"机制,广泛吸纳非正式权力主体参与,共同管理村级公共事务。惟此,农村权力主体间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在同一场域中实现共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农村村落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有利于新农村体育的组织、发展与管理。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基于相关理论及调查现状提出四个假设:个体偏好、交往需要、情感需要、共同的价值观来分析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4个成因变量均显著。从个体特征的差异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群体对情感需要的认同有差异,女性形成的情感特征往往更加强烈;不同年龄的群体对个体偏好和情感需要的认同有差异,10—19岁与50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在“个体偏好”取向上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情感需要”上10-19岁不同年龄组的人群与其他各年龄组的群体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对共同的价值观的认同有差异,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交际面相对较宽,对体育等的认识程度与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劳动者有较大的区别。农村中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形成具有较为普遍的规律,农村领导应善于从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出发,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有助于实现新农村体育组织的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成因提出了从尊重人、理解人、引导人和发展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在运转中存在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权力的实质公平与形式公平之间、内部自律与外部他律之间、集中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四种冲突。可从促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完善考录的法律规范,保障权利公平;建立健全外部他律制度,强化他律;实施分类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破解上述冲突。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学校生活着中扮演着两个最基本角色——"受雇者"和"教育者"。教师为了改善经济地位等选择行使受雇者角色,被动接受群体专业化而无法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而教育者角色则强调教师自我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扮演或创造该角色,克服限制因素而主动实现个体专业化。通过建立教师个体为主导的教师教育模式、构建合作学习与团队文化、鼓励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等,帮助教师协调好两种角色,既强调非人格的职业专业化,又强调人格化的个体专业化,以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正式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已广为人知,然而非正式组织就鲜为人知了。文章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深刻地审视了非正式组织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通过援引本地非正式组织的代表者——珠海市户外网的真实案例以及一些统计数据.并与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揭示了非正式组织在新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并提出了现实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一个蒙中行政村的广场舞协会作为微观案例,在对其进行深度历史追叙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村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农村非正式体育组织的自组织过程是在关系社会的特质下进行的,村中的政治能人、经济能人和技术能人是农村非正式体育组织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情法则、人伦秩序和人缘关系是农村非正式体育组织的运行规范且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资源分配的主观化、正式制度的真空化和组织成员的边缘化是农村非正式体育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提出完善“人治、情治、制度治”的组织规范、实施“引导、注资、备案制”的扶持策略和遵循“民主、自治、民受益”的组织原则等规约建议,以期能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体育组织以其自组织的特点及在构建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中,起着特殊的“基层聚力”功能。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首先明晰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下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理论角色,进而从实践中提炼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生成逻辑,并依据组织治理困境提出相应治理策略。研究认为,非正式体育组织作为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组织载体,生成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育治理体系转型、社会体育观念变迁以及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逻辑中。面对政府治理偏差、组织内部治理失序、治理资源匮乏的治理困境,提出:构建“基层政府—正式体育组织—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全民健身协作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治理理念转变,坚持监管与培育并重;完善非正式体育组织内部治理秩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组织治理规范;提高组织社会动员能力,增强组织社会认同等策略,以促进非正式体育组织深度融入全民健身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家校联系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但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这些不足产生的背后有其深层次原因。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呈现出的特点,我们很有必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效果,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