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原题:一队割草的人,要把甲、乙两片草地的草割掉。甲草地面积是乙草地面积的2倍。上午大家都在甲草地上工作,午后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在两片草地上割草。到傍晚甲草地上的草恰好割  相似文献   

2.
题目甲、乙、丙三块地.草长公l︸3得一样密.一样地快.甲J也3 项可供12头牛吃4周;乙地JIO公 顷可供21头牛吃9周.问:丙地24公项可供几头牛吃18周? 本题出自牛顿的著作《普通算术》,所以又称之为“牛顿问题”.题中草地上原有一些草,其数量不知,草地上的草侮天还在不停地生长,生长的速度也不知道.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问题的解答就困难了.下面介绍一种解法: 解i泛每公顷草地原有牧草“丁一克,每周每公顷草地生长草b千克.每头牛铆周吃草〔一千克;丙地翻公顷可供、二头牛吃18周.争+。户之争一、入‘2’根据题意得比︷︷f、攀1早导。J 略.…  相似文献   

3.
引例:甲、乙、丙三块草地的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甲地3 1/3公顷可供12头牛吃四周;乙地10公顷可供21头牛吃9周。问丙地24公顷可供几头牛吃18周。  相似文献   

4.
请看下面的问题: “一队割草的人,要把甲乙两片草地的草割掉。甲草地面积是乙草地面积的二倍。上午大家都在甲草地上工作,午后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在两片草地上割草。到傍晚甲革堆恰好割完,乙地还剩一小块。这一小块由  相似文献   

5.
乍一看,这两个问题几乎风马牛不相及,可实际上,二者貌异而实同,牛顿的"牛吃草"问题说的是:牧场上有一片草地,24头牛6天内可以把草地上原有的草和6天内新长出的草吃光,20头牛10天内可以把草地上原有的草和10天内新长出的草吃光,照此  相似文献   

6.
贵刊1996年第6期刊登了内蒙古通辽市刘春生写的《利用图形巧解“托尔斯泰的割草问题”》一文,读后很受启发。掩卷之余,觉得还可另设单位“1”巧解此题,且学生较易理解。原题:一队割草的人,要把甲乙两片草地的草割掉。甲草地面积是乙草地面积的二倍。上午大家都在甲草地上工作,午后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在两片草地上割草。到傍晚甲草地恰好割完,乙地还剩一小块。这一小块由一个人去割,需要一天的工夫。问这队割草人有多少人? 方法一:设全队人数全天割草量为单位“1”,根  相似文献   

7.
活动设计(一)青青的小草活动目标1.知道小草的颜色、质地、气息等特征。2.加深幼儿对草的感情,培养幼儿爱护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良好习惯。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观察的技能。活动过程1.感觉草地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踩踩、跳跳,说说有什么感觉?(注意丰富幼儿词汇,帮助幼儿恰当地表达,说出自己的感觉。如:我感到草地是毛茸茸的,草地很柔软,像地毯一样。)2.认识草地鼓励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导他们从草的颜色、气味、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这里有两片不一样的草地——马蹄金草地和三叶草地,比比看,这些小草什么地方不一样?(说说两种草…  相似文献   

8.
假设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有些应用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思考的时候,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量相等,或者先假设要求的一个未知数量是题里的某一已知数量,然后按照题里的已知条件推算,最后加以适当调整,即可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1.三只船共运木板9300块。甲船比乙船多运300块,丙船比乙船少运600块。三船各运多少块? 思路:假设甲、乙、丙三船运的木板块数—样多,那么甲船就要比原来少运300块,丙船就要比原来多运600块。这样,三船运的总块数就成为(9300-300 600)块,恰好是乙船运的块数的3倍,从而可以求出乙船运的块数。  相似文献   

9.
题1某牧民有一块可以养殖牛羊的草地,但是,草地的草一旦被吃完,则草地将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牧民将无法再养殖牛羊.如果养200头牛、200只羊,那么10天可将草吃完;如果养100头牛、200只  相似文献   

10.
一队割草人要收割两块草地,其中一块比另一块大1倍。全队在大块草地上收割半天之后,分为两半,一半人继续留在大块草地上,到傍晚时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块草地上割草,到傍晚还  相似文献   

11.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3/7,并且甲、乙两车第,2012次相遇的地点与第2013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20千米(反向才算作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7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牧场,已知3头牛在2个星期吃完2亩地上的草;2头牛在4个星期吃完2亩地上的草,问要有多少头牛才能在6个星期吃完6亩地上的草?假设牛未吃草时,草是一样高的,并且牧场里的草是不断生长的.这道有趣的关于牛吃草的问题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所以这一类问题又被称为牛顿问题.牛顿问题的难点在于牧场中的草是在不断生长的,牛吃的草,不仅包括草地上原有的草,还包括新长出来的草.这类问题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解  相似文献   

13.
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的速度快。开始后1小时,甲与乙在离山顶600米处相遇,当乙到达山顶时。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发点共用多少小时?(95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大物理学家牛顿,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曾编拟这样一道有趣的“牛吃草”问题: 一块草地,草每天都在均匀地生长.如果放牧27头牛,6周刚好吃完;如果放牧23头牛,9周刚好吃完.问如果放牧21头牛几周刚好吃完?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材料交易首先是为了互通有无、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物质需要。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比如说,某甲有若干头牛,某乙有若干只羊,甲恰好需要羊而乙又恰好需要牛,他们经过“讨价还价”,认为一头牛可以抵十只羊,于是达成了甲用一头牛换取乙十只羊的交易。以物易物是极不方便的。后来,人们便开始使用便于携带和保管的特定物品来作为以物易物的“媒介”,约定俗成地赋予它们一定的“价值”,专门用来进行交易。比如,用贝壳作为交易的媒介物,并且规定十只贝壳代表一只羊的价值,如果一头牛与十只羊价值相等,那么就可以用100只贝壳去换取一头牛…  相似文献   

16.
典型题目“羊吃草”是一条“形体知识”应用题.“有一边长为单米的正六边形建筑物,建筑物周围均为草地.一只羊被绳子牵在一边的中点处,已知绳长7米.求羊在建筑物周围所能吃到草的总面积.”因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从图上可以看出羊可吃草的总面积为半径为7米的半圆面积加上两个圆心角为60、半径为5米的扇形面积,再加上两个半径为二米、圆心角为gr的扇形面积.“牛吃彰题目如下:整片牧场上的草长得一样地密,一样地快.已知对头牛在助天里把草吃完,而30头牛就得m天.如果要在%天内把牧场上的草吃完,问牛数该是多少?分析…  相似文献   

17.
牛顿曾出过一道著名的数学问题叫“牛吃草问题”,也叫“牧场问题”。有三片牧场,场上的草是一样密的,而且长得一样快,它们的面积分别是31/3公顷、10公顷和24公顷,第一片牧场饲养12头牛可以维持4星期,第二片牧场饲养21头牛可以维持9星期,问在第三片牧场上饲养多少头牛恰好可以维持18个星期? 分析:如果不考虑草的增长,在第一片牧场和第二片牧场上一头牛一星期吃的草量分别为5/72公顷和10/189公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大文豪,还是一位有名的“数学迷”。下面的这个“割草问题”就是他编的。 一些人在两块草地上割草,大草地的面积比小草地大1倍。上午,全体割草人都在大草地上割草。下午,他们对半分开,一半人留在大草地上,傍晚时把剩下的草割完了;另一半人到小草地上去割草,  相似文献   

19.
1.考查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 (2005年昆明)如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与一个乙分子反应可恰好生成两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三者均为不同的纯净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  相似文献   

20.
[题目]把一堆糖果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原计划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所得的糖果数之比为5∶4∶3。实际上,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所得的糖果数之比为7∶6∶5,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比原计划多得了15块糖果。那么,这个小朋友是谁呢?他实际所得的糖果数是多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