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首次采用考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村小学教师,对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如何科学、准确、规范、公正地命题,保证教师公开招考的命题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一般考试项目考试质量的命题误差的分析,以及对考试命题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着力探究以五维度对农村小学教师公开招考命题质量实施控制,以确保教师公开招考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缺少有效的外部质量证据是国家教育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缺陷。这不仅制约了招考公平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招考公平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问题成因是对教育考试服务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解决该问题,需要从服务理念入手,以"服务对象"的角度审视招考公平,完善教育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提高招考公平监测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并处于上升时期,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显示,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艺术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研究者自身的"学科意识"上,而公共艺术教育之"公共艺术教育"区别于"艺术教育"的关键之处即在于"公共"上。目前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也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分支学科意识之强,而"公共"意识亟待深化。本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这一现状,与研究者的思维定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据统计,本次招考涉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89个部门共计12724个职位,共有111多万人次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申请,有74万多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终确认人数53万多人,报考与录取的比例约为42:1。其中,最热门职位供需比已突破3000:1。  相似文献   

5.
何为教育质量,在理论上未曾达成共识。在实践层面,英、美、澳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与报告、教师的认证与评价、统一课程与学业测试来保障公共教育质量。故教育质量被简化成教师绩效与学业成绩。本文试从问责角度对理论的迷思与实践的偏差做以解释,并指出理解教育质量需持多元的视角,保障教育质量应发展"共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建设,作为一门从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在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学科发展困境制约条件的深入剖析,发现该学科受到内在发展欠成熟、独立性较弱、就业困难等因素制约,尝试提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糅合多学科教学视阈,强化学科设置与管理等可行的发展性策略,以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和各省市公务员招考条件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变化,即中央和省市公务员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更多的招考职位面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一部分职位开始面向工人和农民,还有部分职位定向招录基层服务项目的毕业生。这一显著变化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择业观。通过对近年来公务员招录条件的这一变化对大学生择业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界近百年的思想传承、理论反思、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在广泛研习西方诸多理论流派、深入总结中外公共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理应逐步趋向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内涵,即:学科定位应当综合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学科优势;价值基础应当蕴含公平、民主、效率等核心观念;研究对象应当聚焦公共部门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以及公共组织运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面临政府失灵以及一系列的政府行政危机,各国政府更加注重政府质量的构建,期望通过新公共管理的实施来塑造政府新形象,以取得政治的合法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充分重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行政危机和政府失灵现象,构建高质量的政府,以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政策创新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为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教育政策要素的组合形式,移植、调整与终结教育政策,以有效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政策行为与过程。教育政策创新的必要性在于:适应教育政策环境,增强教育政策合法性的需要;适应教育政策主体认识的深化,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适应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的变化,避免教育政策的滞后,实现教育和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建设现存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国外公共管理学科特征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发现,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设置缺乏科学规划,学科结构不完整,缺乏公共知识平台,教研机构建制混乱,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建议对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设置进行重构,可突破一级学科边界,增设或合并二级学科,设置三级学科与研究方向等;构建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公共研究平台,构建学科社会建制,形成学术共同体,有机整合专业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学者探讨教育与国家关系的重要理论视域与知识资源。英国当代著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埃德温.韦斯特在教育与国家关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通过对国家保护儿童以及公共教育邻近效应原则的批判,韦斯特致力于揭穿国家公共教育的神话,进而论证国家放任教育的历史合法性和理论合法性,力主消除教育的国家垄断,构建国家教育责任的新模式。韦斯特的国家公共教育神话论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境遇性,可以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许多地方实施"教师招考"制度,这就给高校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亟须与教师招考对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以使师范生顺利通过"招考"关。同时,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招考也亟待完善与革新。  相似文献   

14.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状况和学科核心素养状况两个方面。以核心素养来观照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就是强调以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最高价值标准,以此来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评估实践,统整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外部评估,从而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认为研究生教育评估的要素确定、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关系到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可信度,进而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视角出发,在分析研究生教育评估要素的基础上,设计评估程序,阐释评估方法和技术,以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的学科研究侧重从学科合法性、主体性、本土性、实践性等角度审视教育技术及其相关理论。而教育技术的领域研究则主要强调"问题研究"。学科研究和领域研究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缺少其中一方,有悖科学精神。学科研究与领域研究是教育技术对话和互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必须扫除学校教育的内部制度性障碍的阶段,因此重新审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校长的职位权力进行重新解析和重新构建已经是当今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组织的角度,探索和分析了我国校长职位权力的本质,并澄清其组织和个人的来源;同时通过对校长职位权力的内在属性进行公共管理角度的剖析,确定了职位权力的公共性本质.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宽泛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看,主要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的分类,课堂教学质量也需区分。确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进一步确立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争议.但它仍然面临着开拓新的研究路径的历史任务,其中一个比较隐蔽的问题是: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如何突破福柯"知识型"概念(<词与物>)所隐喻的被征引材料"同质化"的陷阱,据以恢复这一学科对于公共话语的积极建构功能?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又必然牵连到另一个话题,即寻...  相似文献   

20.
近十多年来,我国公共管理教育在学科研究、教学模式等方面得到了跨越性发展,其中案例教学作为新的教育模式,在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但由于我国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在案例选取与剖析中出现了颇多阻碍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