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的第一期精神追求刘士林文明的首次自觉的精神追求,是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的。这种觉醒,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看来,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的“轴心期”内。雅斯贝尔斯指出:在轴心期以前,尽管人本身和人类世界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人类已从非历史走向了历...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转型时代是乌托邦主义流行的时代。中国文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儒家乌托邦世界。这是一个反西方,也是超西方的乌托邦世界。从康有为到梁启超再到吴趼人,这是一个从外在冲突走向内在超越的历史进程。由最初的外来文明输入引发的文明冲突论,到最终反本溯源,依赖传统天理世界观指出的路径,以内心的良知唤醒"内在超越",晚清文人试图在东方和西方之外建构出儒家普世的"文明境界",为后人指出一条文化保守主义者道德救世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师难求     
哲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如春秋时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冲破了原始而粗糙的野性文化的桎梏,分别在东西方文明里塑造出了不朽的灵魂力量,千百年来引领着追随者不断创造出新的文明奇迹。在如今这样一个精神文化与物质金钱空前大交流的时代里,他们无疑成为了超越东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重建“新国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是德性和理性、国强和民富、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文明传承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道路不仅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还重塑了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拓展了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重估了人类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5.
不妨把时针拨到两千多年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面临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阀,化解这五大冲突的轴心就是“和”。“和”不仅是化解21世纪五大冲突的轴心,“和”的本体性也是其它汉字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和”作为21世纪的中国哲学本体,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不会取代马克思主义自身具体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中国实践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发挥“和”的本体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本体与其他文化层次之间的关系,本体、制度、器物之间多元一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无疑是不可替代的社会财富。当前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人的秉赋、能力、需要和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趋势日益凸显,从而孕育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主体根据。实际上,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社会境界,始终是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的价值轴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为儿童营造了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把他们带人一个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唤起了儿童天性中的良知和美德.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自古至今,多元化的文明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同时不同文明之间或多或少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各种交流,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符号不单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符号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媒介,更多地是在本体论或者说是本源意义上凸显其作用。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看,人类生存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世界,而且是一个人造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的创造和维系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在信息传播中,对符号意义的互释使得沟通成为可能,因为交往双方对符号的意义可以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人类因此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孔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建立了一个学校,通过它普及了一种理论,世世代代传下来.公元前5世纪前后.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各自形成自己的经典,把各自民族的文化用文字传承下来,于是全球进入了轴心时代.  相似文献   

12.
2008北京奥运会已圆满落幕.经过梦幻般的16天.中国以51枚金牌的好成绩首次超越蝉联3年金牌榜榜首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金牌体育大国。这样的表现,实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欢欣鼓舞。不少人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体育强国。事实真的如此吗?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确实反映了中国在世界顶尖体育人才中的领先地位.也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竞技强国。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这个国家顶尖体育人才的水平.而是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3.
技术理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身体,而且超越了人在自然上的维度。但技术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现代人的异化、世界的祛魅、生态危机等。技术理性的泛化和它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使现代社会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如何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及这种危机,不仅关乎技术理性未来的命运,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因为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后.隐藏着世界的秘密。 倾听沉默.就是倾听永恒之歌。 因为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发端于古希腊自由教育和中国孔子的“做人”、“成人”人本教育。古希腊文明能达到古代世界的巅峰.并非因为它强大的富足.而是教育培养了使人自由的精神。它强调人在本质上和目的上是一个理性的、道德和精神的存在体.人的教育应该是为知识而探讨知识.为真理而追求真理.并由此实现心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积极主张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生态也是生产力,人是自然中多种角色的复合体。生态文明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对自然权利的一种理性回归。因此,生态文明使发展理念有了质上的提高,成就了对传统发展理念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俄国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问题,是列宁晚年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相统一,从文明发展前提、文明发展路径、文明发展策略、文明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俄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文明发展的历史新路。这条道路既超越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道路,又超越了俄国民粹派的“跳跃论”,也超越了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系统科学和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 2 0世纪后 5 0年的最大成就是确立了系统科学是研究“关系”的科学 ,完成了世界观的具体变革 ,把研究实体的自然科学及其一元论推进到多元论的关系世界 ,从而为生态文明超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为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特别注重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母语教育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人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诵渎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