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石峰,1972年生,二级研究员,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山东省科学院引进的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2000年留学日本,师从日本环境系统学会前委员长、日本知名学者井村秀文教授,获日本名古屋大学环境学博士。现任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态卷·产业生态学分支副主编,第6届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亚太会议(ISIE-AP)主席,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态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水泥行业为例,对水泥行业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能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水泥行业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并根据耦合发展度模型对水泥行业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0年山东省水泥行业能源、经济和环境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然而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3.
王宪恩  王寒凝  夏菁  赵婧辰  段海燕 《资源科学》2016,38(10):2001-2011
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征因各国工业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可为其他国家未来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美国、日本等8个典型国家为例,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1961-2011年的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1年期间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工业化完成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进程,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现明显的“U”型变化趋势,而美国、法国等后工业化国家因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而处于“U”型曲线右侧的上升阶段,埃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前工业化国家因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处于“U”型曲线左侧的下降阶段。各国因工业化开始时间、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其协调发展度谷值时间和谷值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24日,日本专利局(JPO)公布“重点八领域”[注]2004和2005年的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统计数据。从总体来看,日本专利公开量和授权最多的领域依次为信息与通信、纳米技术以及生命科学。值得关注的是,环境领域的专利授权量增幅最大,为22%;能源领域的专利公开量增幅最大,为11%。由此可见科技界对能源与环境技术的重视在日益增加。表  相似文献   

5.
正专家简介:毕磊,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同年赴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被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聘为研究科学家,从事能源转化与存储材料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是能源转化与存储,主要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陶瓷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Chemical Society  相似文献   

6.
熊琛然  王礼茂  张超  屈秋实  向宁 《资源科学》2019,41(9):1665-1674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国和日本油气资源主要进口国之一。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模型,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原油管道为切入点,对该管道建设中的1995—2016年俄罗斯与中日两国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079不断攀升至2016年的0.693,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992下降至2016年的0.266,两条指数变化曲线交汇于2012年并呈现“剪刀差”状。②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1995—2002年)、斜“N”型上升(2003—2008年)和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9—2016年),2008年后,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期的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快速下降和梯级下降的变化态势,当前日本仅为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份额极少的一个出口目的国。未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江西省612个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经济激励、清洁能源产品属性、感知因素(感知应用清洁能源的有用性与易用性)、环境问题认知对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和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感知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对农户环境问题认知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对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影响最大是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环境问题认知、感知因素影响最大的都是农户的自愿活动。  相似文献   

8.
专家简介:杨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1 97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200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给水排水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ri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国外英文刊物的审稿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科技创新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契机,日本在能源环保领域优先选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点技术项目,并对其制定"创新发展路线图",以期突破"能源环境双约束"的困局.日本的科技创新对其能源结构转型、能源利用率提升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业已产生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分析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构建4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能源、经济、环境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别与能源、经济、环境二元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后增;从时间维度看,九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18 385.5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0 242.06亿元;从空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上游省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各二元系统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甘肃和宁夏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幅度较低,尤其是宁夏生态-能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据此,提出完善区域对接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严控工业废...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新疆1978—2013年的样本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及Granger检验方法对新疆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碳排量与能源消耗不是经济增长变化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呈现不同于经典的EKC理论的"N"型环境兹涅茨曲线。从新疆的实际区情出发,提出从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新疆经济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12.
陈艳  朱雅丽 《资源科学》2012,34(1):50-57
能源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中,常规化石能源面临资源储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制度变迁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技术锁定、制度竞争、资源赋存、制度安排、主导价值目标等原理来讨论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得出结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其原因是技术锁定使得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与消费空间的矛盾,导致短期内还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安排短期难以建立和完善;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再生能源还不能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宁寰 《今日科苑》2013,(12):63-65
新闻背景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已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标志着日本在可燃冰开采的商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1.特殊环境中储藏的新型能源以往人们谈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能燃烧的煤、石油或天然气。  相似文献   

14.
韩任杰 《金秋科苑》2011,(16):55-57
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能源是经济的基础,而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人类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既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军",又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为了降低能源依赖度和降低城市环境污染,我国和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在探索应用节能环保型汽车。  相似文献   

15.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现实压力,一场新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技术发达且对进口能源需求量大的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对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革。作为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高效地转化为重要化学品、能源产品、新材料,使人类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1,(11):F0002-F0002
胡建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1965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85年、1988年分别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博士学位。1992-1999年期间先后在日本通产省财团法人造水促进中心、日本厚生省国立公众卫生院工作。1999年10月任北京大学城市环境系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兼任日本厚生省国立医疗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日本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日本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遥遥领先,为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府扶持政策,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方向是核能、太阳能、方法内能、生物能及废弃物发电、氢能和燃料电池、地热发电等.日本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给我们颇多启示:实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后发优势策略;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优先开发利用具有资源优势的新能源;加快发展核能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据日本专利局网站报道,日本防卫省审议员岩井良行[岩井良行于1978年进入通商产业省(后更名为经济产业省),曾任中小企业局副局长,2008年8月就职防卫省,2009年8月任防卫省审议员]于2010年8月23日获任命,就任日本专利局新局长。岩井良行近日发表就职演讲表示,在日本工业产权制度实施125周年之际,作为执行工业产权保护和应用政策的唯一行政机构,日本专利局  相似文献   

19.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资源科学》2018,40(2):237-249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但仍面临合作体制机制欠缺、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诸多挑战,在国际地缘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期,中俄应增强互信,深化中俄能源的地缘战略合作;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策契机,拓宽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制定中俄能源战略长期合作规划,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兼顾周边地区,创建区域性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曲格平 第一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中华环保世纪行”第一倡议者,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人”。1987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与的金质奖章。1992年5月获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笹川国际环境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环境领域最高声望的国际环境奖。1996年2月获荷兰贝恩哈德亲王颁发的“金方舟”勋章,是该奖中的最高级别——指挥者奖,成为中国首位获此荣誉的人。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6月,获得日本旭硝子财团本年度“蓝色星球奖“,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获得这一荣誉。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