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孩子,他们是灰色的,在劫难逃。我说亲爱的,何时,我们能让忧伤飞扬跋扈,何时,我们能让迷惘独自流浪远方? ——题记  相似文献   

2.
远方     
宫崎骏说,到不了的地方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作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高晓松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现实却是眼前的苟且常伴左右,诗和远方却遥不可及. 远方在追梦人的心里是一首未完成的诗、待填词的歌和花半开月半圆的朦胧.这首诗要由自己亲身去谱写,带着你炙热的体温读得热泪盈眶.这首歌要用心去谱写,充满你的斗志唱得豪情满怀.你想要看清花蕊大盛的繁茂和月洒清辉的柔美,就要用自己的躯体度量时间,去打开画卷,哪怕风尘迷眼也不惧艰难.是的,在去往远方的路上,那些坚持和慌张都要你自己去品味,没有人能与你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3.
<正>读书是把人带向远方的过程。正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读书当然可以为了眼前和当下,但不能仅为了眼前和当下,而没有"诗和远方"。张越也说:"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读书为何或者说怎样把人"带向远方"或"放飞灵魂"呢?第一,读书是求"道"铸魂的过程。道是什么?"道"一个"首",加一个"走之",是  相似文献   

4.
生命成诗     
记得有一个诗人说过:到最后生命总能成诗。当我看到这句诗,向另一个好友吟诵的时候,他不屑地说:我们都是农村人,生命能成诗?生命到最后就是一个包子,我们就是里面的馅。我语塞。想起了家人,想到曾祖母那双忧伤的望着远方的空洞的眼睛;想到爷爷奶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轮回的苦难;想到父亲用斧头砍就  相似文献   

5.
月夜     
<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今夜的圆月皎洁美好,家中的你只有独自凝望。可怜我们年少懵懂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思念远方。这深夜的凉雾是否沾湿了你的头发?这凝露的月色是否让你感到寒凉?何时能够在这样的月夜与你并立中宵,但脸上不再有今夜思念的泪光?  相似文献   

6.
言论     
<正>"三观正"其实是一个缩写,全称是"三观正好和我一样"。——网友生活还在苟且,就别惦记诗和远方了,不然只能用自己的理想去拖垮亲友的钱包。——网友如小果为什么每天都要跑步?为什么每天都会写点儿东西?为什么睡前要看书?因为这是大多数人没有每天坚持的东西,所以,任何一种坚持都能区分别人和自己。  相似文献   

7.
谢琰 《学语文》2004,(3):31-31
这首诗无疑是好诗,但好在哪?有人或许认为它好在整体意境。你看,他写的多自然多恬淡啊,意境多浑成啊,多有神韵啊!有了这神韵,当然得“得意忘言”了。我却觉得,此诗的意境一无可取处,不过是作者在月夜的竹林中独自弹琴唱歌,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境,简直就是文人骚客的“小样儿”  相似文献   

8.
路遥在其小说作品中展现了现实生活的苦难,但同时也为正在行走的人们铺开了一条走向远方的梦想之路,即:虽然前路漫漫,我们依旧需要奔跑,即便迷失在生活的荒野中,也有寻路而出地企望,这便是诗和远方;生活多苦难,处处自怜不如慢慢行走,细细感受。本文主要从寻找诗和远方的角度去解读路遥的小说作品,并从中更近距离地剖析路遥对生活地阐释。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不少青年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刷了屏。"远方"本来就是充满希望的地方,而"诗"则又为那个充满希望的"远方"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和灵魂,孕育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诗和远方"。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一起在现实通往远方的路途上诗意地前行。  相似文献   

10.
段玉荣 《师道》2005,(2):48-49
阿田.感恩节快乐,你在远方还好吗?我现在比前段时间坚强多了.只是在特别想你的时候才黯然神伤。经常回忆以前相处的情景,回忆也是一种思念,我把眷念化做啼泪的字珍藏起来,独自品尝。  相似文献   

11.
袁月  徐敏 《小学生》2008,(5):29-29
《游子吟》这首诗很多人都知道,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因为这首诗的一字一词都蕴藏着母亲对远方孩子的爱,这首诗把母亲为即将要出门的儿子密缝衣服的神情表现出来了,写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土壤,语文课堂是吸引师生思维碰撞的磁场。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师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诗和远方。要追求诗和远方,就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活力课堂,不让语文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为此,我们要探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课外阅读活水来。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3,(Z1):29-31
如果有一天,你独自在远方流浪,孤独和忧郁也许会找到你,你一定要记得抬头看星空,天上有我们一起命名的星星,它会照亮你前行的路。——六(4)班黄雪儿我的死党们,还记得当初一起哭一起笑的时光吗?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唱一起跳的疯狂吗?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喊过的口号一  相似文献   

14.
潘建武 《学语文》2010,(5):20-20
第一步:找切入点 一看标题。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谪道龙标时在远方写给朋友的诗。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13,(14):29-31
<正>如果有一天,你独自在远方流浪,孤独和忧郁也许会找到你,你一定要记得抬头看星空,天上有我们一起命名的星星,它会照亮你前行的路。——六(4)班黄雪儿我的死党们,还记得当初一起哭一起笑的时光吗?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唱一起跳的疯狂吗?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喊过的口号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长假的结束,"朋友圈杯"摄影大赛也暂时告一段落。神通广大的朋友们,顶着变幻莫测的天气和比肩接踵的人流,使尽浑身解数将旅途的点滴放入微信朋友圈中:有人仰望碧海蓝天,有人对着异域美食忘情垂涎,有人与牛羊嬉戏怡然自得,有人莺歌燕舞放浪形骸,有人独自行走意图逃离尘世,有人赞颂风土人情暗讽世间庸俗……而他们的配语也通常千篇一律: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相似文献   

17.
惦记,是思念,是不忘。母亲思念远行的儿子,是亲情的惦记;学生不忘老师的教诲,是师恩的惦记。惦记是爱。当你在生日的烛光下收读一页寄自远方的素笺,或听到电台为你播放的一支祝福歌时,对于这份使你欣喜的惦记,你能说这不是爱吗?常在一起,不会有惦记。一旦别离,天各一方,惦记便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似一盏希望之灯,照亮你孤独的心房。惦记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思念。没有强迫,是情爱小鸟投林后发出的呼呼心音。深夜,橘黄的灯光下,当你独自欣赏一首小曲,品味一首小诗,听到醉心处,读到动人时,却猛然想起一个旧友,这便是惦记。惦记处在一种柔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相遇黄昏     
"天空下,你飘吧。你是远方飘来的神花。我神的花朵啊,你在神的大地上,开出天下。你美吧,美是你永远的家。也是我,也是我无限靠近,无限靠近的天涯。"我吟着这几句为一个名为珈彤的大理女孩儿写的诗来到了这儿。我的家在哪儿?是故乡吗?故乡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即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我有时怀疑,是否出生的地方就一定是故乡?我长大了,去了远方,出生地仅仅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现在,我站在这儿。这儿是哪儿?这儿是云南大理。  相似文献   

19.
<正>高晓松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镜头下他凌乱的发丝在风中飘拂,仿若想抓住隐匿在风中的答案。诗与远方究竟是什么?鲜有人给出确切的答案。我想,大概是因为遥远,所以美好;大概是因为无法到达,所以更显迷人吧。就像在金岳霖眼中的林徽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人间四月天;就像张爱玲笔下朱砂痣一样的红玫瑰,白月光一样的白玫瑰;就像客居他乡的游  相似文献   

20.
一.作文题目 法国诗人兰波有一个著名的诗句:“生活在远方。”在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期间,这一诗句曾被巴黎大学的学生们写在大学的围墙上,借以表达对远方的渴望。海子有句诗:“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有人认为,我们对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人,要怎样行走,走多远的路,才能回到我们身心安宁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