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荣 《今传媒》2009,(10):85-87
互联网络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10年,但是世界电视已经有80年历史,中国电视也走过了50个春秋,又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这些中国发展历史上关键的节点上,电视是社会变迁忠实的记录者、冷静的思考者和发展的推动者.电视"热定行"、理论"冷思考",我们研究中国电视的发展,这对中国电视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络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10年,但是世界电视已经有80年历史,中国电视也走过了50个春秋,又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这些中国发展历史上关键的节点上,电视是社会变迁忠实的记录者、冷静的思考者和发展的推动者。电视“热定行”、理论“冷思考”,我们研究中国电视的发展,这对中国电视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如何进行有效的宣传报道,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实践,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是我们新疆电视媒体必须努力完成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要搞好对外电视宣传,首先必须明确电视对外宣传的受众,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对外宣传的重点是北美和西欧为主的西方主流社会,其次是俄罗斯、东欧、日本和其他周边国家.针对以上这些国家的受众构成,应该说,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来为广大的观众服务才是最有效的.开播正式的英语对外宣传频道是中国电视进人国际大舞台的标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的英文节目,长期以来一直滞后于中文节目的发展.为了适应今天电视对外宣传的需要,这种局面应该尽快扭转.1.中国电视对外宣传的历史中国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5.
高正 《声屏世界》2003,(8):48-48
电视文艺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伟大的民族文化之中。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表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举世罕见。电视文艺创作必须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九江地处长江流域,鄱阳湖畔,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用心思索、挖掘开拓,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创作源泉。如九江电视台摄制的文艺专题片《千年书院白鹿洞》,承载了中国文化教育上千年厚重的历史。在创作中,我们怀着对历史、对时代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摄制这部集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文艺…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电视业也将在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重新洗牌,中国电视市场这块庞大的蛋糕将被重新切割,大大小小的电视媒介将和世界各国的媒介组织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电视要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保持自己的特色,进而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全球电视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当今的产业潮流,形成先进的电视理念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由江西吉安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我的奶奶叫曾志》,最近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比活动中,荣获电视专题类一等奖。一个地市小台,能获此殊荣,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作为该片的创作人员,我们体会颇多。在血与火的斗争岁月里,革命摇篮井冈山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宣传好地处吉安这个红色区域的井冈山,是我们的光荣和责任。宣传井冈山,就是宣传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以怎样的视角来做好这部片子,是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人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同时又是最为鲜活的历史。通过记录人  相似文献   

8.
王昕 《现代传播》2006,1(1):81-84
电视历史剧是历史科学和电视剧艺术审美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样式。从文化诗学角度看,中国电视历史剧包括了以再现策略(侧重历史客观真实)和表现策略(侧重作者主观真实)创作的艺术作品。电视历史剧不同于一般“纯”虚构性电视剧的审美创造,它必须有基本的历史根据,要受到历史事实和历史原型的规约;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的艺术虚构与审美构型,同样不成其为优秀的电视历史剧。所以,电视历史剧既要求反映历史真实,具有历史真实性;也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的概括与加工,使电视剧具有高度的审美感染力。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在于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电视军事新闻宣传一直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且已经成为军队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发挥着自身不同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现代传媒的不断发汗,移动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手机通讯等层出不穷,这种形势大大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电视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发展趋势以及生存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电视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反思,下面就对电视军事新闻有效传播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子健 《新闻前哨》2012,(11):51-52
随着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高度重视科技传播。科教电视节目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中国科技电视与国际水平仍然存在差距。我们需要总结自己的历史,学习其他节目类型和国外先进制作手段,找到中国科技电视应该努力的方向。一、中外电视科教节目现状  相似文献   

11.
提高电视宣传水平 服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我们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高质量地搞好电视宣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充分认识电视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是党的重要宣传工具 ,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新闻的党性原则决定了电视宣传必须坚定不移地反映和表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坚定不移地反映和表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坚定不移地反映和表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 ,必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电视作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视已过了她的“三十而立”之年,有了33年的发展历史。但人们注意到,与其它行业战线相比,中国的电视的的确确是超前发展着的。我们有世界第一流的四级电视体系,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正式开播的电视台有509座,此外还有超过千数的有线电视台。我们有世界第一流的电视交差复盖网,复盖率达79.5%,是世界上拥有电视观众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苗棣 《现代传播》2001,(1):64-67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承认,当我们站在学术的角度讨论电视媒体的得失的时候,已经不能再把电视捧上高高的神坛去瞻仰它去评价它了,电视的使命已经从纯粹的说教传达转化为服务大众。这种转变无疑是电视的一大进步,也是电视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及电视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使中国电视在实践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无疑,直到《望长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才真正自觉地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而在此之前,即使中国电视纪录片曾不止一次引起过观众的注意,但观众的这种“注意”中,总是缺乏真正为艺术才具有的情不自禁的激动和迫不急待的投入!现在,观众在《望长城》中感受到了。《望长城》对理论界的冲击力,则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历史契机,一个能使我们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重新进行全面审视的支点.这个支点拥有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能使我们发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