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目主持人这种形式,广播电台、电视台并非是对其种种优势深思熟虑后才采用的。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挑选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这位负责人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觉得,为更有力地报道这次大会,应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接起来,高度概括一番。休伊特把他的这种设想比做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这个人就叫“主持人”英文为“ANCHORMAN”(英语里还有HOST,与“主人”是同一个词)。休伊特借用了这个名称,克朗凯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看来,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似乎是缘于一种偶  相似文献   

2.
陆玲 《视听界》2000,(2):28-30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需不需要“丹·拉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一睹丹·拉瑟的风采。丹·拉瑟其人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朗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科技与生活》节目从去年12月陆续播放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提供的《宇宙》、《二十一世纪》等科学系列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使我国电视观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也目睹了闻名于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的魅力和风采。沃尔特·克朗凯特在60年代成为美国电视界的巨星。这位满头白发、下颏丰满,说话略带密苏里州乡音的克朗凯特,给电视观众留下了和蔼可亲、可以信赖的“沃尔特大叔”的形象.他那平凡朴实的风貌自有一番风度,无数的观众倾倒在他的魅力之下. 1916年11月14日,克朗凯特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约瑟夫城。1937年24岁的克朗凯特进入美联社,供职1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投身于战地报道,为期二年。1946年,他又担任美联社驻莫  相似文献   

4.
1969年7月16日,美国首次向月球成功地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席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连续几个小时向全世界妙语连珠地直播了当时的盛况。由此,克朗凯特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播音界的骄傲。10年后,1979年初,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37岁的播音员赵忠祥随电视报道小组登上美洲大陆。访问期间,赵忠祥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NBC、ABC、CBS)的节目主持人进行了成功的合作,10次通过卫星向国内直播,引起极大的反响。赵忠祥游刃有余的节目主持能力,使美国同行不得不刮目相看,称许他是“中国的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5.
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郎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G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观众从饱经风霜的丹·拉瑟身上看到8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魅力。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会不会诞生‘丹·拉瑟’?何时出现‘丹·拉瑟’?”闻此言论,令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弥补缺陷,促进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  相似文献   

6.
1952年美国大选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片人唐·休伊特启用具有丰富报道经验的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报道两党代表大会,并将其命名为“Anchor”,意指:“那种具有最快的速度和冲刺的能力”的人。克朗凯特以其特有的应变力和经验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使CBS的报道轰动全美。此后,“Anchor”一词被借用到电视界,便产生了“主持人”这一称谓。后经不断完善,节目主持人被定义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真实身份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并主导节目进程的出镜(声音)传播者。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节目主持人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主持人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主持人具备较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娱乐、教育、服务各类节目的主持人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主持人,许多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ABC广播公司《夜晚简讯》主持人特德·科帕尔被评为“全美最聪明的人”;美国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五次当选“美国十大有影响的决策者”;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社会的影响在美国排在第五位。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美国,但从先行成熟起来的美国同行身上,我们看到了新闻节目主持人那不同凡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吴万伟 《青年记者》2010,(13):98-99
约瑟夫·坎贝尔(W.Joseph Campbell)戳破了一些经久不衰的媒体神话。新闻业是靠讲故事吃饭的职业,所以它的历史充满一些引人注目的故事并不会令人感到吃惊。想想把总统拉下马的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传奇,或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有关越南战争的节目,使得总统林登·约翰逊高呼“如果我失掉了克朗凯特,我就失掉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的壮举。  相似文献   

9.
一在美国,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的名字老幼皆知,家喻户晓。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75—1977年连续三年举办的关于美国领袖人物的典型调查中,他均当选为“美国十位最有影响的决策人”之一,而且是唯一的一位新闻记者。在这同一调查中,他还被选为美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人物”。1972年在美国进行的一次著名人物的信任指数,即在公众中受信任的程度的调查中,克朗凯特遥遥领先,他的信任指数为73%,而美国参议员们的平均信任指数为67%,州长们的平均数为59%,而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为57%。曾有人预言,如果克朗凯特竞选美国总统,他肯定当选。但是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20世纪是电视的世纪的话,那么当今的电视发展则进入到了一个“主持人时代”。比如:在美国,像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 1916—)、丹·拉瑟(Dan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前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与世长辞,享年92岁.他是美国新闻界的传奇和偶像级人物,是完成"播音员"向"主持人"角色转变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在广播或电视传播中,出场为受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组织串联和传播信息的双重作用。主持人应是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和主播者;他是节目的主要代言人,也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与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节目主持人这一名称,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片人唐·休利脱在1952年提出的。那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休利脱提出设立节目主持人来组织串连其他记者发来的不同报道,并让老记者沃尔特·克朗凯  相似文献   

13.
沃尔特·克朗凯特是美国CBS的名记者和主持人,在CBS十九年的当家主播生涯中他创造了许多新闻史的奇迹,更在全美民意调查中当选最受信任的人与最有影响力的人。人们往往认为,美国媒体在越战中一直都站在坚持反战的立场,其实不然。在越战开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媒体对于当时白宫和军方宣称的美军在越南的节节胜利没有什么质疑。直到克朗凯特亲赴越南,发现情况完全不像政府说的那样,美军早已陷入泥潭,当他把自己亲见的事实告诉了美国民众,反战的声音才真正成为主流。所以,美国媒体开始质疑政府应当说源于克朗凯特的报道。正是由于他…  相似文献   

14.
杨莅 《现代传播》2002,(4):125-126
说到主持人的职业寿命 ,我们不由得想起国际电视界几个令人敬仰的名字 :沃尔特·克朗凯特、麦克·华莱士、丹·拉瑟等。他们直到花甲之年依然受到亿万观众的信赖和追捧 ,具有跨越几十年的持久魅力。而在国内 ,能将主持人这一职业真正红红火火地干到退休的 ,屈指算来 ,也就赵忠祥一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 ,中国电视短暂的发展史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但是 ,细酌我们培养主持人的机制 ,我们的观念、敬业精神等等 ,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1 观念问题文艺界过去曾经有一种比较偏激的看法 ,说搞文学的看不起搞电影的 ,搞电影的又说搞电…  相似文献   

15.
珍惜神圣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神圣”这两个字了。克朗凯特很了不起,是美国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完全有资格在节目主持人的权限以外谋求更多的权力,他有这样巨大的公众威望和关系网。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以良好的职业素质抵制了各种诱惑。由此他被美国公众称为“最受信任的人”、“最正直的人”。他因为“具有不利用自己权力的品质而被载入史册”。难怪基辛格说:“当我想表达—个观点时,我打电话通知的第一批人中就有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16.
杨琛 《采.写.编》2018,(2):18-19,89
沃尔特?克朗凯特被称为"美国主持人之父",他的人生经历非常的丰富,在履行新闻职业精神过程中,对美国新闻史,乃至整个世界新闻史贡献巨大.笔者在论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不同时期,如青少年时期、青年时期、老年时期的经历进行全面概述,进而对人物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1月,丹·拉瑟离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名牌电视节目《60分钟》,接替超级电视明星沃尔特.克朗凯特,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四年来,丹·拉瑟不负众望,把《晚间新闻》节目推向新的水平。观众和电视新闻批评界认为,丹·拉瑟是当今美国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CBS《晚间新闻》代表了美国电视新闻的最高水平。丹·拉瑟在美国广播电视界历经30年的磨炼,是一位久经风霜的电视记者。他193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工人,母亲是饭店里的女招  相似文献   

18.
1968年,美国对越南战争仍在继续,但“胜利”之日一再推迟,战争陷入了困境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在不断增长。就在此时,美国哥伦比亚广公司(CBS)《晚间新闻》的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亲随报道组到南越,他目睹了破坏、损失、枪杀,受到强烈震撼,当他结束了战地采访,来到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时,他宣布:“看来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肯定,越南的血战将以僵局结束……,要说我们今天更加接近胜利了,就等于在事实面前相信那些从前一直是错误的乐观主义者。……现在是应该考虑撤出越南的时候了。”克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谈话节目起始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CBS的《60分钟》记者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他们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焦点人物,聚焦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出身于新闻记者的克朗凯特、丹·拉瑟等著名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时,节目与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交相辉映,使得新闻谈话节目日臻成熟。可以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化。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应该是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开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而这样的谈话类节目也成就了像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等一大批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以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主持风格,进入了我国寻常百姓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尊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坎贝尔(W.Joseph Campbell)戳破了一些经久不衰的媒体神话.新闻业是靠讲故事吃饭的职业,所以它的历史充满一些引人注目的故事并不会令人感到吃惊.想想把总统拉下马的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传奇,或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有关越南战争的节目,使得总统林登·约翰逊高呼"如果我失掉了克朗凯特,我就失掉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