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梅运飞 《考试周刊》2012,(34):167-168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高等教育。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故而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学生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分析培养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实践,具体分析实施学生科研“导生”、“导师”制度,强化学生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学生考试方法,以及建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等四项措施,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荣锋  张诚  徐伟  孟德军 《考试周刊》2013,(32):167-167
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参与电子竞赛与科研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制订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关注学生兴趣,并及时给予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是财经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对文科学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财经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功能上的不同,长期以来我国普遍比较重视理工类科研创新的培养,而对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发展的能动性不强。本文以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基点,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经验的借鉴,提出加强财经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时丽冉 《考试周刊》2011,(54):199-200
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塑造科研与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较为科学的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金;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创造良好学术氛围;强化毕业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着力构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课内教学由科研课程辅导、教学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设计三块内容构成.课外实践由学科竞赛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和科技社团实践组成,课内外相互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营为主体,以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训练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提升了本科生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对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其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利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适应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科研实践训练的缺失在当代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非常普遍,是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项长期忽视的内容。近年来,科研创新训练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培养手段,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科研训练既可以加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项目设计能力,还可以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直接提升,反过来还可以促进理论知识的加强。作者认为加强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养成应该从课程设置的改进、培养学生默会知识的强化、培养学生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文献的能力及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的能力几个方面着手,关键是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作者认为科研思维训练应该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和永恒话题。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四种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管理模式:有效指导,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双向选择,共建师生科研团队;滚动支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学以致用,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引导大学生实施各项科研实践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期目标中,如何高效利用老师具有的社会资源与科研资源,有效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重要与迫切的。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充分挖掘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潜力,有效的促进,引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关  相似文献   

12.
开发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平 《科学教育》2008,(1):71-72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则在这一培养链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主要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为主,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一个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科研融入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实验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把科研融入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强化科研实践意识,使学生在较充裕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研究工作,在增强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是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建国 《教育与职业》2006,(11):125-126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是当前教育中比较容易被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以班级为平台的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具体构建了适宜于学生集体科研能力养成的班级平台的模式并展示了学生集体科研能力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和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研能力是本科医学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医学生通过科研能力训练可以增强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医学院校形成个性鲜明的校园学风。在论证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学风建设内涵关系基础上,从科研"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学风建设激励制度和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运用等角度,探讨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整体培养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生培养导师小组制,把促进学生的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重要突破口,围绕“读书活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三大主题,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强化科研文化的熏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他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把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科研方法,重在培养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化学技术实验课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基本化学技术实验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