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试验了亚精胺(Spd)与激动素(KT)复合处理、不同的N素及昼夜温度变化对离体黄瓜子叶花芽分化的影响。发现:KT 9.3×10-3mm o l.L-1 Spd5×1-0 2mm o l.L-1有利于花芽的诱导,低N素和昼夜变化促进花器官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离体黄瓜子叶花芽分化的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2.
用35~65℃恒温水浴对津春5号、新白玉、津研4号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进行热击处理15-40min,结果表明45℃,20min处理津研4号种子的萌芽率明显升高,达到95%,平均株高和健壮度均较好;而45℃,30min处理津春5号与新白玉种子的效果较好.浸泡(8h)加热击(20min,45℃)依次处理以上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其萌芽率分别达到68.3%,74.7%和97.7%.表明适当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黄瓜种子的萌芽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迷你型黄瓜的种苗成本,对迷你型黄瓜的不定芽的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的激素处理对迷你型黄瓜离体子叶不定芽的诱导、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0.3mg/L6-BA+0.05mg/LIAA为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效果较好,以MS+0.2mg/L6-BA+0.05mg/LIAA为培养基的增殖效果较理想,以1/2MS+0.2mg/LIAA为培养基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8%,且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4.
拟康氏木霉胞外粗多糖经纯化得两个单一组分TPeps-1和TPeps-2.用0.25mg/mLTPeps-2处理黄瓜幼苗,处理叶在第一天就产生活性氧爆发,of含量是对照的117.5%;第二天处理中SOD活性达到峰值,为对照的135.5%;用黄瓜灰霉病菌接种黄瓜幼苗也产生了较强的诱导效应,处理叶第一天O2^-含量是对照的139.7%,第二天SOD活性为对照的141.9%;而且两组试验中未处理的系统叶中也存在较弱的诱导反应.结果说明TPeps-2能模拟病原入侵激发黄瓜叶片活性氧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HgCl2及与酒精配合处理黄瓜种子、培养基冷凝水保留量及不同的夜温对黄瓜无菌种子苗培养的影响。结果:4minHgCl2处理剥皮种子效果最好,HgCl2与酒精复合处理完整种子的结果均较差;保留50%冷凝水对种子萌芽明显有利;夜温22、24℃时种子苗健壮、萌芽率高。  相似文献   

6.
用25~65℃恒温水浴对黄瓜种子进行热击处理10~40 min,结果表明,25℃处理30 min到55℃处理30 min,随着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增大.黄瓜种子在55℃处理20 min后,种子萌芽率显著升高,萌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大,平均萌芽天数缩短,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应用MS添加1.5×10-3mmol·L-1、3.0×10-3mmol·L-1、4.5×10-3mmol·L-1、6.0×10-3 mmol·L-1GA处理离体黄瓜子叶,发现3.0×10-3mmol·L-1GA最有利于黄瓜子叶的再生株分化雄花,其 分化率占接种子叶总数的75%,始花节位为第2节。当再生株高2cm左右时是赤霉素诱导处理的最佳时机,最 适宜的品种是“新白玉”。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藤稔葡萄一芽变株系为材料,观察其花芽分化的全过程.以及一年二热制栽培条件下的花芽分化情况。在浙江省宁波地区藤稔葡萄花芽分化始于4月下旬,5月上旬为花芽分化盛期。花序开始分化后很快便进入二级轴分化,冬季落叶休眠前分化到三级轴,便以三级轴越冬。次年树液流动后至萌芽前,完成四级轴.五级轴分化。萌芽后开始花器官分化,3月25日花萼开始分化,4月5日花冠开始分化,4月10日雄蕊开始分化,4月15日雌蕊开始分化,4月18日胚珠分化,柱头形成。试验中发现二次结果的花芽,当年开始分化,经栽培技术处理后可当年完成,分化过程与一熟制相同,其进程较快,花原基量较少、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种子在含不同浓度亚精胺的MS培养基上的萌发情况,然后将处理后的七龄幼苗去3/4下胚后转接到不含亚精胺的MS培养基中,统计再生植株的株高、节间平均长度、叶面积、雌株(长有雌花再生植株)比率、雌花总数.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亚精胺显著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且有利于再生植株生殖生长,显著提高雌花成花率;而较高浓的亚精胺则对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也不利于再生植株叶片生长和花芽分化,但促进节间伸长.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NEB对黄瓜幼苗进行灌根处理,观察其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EB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比CK有所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0.15mg/L处理的株高,茎粗、根长度,根冠比及叶片内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且与CK达到了0.01极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为本试验筛选的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花芽分化过程这一知识点的抽象性,以及在植物学实验中观察材料的不足,通过分小组进行综合性设计研究实验,利用体视显微镜解剖观察番茄、茄子、辣椒、南瓜和黄瓜各时期的花芽分化的形态学发育过程,并对花芽分化时期进行阶段性分级。结果表明,在子叶期和1片真叶期为花芽分化的0级和1级,4片真叶期为花芽分化2级,小花蕾期为3级分化,大花蕾期为4级分化。研究性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点,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锻炼了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不同NaCl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黄瓜种子后,通过研究其萌发过程中发芽率、胚根和下胚轴长、胚根和下胚轴以及子叶的鲜重干重、萌发的侧根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浓度(≤30mmol/L)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无影响或影响较小,高盐浓度(≥90mmol/L)对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和下胚轴的鲜重干重、子叶的鲜重、侧根数都剧烈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并与NaCl处理浓度呈负相关,但盐浓度对子叶干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花芽分化临界期,IAA、ZRs和GA等3类内源激素含量较高,其相应的叶片也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同时,ABA的含量也升高,抑制了茎尖的营养生长,使其免发“冬梢”,从而与IAA、GA和CTK相互作用,使茎尖由营养生长锥转入生殖生长.在花器官分化期,3类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内源激素再度升高,而ABA则消失.提出调节荔枝花芽、花器官的分化不是某一种激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激素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津优4号为材料,采用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机胺苯基三甲基溴化铵(PTMAC)对盐NaCI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TMAC能有效的促进盐100mmol·L^-1NaCI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显著地改善了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从而提高黄瓜的抗盐能力,促进其生长,高浓度PTMAC对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利甚至有抑制作用,适宜的PTMAC处理浓度为10mg·L^-1.  相似文献   

15.
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的组培快繁体系。以非洲菊新品种‘紫心红瓣’和‘绿心玫红’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花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 mg/L+6-BA2.5 mg/L和MS+NAA0.1 mg/L+6-BA5 mg/L,扩繁培养以MS+NAA0.1 mg/L+6-BA 3 mg/L为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mg/L。  相似文献   

16.
在智能化温控大棚中,通过对蝴蝶兰的花芽分化率、双芽率、花茎大小、花蕾数和开花时间的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种蝴蝶兰的平地催花效果,结果表明:花芽分化率鹦鹉>白花红心>满天红>实生红花,双芽率满天红>白花红心>实生红花>鹦鹉,花茎实生红花>鹦鹉>白花红心>满天红,花蕾数满天红>白花红心>实生红花>鹦鹉;综合指标满天红、白花红心优于实生红花和鹦鹉;实生红花属于早花品种,鹦鹉、白花红心和满天红属于晚花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选取食用百合卷丹的鳞茎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热处理和非热处理两组进行茎尖离体培养,探讨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发生、继代增殖以及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实验组皆以6-BA1.0mg/L+NAA0.2mg/L的激素组合对于不定芽的分化发生为优,热处理组的芽诱导率和不定芽平均分化量分别为88.9%和4.5个,未热处理组的分别为87.5%和4.9个;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0.5mg/L+NAA0.2mg/L,芽增殖系数为4.20;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0.2mg/L+NAA1.0mg/L。  相似文献   

18.
黄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无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MS 6-BA2.0mg/L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腋芽萌发和生长,最有效的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0.1mg/L,幼芽的增殖系数高达14;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4mg/L,生根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鸡冠花和金盏菊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冠花、金盏菊两种花卉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0、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下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长、幼芽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鸡冠花种子在NaCl浓度≤100 mmol/L时,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鸡冠花对低浓度盐胁迫有一定适应性,而高浓度的盐胁迫对其有很强抑制作用;随着NaCl浓度升高,金盏菊各项测量指标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说明不同露地花卉种子在发芽期的耐盐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且鸡冠花耐盐能力显著强于金盏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