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李亚超 《文教资料》2005,(27):170-17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研究新闻娱乐化,不要媚俗,要遵循新闻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我们要在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播报方式以严肃、认真的"八股腔"持续了许多年.几年前,新闻的播报方式改成说新闻之后,其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开启了新闻娱乐化的先河.于是,很多电视台都在新闻主持人娱乐化方面冥思苦想--新闻娱乐化的外在表现;而现在就连新闻的内容也越发地娱乐化了,各地电视台都以猎奇、趣味的新闻娱乐受众,变"硬新闻"为"软新闻"--新闻娱乐化的内在体现.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新闻评论娱乐化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当下新闻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探析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原因需要从当下文化语境的重要方面——大众文化来研究。大众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不同,它以"大众"为幌子实现了文化的"媚俗",其产生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评论的娱乐化。结合大众文化的理论和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实践是探析当下新闻评论娱乐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冲破传统的报道模式,打破了硬新闻为主导的格局,使新闻放下了千篇一律的呆板严肃形态,节奏变得轻松活泼,这对报道形式是一种创新;内容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能够形成更广泛的大众传播;同时也是对受众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积极效果的背后,弊端也在逐渐的显现出来,过度的娱乐化倾向使得新闻媒体在社会责任和公信力方面受到损失,导致新闻媒体走向会偏离.因此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研究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闻娱乐化:新的新闻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娱乐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我国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是新闻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作的权宜性调整。新闻娱乐化倾向本质上是对既有政治权威话语的颠覆,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解构。新闻娱乐化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有其合理性与独特性。我们必须从新闻所处的复杂的语境来理解和看待新闻娱乐化问题,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做出是与非的感性判断。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娱乐化是新闻传播业的一种趋势,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存在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媒体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杜绝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台湾和大陆数家媒体对连战的和平之旅进行了现场直播和追踪报道.通过台湾各大电视台对这事件的报道观察发现,台湾电视新闻有着比较强烈的娱乐化倾向.台湾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台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台湾的电视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的、猎奇的、追求原始趣味的收视心理,容易造成整个台湾媒体环境的普遍低俗化.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传媒日趋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加强"新闻立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媒体应重申媒体的社会责任,把"新闻立台"方针放在首位,避免节目的娱乐化发展;重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切实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度;做好贴近民生的节目,加强受众参与新闻的活动,倡导人文精神,创立品牌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5.
汪健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41-144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与大众文化时代背景有关。媒体报道关注娱乐性,这种变化虽然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但其改变的方向与策略却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新闻报道中添加娱乐元素是可行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应该遵循“适宜、适量、适度、适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娱乐化的必然和适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力经济”盛行的今天,媒体为争夺受众,新闻娱乐化成了普遍的现象。新闻娱乐化固然不可避免,但新闻之为新闻的社会责任担当同样不可忘却。新闻从业者应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叙述方式、娱乐度等方面着力,做到新闻娱乐和教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媒业随着媒介市场化运作的开始,出现了新闻娱乐化倾向。学术界对此多有微词,如何正视这一现象,对今后传媒界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通过对其缘起、内涵及利害的辨析,力图就此现象作一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8.
欧敏鸿 《高教论坛》2006,(6):155-157
英语新闻在国际新闻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是对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双方的语言特点也随之产生差异。因此,同学们在实际的新闻翻译中常常会出现错误理解信息的情况,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信息接收的质量。本文针对英语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在词汇、句子方面结合教学体会,就如何翻译英语新闻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闻作品创优是媒体人追求的目标。广播新闻作品选题要重大,要有针对社会意义的新意,有开掘的余地;要精心策划素材,采访到位;要选准报道角度,同时做到细节处理到位,笔头到位;要实现理念、事实与技巧的有机统一,就能创作出好的广播新闻节目,展现时代强音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