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低碳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抢先推广,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控制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已经建立,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性行业向低碳方式转变、调结构已成趋势.低碳产品发展最终结果导致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低碳经济在国外的发展,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局面,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的严峻挑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因此,要积极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平和公正的国际制度建设,积极应对全球低碳发展潮流下政治、经济、贸易和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内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制定并实施煤炭等化石能源和相应CO2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和峰值目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体系的转型,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使得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正日益被各国所关注,许多国家已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低碳经济产生的根源、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为根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经济发展理念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扩展。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文章在界定低碳土地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低碳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连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战略定位。文章对大连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必可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英国作为全球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国家,在战略部署、法律框架、激励政策、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时期,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将受到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结构失衡与低碳技术水平低下等困境,需借鉴英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需要制定我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国际碳减排合作等政策链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气候合作,对实现共建国家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一带一路”能源经济模型(CGEM-BRI),模拟了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和不同配额分配方式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低碳转型路径,分析了共建国家低碳转型潜在的资金、能力建设和管理制度需求,给出了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气候合作的建议。研究发现,为实现2100年全球1.5℃温控目标,到2050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整体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至少要达到65%;共建国家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的低碳发展目标保守估计需要19.2万亿美元,且不同国家资金需求领域有着较大差异。为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低碳转型的需求,中国需要加快气候合作战略与经济转型及国际化战略的深度对接;发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助力共建国家能源低碳转型进程;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加速落实,促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合作;加强气候合作的能力建设,分享碳市场建设的经验,推动建立广泛参与、各尽所能、务实有效、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振鹏 《今日科苑》2010,(18):21-21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选,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制定发展战略,建立长效机制,提倡低碳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立低碳技术观以引导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发展方向成为必然.本文结合低碳技术和技术观的相关研究,从低碳技术的构成、特征与本质,低碳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低碳技术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技术观,揭示了低碳技术在时间状态、空间状态和时空状态维度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低碳技术观的建立将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树立低碳消费和低碳社会理念,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36.2亿tce,比2000年14.6亿tce增加了近1.5倍;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68 tce,已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 tce)。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已经超过全球的1/4。尽管我国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碳市场建立的背景、社会经济影响及其有效运行条件,文章系统分析了与中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包括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能源市场化改革、与其他能源环境政策之间的协同互补等。根据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对未来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化视角的东北地区振兴——以吉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论文以东北地区振兴为背景,探讨吉林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吉林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工业重镇,已形成了以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实现吉林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将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状态;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普及先进高效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核电技术;促进低碳生产方式、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实现大规模减排温室气体目标,以利于吉林市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更全面、系统、并力求实际地展望和创造自己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于完善,低碳技术开发不足,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等。我国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引导,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庆  周艳丽 《科研管理》2006,41(1):234-243
本文在上网电价和发电成本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光伏发电增值税收优惠政策模型,并在上网电价波动率为零的情况下构建标杆上网电价(固定上网电价)时增值税优惠政策效应实物期权模型。不同于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模型仅考虑税收优惠率的影响,本文的实物期权模型新方法包含了税收优惠期因素影响。选取实例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增值税优惠政策相当于使得光伏发电投资者每千瓦时多获得0.7分收益;增值税优惠政策虽能促进光伏发电投资,但是现行的较短税收优惠期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应增加税收优惠期。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专项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的国际谈判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最佳途径选择等重大科技需求,有效组织中科院和相关高校及部委相关单位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的陆地碳收支定量认证、碳增汇潜力与速率、增汇技术与措施以及未来全球增暖情景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由此形成支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增汇、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数据资源体系、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认证方法论与技术体系、陆地碳收支定量评估与认证、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与措施、区域碳收支调控管理政策等研究领域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谈判的话语权;形成一支具有扎实研究基础,并适应重大多学科交叉的科技队伍,实现我国科学家进入世界前沿科技舞台的战略目标.该专项将着力回答如下核心科学问题:(1)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多少?(2)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有多大的固碳潜力和速率?(3)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问题上我们如何应对?(4)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大气CO2浓度的敏感性?(5)如何认识气候变暖对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影响?(6)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是什么?通过专项实施将实现:自主建立我国能源、水泥等行业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卫星遥感、空中监测与地面网络监测和大气模式系统相结合的我国自主大气碳浓度和碳源汇监测系统,以及陆地碳收支的地面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和定量评估我国各类生态系统的碳增汇潜力与速率,评估我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增汇贡献,研究人工干预下生态系统增汇的原理和技术系统,建立我国典型区域碳增汇的科技试验和示范体系;发展更为完整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定量预估未来气候增暖幅度相对应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理解人为排放气溶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减少其相互关系认知的不确定性;分析过去百、千、万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实,研究过去万年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适应过程,增强对气候变化自然过程及其归因的认识;分析国际碳贸易市场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可能影响,提出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林业、农业、牧业的减排增汇技术和经济政策,国内地区和行业间的生态补偿政策与碳管理体制等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区域碳交易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区域内碳汇与碳排放冲抵,实施碳交易,既是应对全球挑战、担当减排责任的远见卓识之举,又是适应经济迅速提升、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行动之策。基于立足国情、探索新路的客观分析,我国实施区域碳交易的条件基本具备。以"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模式和实践,具有操作的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通过虚拟交易步骤全面论证测试后,推行区域碳票示范交易试点。待条件成熟和政策体系完善后,逐步推向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广,为全国碳交易的推行提供范例。经过渐进实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顾阿伦  滕飞 《资源科学》2014,36(9):1773-1779
能源和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优化管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制订的宏观能源政策中,没有考虑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而有关水资源的政策中也没有考虑到对能源消耗以及GHG排放的影响,缺乏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本文从中国能源-水的关系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能源部门和水供应部门的关联系数,分析工业节能政策对于节水的效果,对选定的重点部门如黑色金属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轻工重点行业,测算"十一五"期间以上部门实现节能而带来的节水效益,揭示节能与节水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Now one of the world largest CO2 emitters, China faces increasing pressure to reduce its emissions. Being a responsible country, it will take action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When developing its mitigation target, China will consider such factors as the levels of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know-how, social impac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a new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 underpinned by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China will move onto a win-wi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ath to achieve climate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