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意义]技术知识作为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的重要资源,研究其转化过程利于提高企业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创新技术引领与跨领域发展。[方法/过程]从技术知识转化视角出发,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利用系统分析、知识挖掘、知识溯源与节点评审等方法和工具,提出一种面向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的技术知识转化模型。[结果/结论]借助模型研制出的新型高承载推力轴承,为工程机械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为医疗卫生领域知识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过程]在生态链视角下,面向医疗卫生领域构建以生态链中的生产者为知识创新主体、分解者为知识实践主体、消费者为知识受益主体的医疗卫生领域知识依赖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知识服务各要素以及之间的关系探索医疗卫生领域知识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提出医疗卫生资源消费者知识服务模式、医疗卫生资源生产者知识服务模式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分解者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叶红  战洪飞  余军合 《科技与管理》2015,17(1):40-44,5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在知识市场中进行交易已成为可能。以企业内及企业间知识市场理论为指导,提出面向社会知识资源配置的网络知识市场,试图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促进社会知识资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同时调动社会知识资源主体的积极性。提出知识市场的结构框架,研究不同类型知识产品的信息模型及交易过程,提出基于知识市场的知识资源配置服务框架,进而阐述各类知识产品如何在企业创新中实现配置服务。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为了将这些信息资源转变为企业的知识和财富,提出了构建面向服务的语义知识发现系统.论述了系统采用的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语义知识发现模型,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该模型为构建面向服务的语义知识发现系统以及解决系统构建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家科技计划决策管理、项目实施、评审评估、监督监管等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活动规律。在实施要求、活动主体、任务层级、应用体系等方面研究分析科技计划知识管理的内涵,并提出面向整体绩效、实施过程、创新能力、知识资源体系等的知识管理策略。建立面向科技计划实施的知识管理框架,提出创新导向的组织要素、分布式知识链、面向实施周期的知识服务等要素。为推动科技计划的知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孙雨生  祝博 《情报杂志》2023,(2):158-165
[研究目的]构建依托知识图谱的智慧图书馆推荐系统架构体系,以协同创新推荐模式、序化重组知识资源,进而满足智慧图书馆泛在互联、动态感知的服务要求。[研究方法]该文遵循系统设计理论、模型构建方法,从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及运行机理三方面构建了知识图谱加持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推荐架构体系。[研究结论]知识图谱加持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推荐体系结构分为智慧服务层、业务平台层、基础设施层;知识图谱加持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推荐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读者兴趣建模、推荐处理、知识发现、知识计算、知识图谱构建等模块;知识图谱加持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推荐运行机理根据图书馆应用场景、业务逻辑,描述面向读者的数据驱动型、用户驱动型推荐服务路径及过程,并面向图书馆馆员、领域专家分别设计服务职责及范围。  相似文献   

7.
胡昌平  孔军 《情报科学》2007,25(6):801-803
本文从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的概念模型入手,探讨了基于企业知识门户的企业业务过程与知识服务过程的融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知识门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知识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知识组织的目标、对象和原则的基础上,探讨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知识组织机制内涵及组成要素,剖析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知识组织机制中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最后,以知识组织的对象--显性的用户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为主,研究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知识组织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知识管理实施的难点是隐性知识的显化与管理问题.本文应用Web2.0的思想与技术,引入SOA技术架构,提出面向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4层模型,优化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采用开源工具,阐述了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思路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98—2014年间CSSCI收录的22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的相关刊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文章关键词分析,最终以知识地图方式呈现。结果发现,1998—2014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紧紧围绕面向图书情报系统的"知识信息的转化"、"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企业竞争情报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服务"及"知识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五大热点研究群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企业和高校拥有资源的异质性所引发的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 本文在知识流动的视角下构建了企业和高校两类创新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策略的演化路径,分析了支付矩阵各参数变化对资源配置策略选择结果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策略的选择与校企双方的行为策略密切相关;企业和高校在资源配置选择中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校企双方获得利益,高校获得政府奖励和企业获得额外收益的增加对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有促进作用,相关资源消耗的提高对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策略有抑制作用,而共同收益分配比率与选择知识嵌入型资源配置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的理论和方法,为网络学术社区知识细粒度组织、知识服务实践提供思路引导和新视角。[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知识图谱和学术资源聚合的研究进展,从价值需求主体的角度剖析网络社区学术资源聚合的应用价值;然后明确网络社区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构建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并介绍知识富关联关系提取方法;最后设计个体用户画像、语义智能检索、分面式导航三种应用模式。[结果/结论]知识图谱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支持网络社区的高级知识服务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对学术类网络社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知识创新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表现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粘性是知识转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困难因素.集成创新是以开放的产品建构来集成多种来源的技术,如何克服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成为技术集成创新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技术集成创新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并研究了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第一阶段主要是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的相容性、多样性技能人才等;第二阶段主要是现有的知识技能存量、领域本体、知识来源的品质等;第三阶段主要是新知识的应用及其与预期目标的融合.分析了新科电子集团公司克服知识粘性实现系统集成创新的经验.研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开展集成创新时,针对三阶段知识粘性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克服知识粘性的措施,以提高集成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学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学术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我国省域学术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探索我国学术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效应。最后,根据我国当前学术资源的整体时空格局,提出知识管理的具体策略。我国学术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但中部地区拥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我国学术资源配置效率逐步呈现出空间自相关现象,尤其是围绕陕西、湖北、安徽一线形成学术资源配置效率高地,对周边区域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针对东、中、西部地区资源特征,分别提出智慧赋能的知识组织与服务开展、以资源扩充为导向的嵌入式管理、跨区域知识融合与本地区知识整合平台搭建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董华  陈蕾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93-204
为更好地探讨服务型制造网络的价值共创过程,区别于一般网络视角和复杂网络视角,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具有5层子网(大数据环境子网、服务型制造主体子网、服务型制造资源子网、服务型制造能力子网和服务型制造价值子网)的大数据驱动服务型制造超网络模型,分析子网间的关系以及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建立包括大数据驱动、主体互动、资源整合、能力作用和价值创造等过程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大数据驱动作用加快了服务型制造超网络的资源产生速度和能力形成速度,尤其是对数据资源和知识资源以及动态创新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的驱动效果更为显著;对服务型制造超网络价值创造的贡献,有大数据驱动时动态创新能力的贡献程度更大,无大数据驱动时组织合作能力的贡献程度更大,不论是否有大数据驱动,数据挖掘能力的作用都未突显.为推动服务型制造网络更好地实现价值共创,政府应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服务型制造网络形成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数据环境,加大服务型制造大数据应用典型案例推广示范;企业应积极搭建多维数字平台加快推动主体企业内部产品服务业务数据融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实现主体企业间资源与数据整合共享,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推进跨领域服务化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7.
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机构满足未来需要和社会发展挑战的必然选择,信息分析是知识服务活动中的非常重要环节,是使文献数据库资源得以发挥效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DIKw二维模型中知识增值实现的关联要素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面向知识服务的信息分析的切入点、文献数据库资源可被加工的层次与对应的知识含量,研究基于文献数据库的信息分析的技术路径及所需的技术方法.并以文本知识挖掘方法为例,论证基于不同文献数据库资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知识地图相关概念辨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地图与知识图谱、主题图及概念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澄清了这几个概念使用时造成的混乱。其次侧重介绍知识地图研究的进展,包括知识地图中知识建模技术及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地图构建过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知识地图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企业知识体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作为企业知识资源总和的知识体系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静态表现,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使用情况决定了企业的不同成本和利润;企业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网络状的结构;体系内的知识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是流动的,根据企业的目标对企业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和更新的过程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