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培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24-127
针对如何在文献分类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隐性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文献分类课程教学与隐性知识的关联性入手,寻找文献课程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契合点,并在分析隐性知识对文献分类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基于隐性知识的文献分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发现:鉴于教师隐性知识和学生隐性知识都对文献分类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文献分类课程可通过交流互动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反思学习等途径帮助学生获取隐性知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梁浩  冯春媛 《科学大众》2013,(5):139+32
国内计算机各核心专业课程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各课程从单一侧面描述计算机系统,难以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整体观念。针对这一问题,探讨设立衔接课程或者从现有课程中拓展,促使计算机各课程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填补各课程之间的知识鸿沟,形成对计算机体系的统一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认知。  相似文献   

3.
屠昂燕 《科教文汇》2012,(16):38-39
大学生作为最大的上网群体与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信息安全素养的反差,使得大学生难以辨认信息优劣和真伪,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犯罪。本文提出对现有公共计算机教学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中设置信息安全法规方面的知识,在网页制作基础课程、网络技术课程中增加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技能等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具有一定信息安全素养。  相似文献   

4.
陶令霞 《科教文汇》2008,(26):12-12
通过对不同学者的教师知识分类的比较分析,得出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景知识、课程知识五个方面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专业课程众多,且课程之间联系紧密,知识内容具有交叉性,而传统的“孤立式”教学方式未注重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把握,且各门课程知识点的重叠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以《数据库》课程为例,提出交叉知识点融合教学、多课程捆绑式教学、交叉综合实训课程和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课程体系群四种多课程交叉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多课程交叉教学模式,以促进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学者的教师知识分类的比较分析,得出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景知识、课程知识五个方面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利用《先进制造技术》精品课程资源网的现实状况,根据《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知识体系特点建设这门具有综合性、适用性和前沿性课程的优秀网络学习资源,对提高课程授课效率、质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探究的兴趣,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7)
课程知识的教化功能与科学性源于其所属人的文化性。在科学主义知识论的氛围下,现代课程知识侧重于对客观世界表征的解读,漠视对文化性的解读,导致知识教学蜕变为知识传递的机械工具。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表现为文化装点、文化漠视及文化锁定三种类型。实现课程知识文化属性的传承,即教书育人与文化素养习得,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唤醒其文化主体意识;推行文化回应性教学,激发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激活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元素,加速潜在文化的动姿化。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依据课程特点针对技校学生的特性在设计课程教学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逐步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现代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何莹莹  孙思阳 《情报科学》2022,40(11):65-71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建构设计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发展大学 生数据分析思维,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方法/过程】以知识建构为理论基础,将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培育划 分为知识共享资源、知识对话以及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数据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建设 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清晰课程体系结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结果/结论】基于知识建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 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大学生在数据素养课程中通过分享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 度,并进一步提升数据素养。【创新/局限】本文仅设计了数据素养课程体系,未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素凤 《科教文汇》2011,(28):46-47
专业课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但在当前研究中尚未受到充分重视。高校专业课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基础课教学;当前专业课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重理论、轻能力"、教学关系本末倒置、教学创新生搬硬套等误区;可从教师、教学及师生关系等角度构建高校专业课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2.
邹慎 《科教文汇》2020,(6):42-43
黄梅戏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试图结合黄梅戏文化知识探讨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把戏曲文化中的文本、造型等深厚的戏曲素养融入语文教学,分析总结语文课程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语文教学与戏曲知识完美融合,展示艺术魅力,创新语文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刘书  程昀 《科教文汇》2012,(33):61-62
Matlab课程内容复杂,单纯介绍编程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我校三学期制改革,探索了将Matlab课程融入到机电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中,在应用中学习编程,通过编程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有效节约学时的同时使得学生对Matlab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并为后续实践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周向阳  李晴  陈道群 《科教文汇》2013,(3):66-66,83
根据光接入网市场的就业岗位需求不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特点,将光接入网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模块化分割,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改革对提高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多,案例丰富,且选修该门课的学生软件项目经验少。结合这两个特点,采用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介绍了理论知识和解读案例,然后通过课堂讨论经典案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于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讨论式教学不仅让老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存在问题,改善教学质量,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提高,避免了常规教学中的视听疲劳,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尤璞 《科教文汇》2011,(25):63-64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多、覆盖知识面广、操作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分析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提出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的方案,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科教文汇》2014,(1):60-61
“高分子材料”课程涵盖了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针对“高分子材料”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如何从“传授知识”转向“开发智能”,结合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发展动向,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特征,指出数据库课程教学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其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实效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分析了传统的微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微电子工艺实践教学网络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信息、研究型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等功能模块。网络教学平台能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微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益。将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开展研究型教学,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张洪武  乔兴旺 《科教文汇》2011,(16):45-45,48
本文根据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特征,指出数据库课程教学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其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实效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