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改善媒体的有效信息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有效信息”,笔者认为,凡是媒体向受众提供的可用、可信,满足绝大多数读者、观众、听众心理需要的信息,就是一种“有效信息”。反之,就是一种“无效信息”或“垃圾信息”。从目前来看,仍有不少媒体存在新闻报道的雷同、重复、罗嗦、滞后、虚假,甚至脱离百姓、机关腔、文件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5,(2):21-21
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了。尊重人、关心人.是以人为本的起码内涵。对新闻界而言,这个“人”首先是报道对象。不管是时尚娱乐还是社会新闻.单纯追求好玩、刺激、猎奇,甚至肆意揭人伤疤、曝人隐私的不良倾向.在不少媒体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当警惕。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本就有限的新闻资源愈显珍贵,网络媒体的无孔不入把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空前激活和扩大,交通及通信手段的突飞猛进更让“独家新闻”的出炉越来越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社会新闻这种常规新闻资源的“可开采性”日渐萎缩的大背景下,娱乐新闻和体育报道便成为近年来各地都市报用来争夺读者资源的两大法宝,尤其是能引发更大范围内读者更强兴趣共鸣的娱乐新闻,更成为新锐媒体及老牌媒体之间“寸土必争”的一块“看上去很美”的肥沃制高点。然而,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以“三角恋”、“性丑闻”、“欠款”、“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设“新闻热线”,力图通过“新闻热线”构筑起媒体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从而达到“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目的,并以此强化媒体在读者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军的大背景下,各级党委机关报身处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党报如何在竞争环境中,与其他媒体一起求得共同的发展,确实是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讲,任何一家报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不断的发展和繁荣,最重要的是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准确“定位”,其核心是明确自家报纸的主要服务对象,即明确报纸主要的“目标读者”是哪些人;二是根据自家报纸“目标读者”的特点,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和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三是做好经营管理工作,为报纸的正常运作提供各种应有的支持。这三条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读书型社会的过程就是人类摆脱学习的实用功利行为而逐渐走向阅读愉悦、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享受过程;图书馆在读书型社会中是不可替代的信息文献中心,也是保障公民信息公开享有权的最好场所;构建读书型社会是图书馆的自觉追求,并大有可为,倡导读书、吸引读者到图书馆读书是图书馆最日常和基本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路线,紧紧围绕“送书下乡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普及与提高的这两个龙头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对读者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读者、刺激读者感官、调动读者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就像少女的眼睛.“眼睛”若是水灵灵的、炯炯有神.就会使人赏心悦目.产生急于一读的强烈愿望。“眼睛”若是直勾勾、呆巴巴.则会使人兴味索然.甚至望而生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人们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常挂嘴边。这说明,一是大家都在追求时尚,不甘落后,是与时俱进一族:二是表明每个人都高度重视他人和自己了,是否被“人文关怀”,是否“以人文本”了。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报纸,就更应该始终不忘“人文视角”,因为平常百姓都“人文”了.你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何谈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俘虏”读者的心,让读者对你保持高度的忠诚度。何谈这与我们常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高度契合。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保持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生活目标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9.
孟彦 《军事记者》2004,(5):26-27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崭新的执政理念。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坚持受众本位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崭新理念。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媒体宣传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如何坚持受众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既是新闻宣传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又是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图书馆的“文化讲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种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较读者通过书籍阅读传播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图书馆应该以此为突破口,探索信息数字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的新办法和途径,更好地满足当代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媒体对受众的关注.已经从过去的“倾听群众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的简单行为,转变为对受众问题全方位、多层面的科学研究。以“央视”索福瑞“尼尔森”“赛立信”等为代表的受众调查研究机构的市场活跃进程度.是受众调查正规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媒间的竞争。使受众研究成为与媒体兴衰共存亡息息相关的问题.媒体的市场占有率也  相似文献   

12.
范小青 《新闻界》2005,(3):71-72,70
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的活跃,给现代媒介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媒体数量大大增加.所提供的信息也空前丰富。然而,在媒介借由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空前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上一味迎合受众的一些不确切的需求和欲望,着力营造娱乐效应、轰动效应,格调渐趋于低俗,媒介的取向也产生严重偏差。在这种传播状态中,媒体几乎充当了“戏台”的角色,它们将观众视为看客,以一种旁观的“观赏”姿态来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3.
“点菜式”服务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查、代借、订购等方式,为读者提供物理图书、电子图书和文献信息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本文通过萧山图书馆开展“点菜式”服务一年来的实践,介绍了“点菜式”服务的目标和意义、探索与实践和网络环境三方面内容,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切为了读者 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图书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弘扬为读者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认识自己在“科教兴国”中所担负的光荣职责,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主动积授地做好服务工作。图书馆要加强横向联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吕道宁 《军事记者》2006,(12):19-20
进入新世纪后,新闻媒体的竞争已全面升级,作为纸质媒体的读者群在观念、构成、地位和阅读习惯等方面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从读者的观念和阅读习惯变化来看,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多媒体信息来源的增加,今天的读者眼界开阔,文化程度高,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纸质媒体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探讨的就是在传媒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怎样努力提高纸质媒体的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笔者认为,凡是媒体提供的可用、可信和能满足绝大多数受众心理需要的信息,就是“…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可读性、可视性受到读者的亲睐及媒体的重视。从社会新闻的定义看,它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表面上看,社会新闻是一种“软新闻”,但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实际七足“软中有硬”的。社会新闻的专业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魏兰新 《新闻三昧》2006,(10):29-30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大众的灾难是媒体的节日”。好像没有由头,就出不来好新闻,就不能“吸引读者眼球”。于是,媒体出现了一种倾向:“没有由头找由头”,甚至“创造由头”;一旦有个由头,便一哄而上,全都跟着“炒”,并在“炒”的过程中“竞赛”,题目越耸人听闻越好,内容越出人意料越好,如能制造出“轰动效应”那就更好。不管科学与否、客观与否,也不管后果如何。结果引发了一系列“小事炒大”,甚至“无事炒出事来”的报道,误导了读者不说,还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近两年有关与健康有关的危机问题,常常在媒体上引起波澜。我们仅以去年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形成注意力的最主要载体——大众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同样要遵循注意力经济的规律,要想在当前大众媒体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取得胜利,媒体发展的重中  相似文献   

19.
蒋蕴 《新闻与写作》2001,(11):16-17
●我们正在进入互联网逐渐消 除电信、计算机与媒体之间的 差别,形成一个统一的产业, 继而从传统媒体手中接过全 球媒体产业权杖的“后大众媒 体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信息传 播技术的革命,新闻事业发展 的趋势之一,便是由媒介本位 向受众本位的回归。 ●后媒体时代的新闻受众,人人 都拥有“独家新闻”,这是一 种在数字化定制经济下,充分 满足个性需求的个人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施晔 《传媒观察》2004,(5):53-54
近年来,典型新闻仍然是各类媒体争夺读者的“卖点”,但略作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典型多为负面典型、“中间人物”典型,媒体上震撼人心的正面典型少了,愿意满腔热情地写正面典型的记者少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价值观念多元化、新闻“话语权”分散化的现在,这种典型“弱化”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