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学习指导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日益引发研究者的关注与实践者的探索。本文以北京开放大学的学习指南为例,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入学指导实践和北京开放大学开设该课程的需要,探讨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模式,数字化学习指导教师的角色、面临的挑战等数字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另外,本文采用英国开放大学"在线学习五阶段模式"方法,对北京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学习指南数字化学习指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美国研究型大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持续加速发展。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面临战略抉择。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信息技术对研究型大学未来的影响”专题研讨会,国际经合组织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的“大学未来与新技术”专题研讨会,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件开放行动及密歇根大学的媒体实验室数字化大学的孵化实验表明:研究型大学数字化变革势在必然。在环境建设上,研究型大学应坚持开放、参与和共享的理念,为促进跨学科、跨学校和跨国界的协作提供平台;在变革行动方面,坚持系统设计和实施,创造全数字化环境,形成网络基础设施,为管理、学习、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数字化服务;在管理制度上.探索共治方式,提高研究型大学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崛起,带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开放大学体系的社会战略转型.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北京开放大学的探索实践,决定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开放大学体系战略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其办学体系向区域学习型组织和行业学习型组织中进行延伸;决定其社会战略转型的路径就是要实施“应用学科的集群建设”、“特色专业的品牌打造”、“服务学习的分类招生”、“学分银行的建设运行”等八大工程;决定其社会战略转型的方法是组织实施北京开放大学“首都学习型组织体系建构与市民学习需求普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应用学科专业建设研究项目”、“远程教育模式改革与网络继续教育试点研究项目”、“远程开放学习立交桥建构与学分银行运行试点研究项目”和“教育技术模式改革与智慧学习城市试点研究项目”,以推动开放大学在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伟大实践变革中,顺利实现从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从系统分级办学走向社会体系办学的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4.
国家开放大学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开放大学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序幕。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的内涵、外延并无明确答案,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破解。本文在对开放大学本质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的背景、内涵,提出由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必要条件、标准、程序和路径选择,并指出了转型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实践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开放大学要“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和先行先试者”,这就要求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并能够将教育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国家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2012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了《2012NMC地平线报告(高教版)》。该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会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新兴技术,其中平板电脑、移动应用程序、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教育应用值得在今后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中深入探索,并可能在未来国家开放大学运行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有电大系统是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电大系统是由中央、省、市和县级电大组成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经过35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在资源整合、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体制机制、能力质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开放大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由开放大学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决定的。终身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使建立开放大学新体系更加必要和迫切。开放大学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处理好现存系统和新体系的关系,平稳过渡,有序衔接,防范风险,以推动电大系统战略转型为目标,重塑体系架构,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大国”的战略任务,这对我国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为“学习型大国”的特征为:学习组织具有独特性、学习态度突出开放性、学习目的具有双重统一性、学习手段体现强技术依赖性。展望未来,学习型大国应更好地实现终身学习机会平等、优质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学习成果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开放大学以其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基础条件,应该且能够服务于学习型大国建设,因其契合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契合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契合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要。同时,开放大学办学中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要着力在办学体制机制、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教学质量、学习支持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跨越,真正担当起学习型大国建设主力军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8.
开放大学是终身教育理念和思潮所催生的时代产物,建设无锡开放大学是构建无锡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开展建设开放大学的研究,对于推进无锡开放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分析依托无锡电大创办无锡开放大学的背景和优势基础上,从无锡开放大学的性质和任务、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社区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构想,以期为无锡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开放大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MOOC风暴"吹入世界各国,促使国内外在线教育模式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免费上网,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基于个人参与MOOC学习的体验,文献研究及国外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学习成功的案例,对比分析国内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跨领域合作联盟、课程设计模式、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等方面为我国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学习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带来了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大数据分析与自适应学习,学习终端多元化等学习与教育的变革。开放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学习的实践蓬勃发展。为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开放大学将于2014年10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14开放学习国际论坛。论坛以"开放学习:重塑教育的机会、质量和成本"为主题,针对开放学习的趋势、理念和实践,开放学习的课程开发、技术应用和教学服务,开放学习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专题,邀请了世界银行、新媒  相似文献   

11.
数智赋能科学训练是指在数智训练环境下,运动训练主体以数智化训练装备设施为赋能载体,以训练大数据和科学训练知识理论为赋能要素,以智能算法为赋能工具,旨在促进竞技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实践活动。当前,国际诸多竞技体育强国正在围绕数字运动员(Digital Athlete)、运动员管理系统(Athlete Management System)、综合运动表现中心(High Performance Centre)等方面积极开展数智赋能科学训练实践。数智技术、训练组织、环境空间与行为实践是影响数智赋能科学训练成效的4 大因素系统。因此,数智赋能科学训练的本土实践需从夯实“数智技术系统”的保障水平、增强“训练组织系统”的认知协同、完善“环境空间系统”的支持服务、提升“行为实践系统”的能力素养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以营造有利于数智赋能科学训练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所发布的年度地平线报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显示器与风向标。2012年10月,北京开放大学与美国新媒体联盟签署协议,授权北京开放大学作为其在中国发行其年度报告中文版的唯一官方机构。本期学报正式刊出的2013年度地平线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影响高等教育的六大技术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平板电脑、游戏和游戏化、学习分析技术、3D打印技术、可穿戴技术。这些新技术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社会交往、日常学习等方面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本报告能够有助于国内同行及时了解国际范围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为促进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提供有益借鉴。新媒体联盟总裁莱瑞博士(Larry Johnson)专门写信祝贺2013年度地平线报告(中文版)刊出:“北京开放大学与新媒体联盟的合作已使成千上万的中国教育界同行有机会围绕教育技术及其在大学和中小学课堂应用问题参与全球对话。北京开放大学以其在教育技术、在线学习的实践探索及开展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业绩成为国际地平线项目有价值的合作者。你们为地平线专题研究做出了贡献,还承担了地平线报告(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借助你们的帮助,许多国外同行开始了解信息技术如何在中国这一人口大国的大学和中小学得到应用;同时,也使中国教育界了解世界各国同行正在开展的信息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3日,北京开放大学会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主办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教育管理部门、全国高校、远程教育界等500多人参加,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国际性平台,呈现了国际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以下一组照片记录了来自国内外的嘉宾精彩发言的场面。  相似文献   

14.
“办好开放大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的教育发展任务之一,这不仅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也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开放大学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完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试验项目。约匕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北京开放大学的具体建设任务,并列入了“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和“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验。北京开放大学建设已作为北京市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北京市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与折子工程积极推进。所有这些,对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来说,既是新的机遇,又是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办好开放大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的教育发展任务之一,这不仅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也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开放大学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完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试验项目。约匕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北京开放大学的具体建设任务,并列入了“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和“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验。北京开放大学建设已作为北京市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北京市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与折子工程积极推进。所有这些,对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来说,既是新的机遇,又是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办好开放大学"这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背景下和教育部"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整体工作部署下,以研究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创新发展动力机制为目的,以推进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和能力创新为视角,从组织再造的角度,提出了聚焦发展战略、树立转型领导力、推进持续创新、构建大学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和调整运营方式等"转型发展六要素",构建了开放大学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循环模型,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了详细的剖析,以期为我国电大系统转型发展和开放大学创新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运营指导.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技术为社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实现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漳州市数字社区教育学院在探索实践社区教育数字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分析漳州市数字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实践,研究其做法和成效,从平台建设、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学习支持与服务、质量保障与评估等方面提出对策,为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我国开放大学正式宣告成立,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始转轨.开放大学建设采取何种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就成为事关开放大学能否有效履行自身社会职能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社会发展对能力发展及学习服务的需要、各级政府对于开放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定位,并结合开放大学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就“新型大学”的构建、开放大学的内涵与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与教与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放教育如何在原有的网络教学模式下与互联网科技进行深度融合,是开放教育研究的一项长期课题。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要求比较高,如何从课程设置、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技术变革,提升学员的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需要从社会、学校和市场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条目顺序:期数页码题目作者●远教研究●1.5远程教育为民族地区“三农”服务研究(课题组)吉力群)1.13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发展—也谈沃尔玛的管理运行机制(张毅陈学建)3.5英国开放大学办学状况初探(毛汉领)3.13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陆林)4.5对学习者支持服务的英国开放大学范式(毛汉领)4.10《基于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推进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报告(课题组)4.20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的效益研究(施勇朱永海)●应用技术研究●1.17广西电大远程教育网络规划研究(何一辉等)1.23浅谈电大系统中的异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