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留守儿”,这个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新名词、新事物,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农村社会特有的产物。它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多而增多。笔者对安义县黄洲中学进行过两次调查:2002年10月,抽查800余学生,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占65%,双亲外出的占27%;2005年10月,抽查600余学生,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占80%,双亲外出的占37%。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大批劳动力资源不断地输出,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纷纷走出家园,务工挣钱。就以笔者所在的钟庄镇为例:全镇在校中小学生3196人,父母外出务工的1821人,占学生总数的56.9%,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有434人,占学生总数的13.6%,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有1387人,占学生总数的43.4%。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有的在国内打工,有的在国外打工;有的打日工,早出晚归;有的打常年工,开春出行,腊月回归。调查统计,在留守学生中,跟随祖父母生活的占69.4%,寄宿在亲朋好友家的占14.3%,父母租用民房让其生活自理的占2.4%,食宿在校的占14%。学生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日益普遍。以笔所在镇为例:全镇在校中小学生3196人,父母外出务工的有1821人,占全镇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56.9%。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有434人,占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13.6%;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有1387人,占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43.4%。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有的在国内打工,有的在国外打工;有的打日工,早出晚归;有的打常年工,开春出行,腊月回归。家长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家乡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跟随祖父母生活,无祖父母的则寄宿在亲戚朋友家。有的学生家长联合在就读学校周边租用民房,让学生自理生活,也有的学生家长将入学的孩子直接托付给学校,寄宿在校。经调查统计,笔所在镇外出务工留守学生,跟随祖父母生活的占69.4%,寄宿在亲朋好友家的占14.3%,父母租用民房让其生活自理的占2.4%,食宿在校的占14%。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西部贫困省份,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较大。据调查:某村青壮年劳动人口3214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2603人,占80%以上,全村524户,全家外出103户,占20%左右。这些纷纷外出务工的农民,他们的子女大都留守在家,他们中占50%的随爷爷、奶奶生活,占40%的随外公、外婆生活,还有10%的被寄托在亲友家中。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学生占农村在校学生的77·9%。不少留守儿童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只要有学上、有书读,就行了,能不能成才,那是命中注定的。不少教师却认为:现在的学生家长只知道养不知道教,简直就是把学校当成…  相似文献   

5.
博白是一个人口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县,还是一个劳工输出大县。目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60%以上,其中,62.7%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在支持城市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留守生家庭教育脱轨的现象。我镇是集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小镇。全镇总人口2.5万,外出务工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据统计镇中心小学共有学生537人,父母外出务工、经商的就有323人。占学生总数的60%。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圈建设的现实背景,对2008-2010年湖北省77个区县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总体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处于供需双雏较低型的区县占大多数,少部分IX41-~k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和供需均衡水平均相对较高,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条件。各区县培训供需均衡差异较为明显,经济联系量与2010年培训供需匹配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在支持城市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留守生家庭教育脱轨的现象。我镇是集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小镇。全镇总人口2.5万,外出务工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据统计镇中心小学共有学生537人,父母外出务工、经商的就有323人。  相似文献   

9.
农民外出务工在增加农民家庭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外部环境,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解决农村外出务工引发的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以西华县大王庄乡为例对农民外出务工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外出务工必然要为此付出相应的成本,农民对这一成本的支付能力也是其外出务工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主要对农民工的现状及其外出务工所要付出的非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农民外出务工非经济成本的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托管生的教育工作 ?”这是我国实施第八次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话题。一、农村托管生的问题今年 7月 ,我们在某山区调查 ,某镇总人口 12 178人 ,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达 6 2 36人。从该镇中心小学校得知 :六年级有 2 6 3个学生 ,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家庭学生有 143人 ,占 5 4 3%,双亲外出务工的家庭有学生 42人 ,占 16 %。双亲外出务工的子女由爷爷、婆婆或亲戚或朋友托管。由此 ,我国派生出了农村小学托管生 ,其群体正不断扩大 ,而农村小学托管生教育却令人堪忧。其具体表现在 :1 农村小学托管生家教空档73岁的单身刘大爷…  相似文献   

12.
易超 《新疆教育》2013,(9):131-131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居),现有人口约15000人。而每年外出务工得近5000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我校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645人。占在校儿童总数的93%以上。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对60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6岁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务工3年以上的占58.1%;42.9%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仅仅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泗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现有人口六十万,由于地处鲁中东西结合部,全县有近十五万人外出打工。其中由劳动部门组织的有五万人,自发外出务工的达十万人之多,外出务工给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繁荣,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外出务工的行列。然而,自发外出务工的,则问题较多,农民工权益得不到维护,克扣工资、工伤造成残疾等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不断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村一大批年轻父母外出务工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留守幼儿。因此,留守幼儿和其外出务工父母间的亲子关系也成了日益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阐述了留守幼儿与外出务工父母间的亲子关系问题,并分析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亲子间交流的不足所导致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使留守幼儿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调试对策等。  相似文献   

16.
刘顺江 《贵州教育》2009,(14):15-16
余庆县敖溪镇是一个有2万多人口的农业乡镇,全镇的经济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子女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管,2008年,仅就读于敖溪镇各学校的“留守儿童”就有556名,占全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3252人的17.1%,这是一个很让人担忧的数字。  相似文献   

17.
外出务工少数民族随行子女是外出务工人员随行子女中的一部分,由于其民族特质的文化差异,其既具有外出务工人员随行子女基础教育的共性问题,又具有其特有的个性问题.针对外出务工少数民族随行子女在基础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牧民外出务工对流出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在微观层面了解农牧民外出务工后对流出区带来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母子山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加了流出区的人均收入、减轻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改变了人口结构.同时对外出务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低且收入不稳定成为农牧民外出的推力;城市的高收入及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牧民外出的拉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世界银行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迁移区域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迁移区域的选择,是农民工“健康自选择”、企业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选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农民工健康状况越好,则意味着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外出务工时越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越有益于其迁移至较远区域无务工,以获得较高收入.应以加大对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为主线,提高农村地区潜在剩余劳动力的健康素养,增强其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选取湖北省远安县马渡河村作为样本,通过全面分析金融危机风波对该村农民外出务工的负面影响和农民外出务工特点,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情况,提出了增加政府政策性扶持,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避免因经济波动带来就业波动;向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灌输自主创业的思想;发展新型农业,培养多方面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出务工者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