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在进入主题以前,我们不妨简单地扫描一下,在所谓新课改下语文课中的一些镜头: 镜头一:教学<太阳>一课,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被异化为各科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2.
一、“生成”在知识空白处:适度展开有时候,学生对教材的关注点超越课文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恰恰与本课的教学关系不大。如教学《太阳》一课,学生常会提出“太阳是怎么形成的”“太阳会毁灭吗”“为什么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之类的问题。这是非常宝贵的课堂疑问。但是,假如我们对这些课文知识的空白点“关切”过分:以延伸课外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来组织学生探讨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语文课极易丢失“语文”的本质而被异化成为各科的大杂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须防止因出现了学生的关注点脱离了文本而使课堂教学转向讨论知…  相似文献   

3.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八册和小学自然第八册上选编的同一篇名的课文,都是讲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语文课与自然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约课时,又可以发挥两课的互补功能,使语文课和自然课相得益彰。 对于语文课本上的《太阳》一课与自然课本上的《太阳[一课的联合教学,具体做法可如下: 一、以神话传说激趣 教学开始,教师讲述“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故事完毕,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后羿能射下太阳吗?夸父能追上太阳吗?(不能、为什么不能?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要凭借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称象》一课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  相似文献   

5.
事有凑巧,我同一天在两个年级的语文课上看到了一道相同的练习题:一年级教学《日月潭》(二册21课),由于课文中有一句话——“一边象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象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于是教师设计了用“象”造句的练习。五年级教学(《凡卡》(十册19课),也因为课文中有“它身子是黑的,象黄鼠狼那样长长的……”一句话,教师也要学生用“象”造句。同一个“象”,两个年级都要求“打比方”,造出“什么象什么”的比喻句。课堂练习时,一年级学生虽然经老师反复指点,但造句是那样的吃力。除了说“共产党象太阳”这样的现成话,其他就说不上什么;而五年级学生未经任何启发,许多比喻句即脱口而出。相差四年的两个年级进行着同样要求、同样形式的练习,这在数学学科大概是不会有的,而语文课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复劳动?翻阅这两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才知课本上本无这样的练习,原来是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师从学生实际出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和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那么,常识性课文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呢?现以六年制第九册10课《太阳》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分析教材,确定课文各部分内容的训练重点《太阳》这篇常识性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太阳的三大特点——“远、大、热”;第二部分阐述了太阳与地球以及我们人类  相似文献   

7.
《称象》是一篇深受学生欢迎的讲读课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语言朴实、流畅,是进行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是在读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陌生的,可是第五、第六单元的课文却让我们倍感亲切。第五单元《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都是老课文,如何老课新教,让学生品一杯清新的茶呢?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具体课例分析尝试一:感悟实践,诱发积极探索。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  相似文献   

9.
一、有效思维的长度语文课应该富有理智的挑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集中在重要的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学得充分一些,学得透彻一些.曾经听过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设计极其简单,一共只有三个大的步骤:1.在多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发表读书的感受.(即支老师问:“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是什么滋味?”)2.给课文的五项内容各写—个抒情的句子,并经过板书整理后,形成一篇小小的散文.3.进行一个针对“保护地球环境,联系课外知识”的实话实说节目.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真切体验 ,多种考虑“教师与文本对话”乃整个对话工程的首要步骤。大凡名家上课前都非常注重与文本的对话。特级教师支玉恒把《太阳》上得发出“太阳”的光芒 ,是因为他在上课前与《太阳》对话了一个月 ,头脑中想了一个月的《太阳》。教师与文本对话时间少 ,课上就很难让学生产生新的深刻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任务有二 :任务一———产生教学的思路。把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 ,就不得不依靠对话时所产生的教学灵感。教师与文本对话得熟练 ,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过去曾有“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装”的说法。新课改以来,这个筐似乎更大了。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画画、做游戏,还可以让学生表演、拍电视剧……教学内容过度开放,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读了吉春亚老师的《语文课,把根留住(》见本刊今年第5期)之后,心中豁然开朗,长期以来浮躁、迷茫的心也随之踏实了许多。是呀!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地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文,这不正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本色语文课吗?《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科…  相似文献   

12.
王水丽 《考试周刊》2014,(52):34-35
<正>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为句号。"这道出了语文课的问题——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应该是发  相似文献   

13.
《新型玻璃》是一篇知识性课文 ,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功能 ,这类课文浅显易懂 ,教学时 ,既要根据知识性课文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又要根据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及思维训练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为此 ,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一、举一反三 ,教给学习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型玻璃》介绍五种玻璃的特点及其作用 ,结构相似。因而 ,可抓住第一种玻璃特点及作用的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独特优势。 一、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功能 发挥教育功能,这里特指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造性因素比较明显,有些课文的创造性因素较为隐蔽,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去挖掘。例如,《跳水》中潜隐着这样的创新因素:当小男孩不知不觉走上桅杆时,怎样去保证他的安全?只有摒弃习惯思维方式,扩展思维空间,才能保证孩子安全。瞬间,船长命令和威逼孩子跳水,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有一位教师教学《称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曹…  相似文献   

15.
《称象》教学设计浙江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何景升《称象》一文记叙的是一个传说故事。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且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词句的训练,促进思维发展,体会到小曹冲之所以能想出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是因为他能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6.
江西《语文教学》第四期发表陆继格同志的文章,谈备好语文课,必须过好五关。在论及教法关时,作者指出:对文字浅显、内容易读的课文,我一般用学生自学的课型。这种课型就是教师把要求讲清楚,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去自学。学生自学的课型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边读边做练习的办法,练习就是教学要求,教师最后把答案说一说,让学生自己订正就行了。这就要教师在备课中把课文按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灵活地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下面谈一下《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智能训练。1.悬念导入教师在简要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和板书了课题之后问学生:课文中是谁称谁为亲人?亲人指哪些人?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然后带着这几个问题自读课文。一开始上课教师就结合课题,提出一连串的问  相似文献   

18.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Scratch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软件,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工具.分析了融入计算思维的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策略,以《动物表演》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融合计算思维的Scratch程序设计实践应用,得出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并有助于让学生爱上编程教学.  相似文献   

19.
重点段,是指体现课文中心的主要部分,是探索主题的钥匙,而且往往反映了文章写法上的特点。怎样教好重点段呢?下面以教学《称象》(六年制第四册第8课)第三、四、五自然段为例。教师从层次结构入手,在文章发展的思想和科学涵义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句子训练应该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在学习句子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位教师教学一册《小小的船》时,是这样进行句子训练的。课文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一个变化了的单句,当中省掉了判断词“象”。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看图学文之后,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弯弯的月儿象()()。”让学生填空。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弯弯的月儿象小船。”这表明学生对课文第一句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在括号里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