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彻底颠覆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组织要素联结关系,但其驱动组织协同管理与创新的内在机理仍然不甚清晰。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出发,对人瑞集团2010—2021年从需求拉动型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到智能匹配型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过程进行了全景展现。结果表明,数字时代的资源编排过程包括业务资源数据化、数据资源场景化、数据资源智能化三个阶段,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影响组织的资源编排过程,继而影响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同时,数字资源编排基础上的数字化转型还重构了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创造机制,包括价值感知机制、价值联结机制和价值共创机制,继而驱动形成“客户—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动者”多主体间协同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史璐璐  江旭 《科研管理》2020,41(6):56-64
自20世纪末“创新链”概念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链研究已经成为创新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创新链研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和突破式创新。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创新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过程性的视角建立了包括创新链构建、运作和结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从创新链阶段设定、参与主体特征、链间协作、运作模式、节点衔接和创新链绩效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了中国式社会关系对创新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链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面向全产业链的“创新链”布局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企业作为极具活力的市场化创新主体,开始向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军。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非连续性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严峻挑战,全新资源协同视角下的“创新链”管理框架亟待提出。研究基于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基础,以“意义导向”(Meaning Orientation, MO)为核心,构建企业“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研究提出,以意义导向为核心构建的企业“创新链”框架,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显著提升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链”管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背景下,资源编排如何创造价值开始成为创业理论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以往研究解析了数字赋能的资源配置构型创造价值的不同方式,然而,对于在不同价值创造逻辑中每个价值共创者资源、需求的异质性、资源编排过程机制及其异质性尚缺乏深入剖析。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4个本土企业的数字平台,探索在不同数字创业情境下如何进行资源编排实现价值创造,构建资源编排过程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可通过集成式资源编排、协作式资源编排、搭桥式资源编排以及赋能式资源编排4种模式实现价值创造,且4种模式在需求—资源识别、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和资源利用等子过程中均存在差异性;不同资源编排模式的选择受创业者创业认知、所识别资源与需求匹配逻辑的影响,且不同资源编排模式呈现出异质性的价值创造逻辑;与集成式、协作式资源编排模式相比,搭桥式和赋能式资源编排模式对企业资源要求相对减弱,更有利于构建数字平台的焦点企业应对资源约束。本文对丰富数字创业和价值创造研究、拓展资源编排理论的应用情境与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创新链视角,从政策过程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该框架从“政策制定—政策组合设计—政策网络与子系统—政策扩散与演进”维度刻画政策过程,从“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知识反馈”维度刻画不同政策主体、客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适应关系,并基于此来分析不同政策过程中各组成成分如何支持全创新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的评估框架。该框架从系统的活动出发识别政策过程系统与企业创新过程系统功能,指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协同具备完备性、协调性、连贯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最后提出评估分析框架对上述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功能进行测度以实现对系统有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适配过程机制分析:多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适配视角出发,通过多案例研究和跨案例分析,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的适配过程企业家主导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感知-评估-决策-实施-惯例化"(P-E-D-I-R)适配过程模型.其次,在对适配过程模型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远和辽宁A物流公司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并验证第三方物流获得适配的过程,阐释企业家主导作用机理.通过多案例研究和跨案例分析表明:企业家在五个阶段适配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的、主导性的决定作用,且企业家的主导作用贯穿于全部适配过程的每个阶段,将各个分立的阶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创新适配过程并在每个适配阶段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适配,调动企业内部资源以适配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敏捷性视角,通过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探讨资源约束情境下,中国跨国企业(CMNEs)如何通过组织敏捷性和资源组合实现朴素式创新。研究发现:资源约束情境下的CMNEs尤其适用朴素式创新,能够带来关注低成本、核心功能和“足够好”性能水平的产品或服务;组织敏捷性是实现朴素式创新的有效途径,自主品牌型企业通过从设计到制造的组织敏捷性实现朴素式创新,而贴牌型企业通过从制造到设计的组织敏捷性实现朴素式创新;CMNEs能够根据组织敏捷性,灵活调整资源组合支持并提升组织敏捷性。研究结论拓展了朴素式创新的相关研究,为CMNEs的成长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网络联结的构建,能使企业从联结关系中获取资源,从而促进战略绩效提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已有研究未能从相关理论角度,挖掘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提升企业战略绩效路径以及内在机理。以资源基础观与组织学习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法,以长城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结构特征、同资源获取方式与组织学习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企业战略绩效的路径与机理”。通过企业网络联结成长阶段和网络联结成熟阶段的对比分析,构建出企业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对企业战略绩效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揭示了网络联结影响企业战略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凸显了资源获取和组织学习与之共演化的中介作用,进而深入了解企业网络联结的异变机理与作用发挥效应,为企业整合网络联结、获取资源优势、加强组织学习、提高企业战略绩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邓渝 《科学学研究》2019,37(4):701-710
通过建构联结组合帮助创业者获取成长所需的知识与资源,已经成为创业企业重要的外部成长路径。但已有研究对创业情境下联结组合如何发挥绩效提升作用仍研究不足,未能对联结组合核心的内在结构以及创业企业在该结构中的地位这一"中观—微观"互动问题做出细致解释。本文整合了社会网络与组织地位理论,从联结主体与联结方式的双重视角解构联结组合结构特征、地位效应及其绩效结果的影响机制。利用多案例研究发现:在先前关系项目中,创业企业会构建包含重复性联结的关系传递式联结组合以创造价值,但由于经纪人主体的利益分割,导致创业企业绩效较低。为了改变居于结构洞边缘的地位劣势,创业企业寻求需求互补项目中跨越结构洞的封闭式联结组合的构建,利用桥接结构洞改善企业地位,带来较高的创业企业绩效。为了完全掌控联结组合,居于联结组合的核心地位,创业企业利用自主开发项目,构建自我中心的结构洞式联结组合以创造价值,借助经纪人优势大幅度提高了企业地位,促进创业企业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以传统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并弥补以往主要从意义建构单一认知层面探讨问题的不足,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与资源编排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核心企业意义建构、资源编排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意义建构及其跨层次传递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先决条件,意义建构的形成和转变是核心企业为匹配适应环境中技术与需求变化的结果;(2)核心企业始于领导层面的跨层次意义建构及其引发的资源编排行为,以及二者的交互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机制;(3)意义建构通过资源编排获得反馈,不断对自身认知进行迭代,最终实现从生态基础搭建到生态共享,进而发展到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得到启示: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管理者认知,同时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引导高管团队、企业及企业间形成统一认知的意义给赋行为,并充分重视资源编排行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何快速协调机会情境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商业模式既定框架以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究机会窗口驱动下主导逻辑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主导逻辑作为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的认知桥梁,因其呈现较强能动性使得组织可以快速捕捉外部机会情境信息进行内部战略响应与更新,是组织将信息内化的重要媒介;(2)动态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主导逻辑指导下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交互产生瞬时行动驱动差异性战略结果生成的过程,其作为沟通管理者认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组件,推动了管理层认知向组织战略执行层行为的跨越;(3)管理者与外界机会情境互动产生的主导逻辑指导企业改变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的协奏模式促使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依次形成“市场适应型-技术引领型-共享开放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拼凑和外部创新搜寻的交互视角,本研究认为企业在技术市场需要通过复合的途径为知识或技术找到最佳的“工作”,即推动企业在内部技术开发和外部技术开发之间寻找均衡点,更好的推进企业的双向开放式创新。通过来自珠三角的176份新兴产业的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外部创新知识搜寻对双选开放式创新,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的影响。(2)企业资源拼凑对双向开放式创新也均起到了正向影响。(3)企业资源拼凑与外部创新知识搜寻的交互作用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赵文  赵会会  吉迎东 《科研管理》2022,43(1):124-133
   序贯地专注于探索与利用式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二者的跃迁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变革如何影响企业失败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基于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探索与利用式创新之间的跃迁对企业失败的影响,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与已有研究结果不同,利用向探索式创新跃迁负向影响企业失败,而探索向利用式创新跃迁对企业失败无显著影响;(2)当社会关系网络低于一定阈值时,负向调节利用向探索式创新跃迁对企业失败的影响;当社会关系网络高于阈值时,利用向探索式创新跃迁对企业失败的影响不显著,社会关系网络的调节效应也不复存在;(3)社会关系网络在探索向利用式创新跃迁与企业失败的关系中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玉梅  王莉 《科研管理》2022,43(3):46-54
   为探索驱动科技企业高质量技术创新的路径,本文基于三维战略观阐释了企业在行业、制度、资源等因素联动影响下的创新战略和研发投入行为,依据组态逻辑建构企业技术创新与其前因要素的研究框架。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对289家中小板科技制造企业的检验表明:(1)行业竞争和技术、政府财税支持和企业研发投入以差异组态方式驱动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2)资源视角的驱动路径包括企业资源主导型、政企资源协同型和政府资源主导型;(3)相比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对技术创新更具激励作用;相比于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价值对技术创新更有吸引力。本文验证了驱动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等效组态路径和多元资源主体,明确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前因要素存在的差异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5.
孙永波  丁沂昕  杜双 《科研管理》2022,43(1):105-113
   创业机会的本质是了解企业家如何运作并形成机会,发现或识别作为创业机会发展的开端尤为重要。资源作为维持企业内部稳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企业必须有效地拼凑资源,以实现资源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冗余资源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探索冗余资源与资源拼凑的倒U型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已沉淀冗余与未沉淀冗余均可有利于企业识别创业机会;随着未沉淀冗余的增加,其对资源拼凑具有正向影响,当超过一定的节点,未沉淀冗余负向影响资源拼凑。本文为企业合理利用冗余资源,培养资源拼凑能力,以识别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作为资源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协奏揭示了管理者通过结构化企业资源、将资源捆绑形成能力以及利用能力为企业创造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首先,梳理了资源主动管理视角下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资源协奏涵盖了资源拼凑和资源编排的主要内容,可以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情境。其次,全方位探析了企业资源在水平、垂直、生命周期的异质情境下资源协奏作用机制的研究发展,厘清了企业资源通过资源协奏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具体机理。最后,总结了资源协奏在异质情境下作用机制的整体关系,并提出了资源协奏作用机制未来研究的方向。对资源协奏的概念和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有助于资源协奏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对促进企业管理者重视资源主动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亮  綦良群  于渤 《科研管理》2019,40(9):211-220
技术集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企业集成创新效果的内生动力,其形成方式与成长过程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理论,从仿生学视角剖析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本质,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的具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结构模型,揭示其成长“黑箱”。研究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是由技术链和管理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信息监测、组织柔性、系统整合和技术学习是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技术集成能力成长的驱动要素。技术集成能力基因通过复制、变异和重组的一系列进化过程,实现要素匹配和功能优化,完成能力的适应性演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旨在为基因结构模型研究由概念性构建向实证识别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8.
陈寒松  田震 《科研管理》2022,43(5):11-22
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生态系统还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选取浪潮集团孵化的数字化企业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究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呈现企业—客户双向互动、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多线联动、企业—广泛社会参与者系统协同的动态演进特征。(2)母体企业逐步发挥强资源扶持、平衡式资源支持和弱资源辅助作用,孵化企业依据发展阶段和所处情境进行资源编排的有效组合,促进服务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公司创业理论,对公司创业活动下的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熊爱华  侯德恩 《科研管理》2022,43(12):89-97
为探索多重条件并发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机会资源一体观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通过对193个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形成依赖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要素的组合;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不同要素的组合形成两类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类型1强调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类型2强调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机会开发适配的资源联动方式存在差异,其中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共享和资源编排匹配良好,而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编排、资源拓展匹配良好。研究结论揭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条等效路径,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