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习语则是语言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一种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英汉习语不仅凝聚着英汉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意语言财富的艺术,而且形象、丰富地反映了各地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级个大方面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文化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一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们世代沿用、筛选、锤炼而成的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上表现为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及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多种文化差异,为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二者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翻译方法,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罗萍 《考试周刊》2011,(54):108-108
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英语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宗教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性体现,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运用对比文化学的原理,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对英汉习语中所蕴含的天道观、人神观和社会观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英汉习语中的积淀和折射,探讨了英汉习语表达法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54):37-38
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涵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之外.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翻译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6.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语言中的精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上表现为因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多种文化差异,为跨文化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中英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的语言成分更具备典型性、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汉荚习语深层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阐释中英两国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方面的差异。同时指出只有了解和掌握两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才能准确、恰当地理解和翻译汉荚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恰倒好处.  相似文献   

8.
动物习语是人类文明和语言进化的标志,是各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积淀。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英汉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内涵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和不对称性。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通过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对比,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析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携带着大量的该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信息,不同语言的习语表现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环境、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翻译者们一直在探索习语翻译的最佳途径,以使译文既能传递原有的信息,又能被读者容易地理解。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差异巨大的语言,给英语习语的翻译带来了困难,而本文将根据实例来探析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谈习语翻译──学习《红楼梦》习语英译札记区少绵在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民族都拥有非常丰富、色彩斑烂的习语。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习俗,还有思维方法、感情表达...  相似文献   

11.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诗学范畴。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文化存在着种种共性,在诗歌意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诗学意象理论也存在相异之处,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12.
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与欧洲交响乐两者的共生的历史背景、整体结构规则、乐队演奏三个方面阐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表现内容、形成历史、标题性、调式、音律、节奏、节拍特征、表演形式、乐队编制(器乐演奏)等方面阐明两者的区别。阐明木卡姆与交响乐都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体系中形成的具有不同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的宝贵艺术。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多种修辞手法,由于人类有共同的认知模式和审美原则,英汉语中的修辞格表现出很多的相似性,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语言本身的发展不同,同一种辞格在英汉语中也有很多差异。对英汉语中几种常见的音韵修辞格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能了解,提高英汉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的人的形象刻画具有定型化的模式的特点,但作在使人物性格“定型”并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时,人物个性的发展空间仍充满张力,仍为读深深喜爱。其获得永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内在叙事层面有所变化,人物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反讽性、模糊性及价值观的错位等,在主体叙述的深层次上显示出对“定型化”模式的解构。同时,与作“经典”式地运用对比、虚笔、细节、道具等诸多叙事手法,使定型了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和审美效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六种颜色词的英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文化都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不同的语言也是如此。这篇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重点讨论了这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在颜色词的应用上,英语与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因此人们对于颜色词的使用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人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从而在文化交流中得心应手,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乃至不同的民族,对于不同的数字均赋予了不同的联想意义,使普通的数字具有超越语言的灵性,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英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喻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中英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对比分析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英民族的文化心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存在着同一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同一性即文化共性,差异性即文化个性。具有地域性或世界性的文化共性总是通过民族性的文化个性反映出来的。本文拟从归化的角度,谈如何在译入语中转换原语形象,再现民族文化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丁明  郑瑶瑶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4):61-66,79
长期以来,汉字简化方法一直是繁简字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但目前仍存在名称各异、层次混乱、界限不严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繁简字的研究,对字书字料库字段的设置以及繁简关系属性的标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章在遵循分类依据及分类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字书字料库的汉字简化方法分类体系,以弥补简化方法理论的不足,并为字书字料库的建设及繁简字的标注等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交际的最重要的手段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 ,是文化的传播工具 .语言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间存在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必然会影响语言的教与学 ,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 ,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林” .只有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 ,才能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对云南西双版纳州156名哈尼族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学生性格因素的发展遵循由低到高的发展,个别因素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