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偏爱副刊     
我之所谓副刊也者,是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副刊议论不少.有论者著文,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的式微,报纸的副刊也衰落了,此乃新闻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2.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均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以更宽的范围、更多的容量,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办报体会,就报纸副刊的定位和运作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如今,报纸的受众广泛,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工人农民,很多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党报的文学副刊,对正刊是一种补充和延伸,肩负着沟通情感、联络读者、丰富生活,提高党报亲和力的责任,文学副刊办得如何,对一张报纸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办好文学副刊,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崔伟 《新闻爱好者》2012,(22):66-67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 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周俊芳 《编辑之友》2013,(7):52-53,63
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和培养固定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改变副刊定位,其次是版面设定不能为文学而文学,第三是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第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同时,要努力挖掘"草根文学",使其成为副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报纸文学副刊萎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报纸索性将副刊一刀砍掉.副刊的留与不留,最终取决于报业管理者的办报理念,但笔者以为,保留副刊对提高报纸的影响力,还是有其特殊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侯力明 《传媒观察》2004,(12):44-45
报纸文学副刊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和九十年代前半期平稳发展后,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显现出萎缩的迹象,一方面,报纸文学副刊整体版面数量大幅减少,有些地方缩减了版面,更有甚者,取消了文学副刊;另一方面,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和投稿量也明显下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报纸文学副刊的“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文学副刊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诱人、最有风味的大菜。与正刊相比,文学副刊更具可欣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12.
一、报纸副刊不应成为小众文化 在大众传播媒体日益强调新闻性、信息性、休闲性的今天,曾经占有报纸一定版面的副刊正逐渐丧失文学品性。报纸副刊分为文学副刊、亚文学副刊和非文学副刊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报纸文学副刊不“副”,更不是“负刊”,而是为报纸增光添彩的“富刊”,既是报纸的特色和品位体现,也是政治家办报的责任和义务。办好副刊不仅有助于报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管主办者应以有效举措办好副刊,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职责。在互联网时代副刊也要与时俱进,在与正刊形成刚柔相济、呼应烘托效果的同时,吸引读者、团结作者,既要做好大众文学园地,又要积极创新,争取用更新更好的样式繁荣文学事业、做优做强报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纸副刊在最近十多年数次改扩版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式微衰落,版面数量锐减和其在报业发展中的地位削弱,已经到了亟需遏制拯救的地步。究其因,既有经济高压下报社短视逐利原因,也有新媒体冲击应对不当的错误。本文探讨了在大时代精神的旗帜下,报纸副刊自赎自救自强的突围突破路径,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同时唤起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再造副刊振兴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文学副刊,以其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及娱乐性,广受读者喜爱。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常读报纸副刊的优秀作品,能让人更加热爱生活。但一些文学副刊的业余作者,对其应有的特色缺乏了解。常常把稿子写成了表扬稿或事迹材料。这使得很有意思或很感人的一件事,变得清汤寡水,索然无味。报纸文学副刊上所发表的作品,既不同于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稿件。它是另一种言说方式。有另一套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张报纸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份副刊则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在信息多元、阅读快餐化的情形下,报纸副刊如何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留住读者,笔者在编辑工作中,苦苦思索着"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读者"这个问题,通过学习、借鉴、思考后,于是,行动起来,在新闻"立报"的身后,探寻副刊"留客"的路径。新闻性——充满时代声音副刊,是相对于报纸"正刊"而言,它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好的引人入胜的副刊是对以新闻为主的报纸的重要补充,同样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副刊不能因为是文学副刊,就忽视它的新闻性,社会生活千变万化,报纸不能也不应该远离生活,文学离不开生活,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纸文学副刊自20世纪初叶盛起,走过风雨百年.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摇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贡献巨大.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下社会文化转型、报业新闻改革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堀起,文学副刊逐渐呈现萎缩退化之势.至新世纪初,全国报纸更出现“减副热潮”,一边是娱乐、消闲、家居、汽车、旅游合炖的“周末版”占领了高格调的文学阵地,一边是文学副刊招牌依旧,“园子”不再是原来的“园子”,变为消遣性、低级无聊、喁喁私语的“聊天室”.文学副刊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风光似乎一去不返.面对文学副刊在“减挤砍”下所处的尴尬局面,台湾作家龙应台发出了“副刊没落了”的叹息,一些文化人甚至喊出了“保卫副刊”的口号.唱“挽歌哀调”者认为,文学副刊的衰落是商业时代快节奏下的必然.拥有百年辉煌史的文学副刊,重创之下,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消亡吗?  相似文献   

18.
副刊的魅力     
黄啸 《新闻知识》2000,(10):18-20
十几年前,我是中学生,是副刊的读者。我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北京日报“广场”副刊上的锦绣文章剪下来,剪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0年,我的读者把我编的版面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跟我说他们的感动和收获,我觉得自己和副刊更加有了一种亲合的关系,再看报纸的副刊,就有了职业的探寻和比较的眼光了。辉煌与没落《光明日报》今年4月17日有一篇题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的文章指出;全国各地不少报纸(包括一些大报和文学专业类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今年都做了大幅度调整,有的…  相似文献   

19.
黄荆 《新闻前哨》2003,(7):72-72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版面。自报纸诞生以来,副刊就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形式、活泼的表现手法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为报纸一块能留住读者的园地。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副刊有式微之虞,很多报纸的副刊版面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索性将副刊砍掉。从办报的规律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来看,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修改与调整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节奏,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各种政治的与非政治的综合信息,并以此成为成熟报纸的坚实一翼,与新闻报道共同拓展着报纸的发行市场和读者群。对于文坛而言,文学副刊为文学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血液:一方面在不断培育着新的作家,同时又使成熟的作家拥有了一片张扬自己思想与声音的阵地;另一方面,依附报纸巨大的发行量与涵盖面,文学副刊为文学构建出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使文学与市场,作家与读者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散文创作高潮。这两次高潮的出现,除了出版快速发展的因素之外,都与报纸的文学副刊有着直接的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