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教师语言     
教师语言是教师的行业用语,它既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行为而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语言修养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具有示范性与楷模性、适应性与针对性、准确性与鲜明性、逻辑性与哲理性及量力性与启发性等特征;从语言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结合运用、独白语言和会话语言的结合运用、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的结合运用;从教师语言心理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则具有自信意识、吸引意识、反馈意识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英汉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象与抽象、整体与个体、综合与分析、本体与客体、顺向与逆向等不同的思维模式,表现在语言上,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语言的特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人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因其本身的职业特点,教学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动作语言和口哨语言等形式,并具有规范性与准确性、启发性与鼓励性、简洁性与针对性等特性.本论述了体育教师如何深入了解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并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灵活运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幼儿家庭语言教育要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心理活动中所发生的任何重大质变,都不同程度地与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而家庭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环境。本文从目前我国幼儿家庭语言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与非科学化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家庭语言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并根据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幼儿家庭语言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变异语言体现人文精神,它是合目的性的特殊言语形式。规范语言体现科学精神,它是合规律性的普通言语形式。变异语言的人文精神与规范语言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互渗,统一构建了语言的自然形态。变异语言与规范语言的矛盾统一性具体表现为:艺术性与科学性、感性与理性、临时性与稳定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反映了两种言语形式存在的现实性和丰富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反映了语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分类主题一体化情报语言,是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的对应转换形成的新语言,它将主题语言直观性的优势引入分类语言,便于用户利用,便于计算机自动分类。分面组配研究,是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相互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在分面分类法结构中编制的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才能真正解决新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容纳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并建立社会语言学以来,在社会语言以语言问题,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应用与语言规范,语言接触与语言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变异,领域语言,濒危语言,双语双方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文教学“语言是基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学是情感交流的媒介”这个特点,语文教学必须注意语言的应用和学习,通过教师课堂板书的严谨、规范和准确与学生语言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诵读的音准、断句、流利与学生普通话语言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赏析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与学生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应用、示范与学生口头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教学双方的互动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变异语言体现人文精神,它是合目的性的特殊言语形式。规范语言体现科学精神,它是合规律性的普通言语形式。变异语言的人文精神与规范语言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互渗,统一构建了语言的自然形态。变异语言与规范语言的矛盾统一性具体表现为:艺术性与科学性、感性与理性、临时性与稳定性、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反映了两种言语形式存在的现实性和丰富笥、必要性和必然性,反映了语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结构语言学,文化、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朱风云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学习语言,首先就是学习词汇和语法,学习与之相应的语音和语义。结构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它把语言当作一种工具进行剖析,从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层层人手,对我们认识语言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观即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语言观与化观有密切关系,对语言影响较大的有基督教化、儒家化、佛教化。尽管印欧系语言采用拼音字,加上语法复杂的形态变化本不具备寻求共性的客观条件,但由于基督教化的一元倾向,凡是起源于基督教化围内的语言理论一般都倾向于寻求单一本源的解释倾向。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等众多语言理论都具备一元化倾向。佛教化由于自身的内省和所依存语言与基督教化同属形态丰富的语言,因此在语言观上与基督教化圈基本一致。在儒家化圈内则与崇尚实用、注重道关系的儒家化相适应,中国传统语言学则以字、语义、语音和作法为重心,体现为多元语言观。  相似文献   

12.
分面分析理论对现代情报检索语言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面分析理论对现代情报检索语言的深刻影响张帆关键词分面分析理论,情报检索语言情报检索语言也叫做情报语言、标引语言或检索语言,它是人们揭示、贮存、组织与检索文献信息的手段与工具,是联系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流与求学者需要的桥梁与纽带。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李满本文所谓文学语言指的是构成文学作品的语言,所谓科学语言指的是构成科学著作的语言。一、文学语言的内向性与科学语言的外向性就语言的指向而言,科学语言是一种外向性的语言,是一种用以表现客观事物之性质、状态及特征的语言。而文学语...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天津教育》2005,(10):48-49
目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如Gass、Ellis、Skehen等。他们都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复杂的认知过程,并明确地指出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习得过程的要素。但是,如果考察一下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英语教学,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对“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究竟在什么条件下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有效的?何种语言输入与输出能促进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就无法真正创设外语教学中“语言习得”的环境。因此,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相关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张奎文 《天津教育》2023,(10):20-21
<正>语文与生命同时降生,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即是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呐喊;语文学习与每个人终生相伴,第一声呐喊,便开始了学习语言、运用语文的生涯。什么是“语文”?语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明、语言艺术、语言科学和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语或口语的语言作品形成过程的总和;语文亦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高级思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语言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传统教学语言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在类型、表现形式及运用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讲述性语言趋干简化,阐释性语言日益强化,有声教学语言与无声教学语言多样化,对话性语言成为教学语言的核心。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语言变化的同时也呈现许多新的问题。教师在适应教学语言变化的同时,要注意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师生思维互动;强化过渡性语言的运用,保持教学进程的流畅;冲破技术障碍,防止师生对话性语言的缺失与教师体态语言的弱化。  相似文献   

17.
陆瑶 《电大理工》2006,(2):9-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本文就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从日常用语、谚语和习语、颜色、亲友称谓、比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爱梅 《青海教育》2009,(11):28-29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及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与条件,增强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以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焦虑来自于教师、学生,也来自于非语言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话语冲突和失误的语言挫折、学生自我效能感匮乏的语言无助、伴随心理安全丧失的语言终止。语言焦虑产生于语言信息的动态流之中,策略失当与情绪激发是目标性成因,非语言行为的诱发是情境性成因,学生求助心理的转化是心理性成因。减少语言焦虑需要提升教师的语言策略水平与应对语言挫折的能力;降低师生语言输出压力,以多模态话语环境构建来促进课堂合作性学习的语言共建;增进课堂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仁德情感,维护学生的心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艺术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它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思想政治课中的说服力、感召力.靠教师的语言艺术、语言魅力来体理。下面就政治教师口头语言特色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