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介绍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转化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使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有了具体的依托.不难看出,教材单独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系列单元,旨在突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形成策略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过来推想策略的意义和适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都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转化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使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有了具体的依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就这一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学习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孙敏老师和蒋欣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感悟"画图"策略的教材意图。现就两篇课例导入、新授和练习的设计特色作简要评析,不当之处敬请设计、评析者及同行批评指正。一、导入: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孙老师的新课导入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三组  相似文献   

7.
画图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来分析、解决问题,搜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95):70-7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标准中特别注重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画图"的策略,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它以线段图或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表达了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数学建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微问题解决的"可视化"与"深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材(2011版)中对于问题解决除了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更追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之一,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特征。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思维,而"表象"就是"问题情境"与"数学模型"之间的一座桥梁。下面笔者通过分析画图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三点看法。一、读图、画图——让题意理解更清晰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91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第1~2题。(本单元第2课时)【教材简介】画图和列表都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前几册教材里已多次教学,本教材用"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来启发、鼓励学生选择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里只要稍加启发,学生就能够想到。教材把替换留给学生进行,没有要求学生列式计算。这里有两个原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9~91页,例1。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替换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并在运用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为解决课本例1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而解决例1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把"大杯"替换成"小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实现将复杂问题转换成简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以解题策略为主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一般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所以此板块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非常有价值。一、灵活地使用教材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要注意学生已有的使用策略解题的经验,对教材做出相应的处理,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列表解决问题部分有这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陈雪玲 《广西教育》2010,(16):62-63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倒推"(还原、逆推、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教材简析: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以"用方程解决问题——行程问题"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一类追及问题的教学实践及思考,旨在交流提高.1.教学简析教材中采用了问题方式呈现例题,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你能画图或列表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独立列表整理,也为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接下来教材引导学生根据画图或列表整理的结果,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方程模型解  相似文献   

17.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节内容,教材借助三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的编写程序是:例题重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学会借助画图或列表进行推理分析,从而调整数量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策略的选择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问题解决策略:画图、列表、枚举、假设、转化以及估算等,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用画图、列表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会策略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策略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65 ̄67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抢30”。(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策略在游戏中的作用,感受“策略”的含义,导入“策略”这样一个关键词。)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