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8,(1):24-25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抽取了我国30名短跑运动员做调查,并结合平时训练的感触和翻看资料得出很多结论,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要均衡发展,不但要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还要发展核心力量,而且力量训练的负荷也要有限制,科学的超负荷训练使不同的运动员爆发出最大化的成果来,专项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然而力量训练后引起身体的疲劳,更需要运动员训练完后安排放松练习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2.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期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索短跑专项力量阶段性训练方法,主要通过实验法,对15名男子高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力量分期训练研究。实验表明,经过力量分期训练的短跑运动员在专项力量指标上较非分期组运动员提高幅度明显。结论:在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准备期应该着重发展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竞赛前期重点发展爆发力和快速力量耐力,竞赛期应注重专项力量训练与专项速度及专项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高,是进行短跑训练的最佳时期。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打好身体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掌握完善的短跑技术,并取得良好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是一项基本训练,对巩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低龄时期大量的有氧耐力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深入进行专项训练,促使专项成绩的提高,只有在无氧耐力的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原有的基础转移到专项运动水平上来。笔者在少年中长跑训练中采用超长距离训练和"间歇(变速)跑"训练法相结合等手段,使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1、训练方法: 1.1 训练方法的选择: 中长跑训练方法以发展代谢为主的主要有:间歇(变速)跑和间歇短跑。由于间歇短跑要求运动  相似文献   

5.
1、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提高短跑少年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关键素质。以最佳途径最优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发展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爆发力,是持续提高短跑成绩的基本保证。现代短跑技术要求在重视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同时,应尽量结合技术特点、动作用力特点、向专项的转移等因素。在短跑力量训练经常所选择的高翻和下蹲动作练习中,从事少年短跑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在注意克服这些手段的弊端,发挥它对短跑专项的长处,  相似文献   

6.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国外对这个问题有许多争论和看法。因为在专项训练中,计划的安排、方法的采用是否科学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专项技术和成绩水平,更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将来的专项成绩能否达到高水平。那么,如何针对少年运动员的特点,结合专项的需要,合理地、科学地进行专项训练,就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首先即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和运动  相似文献   

7.
王博 《新体育》2023,(20):106-108
功能性训练目前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被频繁运用,是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身体功能最为直接的训练手段之一,将其与运动专项进行结合。功能性专项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与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功能性专项训练对短跑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初中短跑运动员为主要实验对象,设计不同训练组别对其功能性专项训练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功能性专项训练运动员的田径类,爆发力运动表现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影响短跑成绩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速度和力量,同时短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却是一个难点:时间短、动作单一、机械重复,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训练问题上不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盲目地加大运动量,忽视劳逸结合,机械地搬用成年人的训练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在速度和力量方面探讨提高短跑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对广州市伟伦体校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与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制定专门的训练方法,全面发展身体力量,结果表明,有效地运用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合理地发展,对短跑运动员提高短跑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旨专项力量对短跑成绩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少儿短跑运动员训练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儿少短跑运动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儿少运动员生理、机能特点,采取有效训练手段,使他们逐步掌握短跑基本技术;二是在训练过程中,要在分析基本技术动作要点的同时,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专项运动素质,这便于儿少运动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不断地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郭煜 《中华武术》2021,(1):41-41,44
在短跑训练中追求的是速度更快,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短跑训练过程中要保持高速度、高节奏以及掌握好的技巧。但是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更多地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发展学生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及灵活性,却忽视了对学生放松技术和训练方法的培养。放松技术在学生进行短跑训练中能够起到保持其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对大专学生在短跑训练中放松技术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清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37-438
在短跑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在安全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使在跑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获得加速度,从而提高短跑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引 《体育世界》2009,(9):60-61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高校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和专项理论的联系日益紧密。短跑训练的关键技术是伸髋动作、腿的支撑着地技术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本文对现代短跑“伸髋与鞭打扒地”技术特征及应用意义进行讨论,为高校田径运动员更为科学地进行短跑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综合训练的结果。力量素质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实践证明,教练员正确认识短跑技术特征,合理设计和选择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是提高短跑运动员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短跑是体能类竞速周期性项目,它包含了速度、力量、技术等主要因素,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在速度、力量和技术等因素之间,速度是核心,力量是基础,技术是载体,力量要满足速度的要求。所以,如果一个短跑运动员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不可能获得好的运动成绩的。因此,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何更好地选择力量训练方法,使之与短跑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更好地匹配,达到最优化的训练效果,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现代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属于周期性的速度力量型项目,最大力量本身与运动项目并不直接相关,而专项力量水平才是决定专项成绩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并分析了近些年关于短跑专项力量的文章,并掌握和借鉴了其中一些文章的观点撰写此文,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短跑训练出点微薄之力,以期待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运动员途中跑的协调放松技术是影响短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协调放松跑入手,对短跑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协调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提出几种提高协调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主要应重视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及采用与短跑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进行训练,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训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比赛中,短跑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其受人们关注的程度也非常高。因此,短跑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放松训练方法对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十分有效。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放松训练的基本价值,如提升肌肉协调性、规范短跑技术动作等,然后进行训练方法的研究,从辅助跑训练、混合式跑步训练等出发,设计训练方案,满足不同运动员个性化需求,提升训练效果,减轻运动员的负担,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较高,是进行短跑训练的好时期。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打好身体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掌握完善的短跑技术,并取得良好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较高,是进行短跑训练的好时期。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打好身体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掌握完善的短跑技术,并取得良好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一、过分强调爆发力训练,忽视了短跑的专门性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短跑的基础,而专项力量能力的提高,应作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来抓。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专项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