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佛教大藏经收集广博,它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领域的包罗宏富的古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佛教发轫于南亚次大陆,佛教典籍曾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而在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多最为完整的,要数汉文大藏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大丛书在不到一千年的时间里,曾被反复雕印,多次出版。每一部大藏的卷帙都在5000卷  相似文献   

2.
<卍续藏经>是近代日本编纂的一部汉文佛教大藏经,主要收录在中国久已失传的中国佛教著作.它的编纂得到清末著名佛学家杨文会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文献编纂领域开中外交流合作之先声.  相似文献   

3.
佛教大藏经的形成过程可概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印度佛典的四次结集;二是六朝时期中土译经形成丛书,三是佛教大藏经在隋唐臻于完善。佛教大藏经形成的文献学意义在于其建立了专门文献的内在体系,便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丛书,便于建藏;有助于佛典的流传。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汉文大藏经在佛教典籍中的地位及其学术研究价值,分析了汉文大藏经的版本源流和类别,探讨了常用汉文大藏经编目方法的特色、不足之处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有关西夏时期以及夏灭入元以后用西夏文字雕印的佛教大藏经,中外学者已经多有论述,如罗振玉、王国维、聂斯克和石滨纯太郎、王静如、常监大定、罗福苌、小川贯式、西田龙雄、野村博(松泽博)、史金波等。然而,关于西夏时期的汉文刻本佛教大藏经,限于资料,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西夏在有国的一百九十年当中,佛教随其国力的强盛而发展,又随它的衰落而变化。从它的统治者到平民百姓,佛教在西夏各个阶层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西夏的统治者还特别重视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6.
面对历代备受尊崇却又束之高阁的佛教大藏经,明末高僧智旭潜心阅读二十余年,并在分类、编排、解题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编成独具特色的解题目录《阅藏知津》,在佛教界和目录学界瀛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7.
以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作为研究视角,从佛典目录的分类、勘同和辨伪三方面论述它在佛教目录学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吕澂编写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重点从佛典目录的分类、勘同和辨伪三方面论述它在中国佛教目录学上取得的新成就,进而推动我国佛教目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视听资料管理模式——以东莞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康通 《贵图学刊》2009,(2):20-21,33
本文着眼于吕澂编写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1],重点从佛典目录的分类、勘同和辨伪三方面论述它在中国佛教目录学上取得的新成就,进而推动我国佛教目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藏文、蒙文《大藏经》是一部佛教巨著,它由《甘珠尔经》(佛语部·一○八册)和《丹珠尔经》(论部·二二五册)两大部分组成。有清一代,佛教由于得到清代皇帝的扶持和尊崇,发展很快。当时佛教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出版业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奋斗,先后陆续刻版印刷了藏、蒙古、满、汉等文种的《大藏经》和其它佛教著作。其中以  相似文献   

11.
藏文大藏经     
据《简明大百科全书》介绍,大藏经为佛教典籍丛书,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包括经、律、论三藏。经为释迦牟尼及少数佛教徒阿罗汉或菩萨的说教;律为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仪轨规则;论为对佛教教理的阐发。大藏经的编纂始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热心市民季汉翠女士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全套新版《乾隆大藏经》,共168册。《乾隆大藏经》原版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成为中国历代最权威的皇家宫廷版藏经,现为我国官刻藏经的最后一部,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大藏经版,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总计7168卷,是研究佛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和翻译工作的重要文献资料。新版《乾隆大藏经》采用两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参照<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新编〈道藏〉分类目录>,对<中图法>佛教道教类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对其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同时设计出新类表.  相似文献   

14.
精装16开定价2400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本书从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所藏部分古籍丛书中选编佛教文献七十余种,内容涉及佛教经、律、论及注疏、指南、研究著述等等,多为《大藏经》所未收者。今我社将散存在丛书中的藏外佛教文献结集出版,无疑将极大地丰富当前的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 1年9月,热心市民季汉翠女士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全套新版《乾隆大藏经》,共168册。《乾隆大藏经》原版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中国历代最权威的皇家宫廷版藏经,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11,(6):47-47
■5月17日至18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22家出版社就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大辞海等30个项目的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的百衲本大藏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衲本大藏经是中国近代十余家刻经处联合刊刻的一部天藏经.它的续藏部分没有刻完,正藏也未完成结集,主要以单行本流传,却对近代佛教和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简述了近代各刻经处的设立和百衲本大藏经的结集情况,着重论述了这部大藏经的文献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赵城金藏》修复工作始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赵城金藏的入藏 <赵城金藏>是金代佛教信女崔法珍为了表达对佛祖信仰的虔诚,通过断臂募捐的方式,集资刻印的一部"大藏经".这部藏经从金皇统八年(1148)开始刻印,到金大定十三年(1173)方全部刻印完毕,前后共用了25年.藏经印制完成以后,收藏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该藏经因成于金代,藏于赵城,故得名"赵城金藏",又名"赵城藏".  相似文献   

19.
《道藏》是道教的经籍汇编起来的一部大型丛书,类似于佛教的《大藏经》。文章主要介绍了汇编《道藏》的分类方法一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及其产生的历史由来,分析了这种分类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传世精品,日前,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22家出版社就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大辞海等3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作了全面介绍。与会同志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