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教师的设问、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纠正了学生的一些思维错误和猜想,不断地启发学生,改变了以往老师举例分析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状况。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控的机会,不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开放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措施,试行了萜类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转变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技能素质和科研能力,自身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是知识的存储器,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课堂上教师常常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框住学生的活跃思维,要求过严、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的创新潜能。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知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这对学生来说,只凭书本上的实验是不够的。学生分组实验虽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而课外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简单易做的实验,这样既加深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机会,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情感。  相似文献   

5.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师生之间就像兄弟姐妹,老师似乎没有威慑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和老师亲近,学生的心理话就不会和老师说,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去探究知识,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主择班教学分组是根据学生兴趣,个体差异和能力进行设计的,通过对其调查研究,揭示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它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的意义,其次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注重提问,促使学生倾听和深思;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倾听和深思;巧妙引导,促使学生倾听和深思;情景构建,促进学生倾听和深思这几个策略,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子技术实验课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改进和优化了电子技术实验的考核制度,制定了评分标准,从而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促进了学生上电子技术实验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教育市场中,学生无疑是竞争的焦点,抓住学生工作也就抓住了学校工作的全局,抓好了学生工作也就激活了整个学校组织,赢得了学生也就赢得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学校工作应调整思路,革除对其发展造成障碍的旧有观念和习惯,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校文化。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校文化的内涵1.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要求重新认识职校生认识学生的消费者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事实上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消费者(顾客),教师和管理人员是供应者,学校工作人员通过提供教学和服务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过去在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表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确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弘扬。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新构建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部分体育教师却片面地理解为“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学生的快乐为中心”,导致了极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为了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的政治,叶想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贯彻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的办学宗旨,通过创办学生电视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积极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社交、组织、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为教育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换位教学谈     
1.观念换位 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事实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固有内因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把学生带入娱乐活动几方面入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使学生达到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重结论,轻过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效果很不好。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到学习中,我认为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是关键和核心。从调整教学关系、改革课堂结构入手,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认知差异;不仅保证了教学从每个学生的起点开始,建立了有效的教学反馈系统,而且实现了每个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发展了师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区域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向学生灌输了一大堆生硬的系统功能和命令,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很快地将理论转为实践技能,从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体育课实施分组教学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上来讲。学生在课堂对老师有意无意的有一种依赖心理,老师也乐意学生跟着自己转。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浓,课堂上萎靡不振,也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03.1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我坚持在所带的班级里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购买和订阅各种图书和报纸杂志,每个学期,我还要为学生剪贴数十本剪报,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书报可读。这样,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教育,而且扩大了视野,培养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六种阅读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引导学生在讨论性阅读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