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八种省办综合性农业学报的基本情况、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例、引文率和出版时滞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结果说明省办综合性农业学报的学术水平不一定低于同类农业高校学报,该类期刊在其所在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高校学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学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学报应树立开放意识,增强主动服务的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学报质量,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和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3.
《青海大学学报》2004~2006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大学学报》2004—2006年论文发表时滞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年间论文平均发表时滞为191天(约6.3个月),其中年均最短为160天(2006年),最长为217天(2005年),2006年较2004年和2005年分别缩短37天和57天;栏目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最短151天(约5个月),最长252天(约8.4个月),《学报》重点栏目工科和农科论文发表时滞的时效优势不明显.对此,从思想重视、推进期刊网络化出版、加强审稿工作和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文发表时滞是影响科技学术期刊情报速发性的重要因素,而创办快报类期刊、学术期刊设快报类栏目,是缩短时滞、提高速发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内蒙古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时滞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开设快报类栏目并向快报类期刊过渡的设想,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稿源少、优质稿件少、发行量小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的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国内一流,还是明确学报定位,把学报办出特色,形成个性,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办刊人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高等医学院校学报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出版质量现状作了分析,认为其学术水平从总体上不能代表学校的水平;编辑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编辑负荷过重,编辑人员流失严重,其编排标准化、规范化尚可,但其出版周期及论文发表时滞相对较长;发行量少,印刷质量低;经费紧张。提出了改变现有医学高校学报编辑出版模式,改多科性为单科性,打破高校界限,走集约化、联合办刊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学报学术质量的内外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并分析了影响大学学报学术质量的原因,认为原始稿件学术水平和编辑水平、出版水平是其内因,其中原始稿件学术水平最为重要是第一内因;作者个人的功利心、高校的相关政策导向等因素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其外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必须努力提高编辑素质,加强出版过程监督,并让校方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办刊,同时注意提升大学学报在国内的期刊排序和加强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从作者结构变化谈高校学报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校学报的稿源在新一轮高校体制改革的触动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作者结构变化明显。由统计数据表明,高校学报作为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窗口的作用近年来被弱化了,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优质稿源流失严重。为此,提出高校学报要借助改革,谋求新的发展,办出特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彦庆 《现代情报》2003,23(8):9-12
对25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与1998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包括成文量、基金论文量、信息量、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时滞等.以探讨学报的的现状及总体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类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对7种建筑工程类高校学报2003~2007年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各刊文章的发表时滞,希望通过对各刊的动态评估及计量学数据的比较分析,能客观、真实和可靠地评估期刊的学术地位.结果显示,期刊的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偏低,个别期刊论文发表时滞较长.同时显示,5年来各刊的论文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编辑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时代高校学报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提出了高校学报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以及全面提高编辑的综合业务素质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出版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学报传统的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最有效地服务于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电子期刊的问世和普及也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OA出版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学报应积极参与0A出版,使OA出版模式与传统出版模式优势互补、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学报》载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秀珍 《现代情报》2004,24(11):60-63
对《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002)论文主题、地域、系统分布、作者群及论文受科研基金资助、出版时滞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高校学报编辑学研究20年回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84年福建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后,编辑学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到2004年底,福建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员共发表编辑学论文475篇,出版编辑学著作1部。从3次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评比情况及在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例来看,论文质量相对较高。青年会员发表的编辑学论文数量占了相当的比例,质量也较高。在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青年会员占了52.00%。但也存在承担的编辑学研究项目少,出版编辑学著作少,编辑学理论及编辑史方面的研究较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也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报》1990~1995年载文和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统计分析了1990~1995年《化学学报》的载文量、发文时滞、作者发文量、合著率以及单位、地区及学科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引文量、刊自引率以及引文类型、语种、期刊,文献半衰期、衰减系数、年限和学科分布。  相似文献   

16.
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及其与提高刊稿质量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发表时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稿件处理周期,要缩短发表时滞,必先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文章将稿件处理周期划分为前、中、后三期,结合在《西北农业学报》的编辑实践,对各期中如何缩短稿件处理时间的同时严格控制稿件质量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并简析了缩短稿件处理周期与提高刊稿质量的关系,为编辑工作及期刊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2001-2002年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几次评比结果,及学报三项学术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从一系列统计数据中看出,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涌现出了几种精品和名牌期刊,这将促使一些高校学报寻找差距,与时俱进,力争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部分高校学报不能立足于一流学术期刊之列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学报要想成为一流学术期刊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办刊宗旨的误区,行政干预的误区,审稿误区,组稿误区,学科栏目设置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陈新石  高健  徐弘道  王德 《学会》2006,(6):60-61
科技期刊论的出版时滞对于科技期刊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术论的出版周期过长,其发表论的学术价值就会降低。我国目前科技期刊论出版的时滞如何?其对科技期刊的总体质量影响如何?怎样缩短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论发表的时滞?为此,作选定国内10种医学科技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杨秀梅  叶协杰 《现代情报》2004,24(4):140-141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报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出版手段,加快传递信息,重视强势知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传播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