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坡空匆 1)1917‘年1月和2月,以(_》杂志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当议)和陈独秀的《—)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_的开端。 2)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普迅接连发表了《_》、《—)、(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3)在20年代,随着_和_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4)2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小说方面,以_的成就最高,此外,冰心的问题小说,_、郭沫若的抒情小说,王统照和王普彦的乡土小说,以及_的以描写灰色人生为特…  相似文献   

2.
1 填空题 1)1917年1月和2月,以(___)杂志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___》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___的开端。 2)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接连发表了《___》、《___》、《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3)在20年代,随着___和___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4)2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小说方面.以___的成就最高,此外.冰心的问题小说,___、郭沫若的抒情小说,王统照和王鲁彦的乡土小说,以及___的以描写灰色人生为特征的教育小说,无论是冷静的现实描写.还是强烈的自我情感的抒发,都显示出新文学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1填空题 1)1917年1月和2月,以《_》杂志发表_的《文学改良刍议》和_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_文学的开端。 2)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接连发表了《_》、《_》、《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3)20年代,随着_和_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4)20年代的文学刨作,在小说方面,以_的成就最高,此外,冰心的问题小说,_、郭沫若的抒情小说,王统照和王鲁彦的乡土小说,以及_的以描写灰色人生为特征的教育小说,无论是冷静的现实描写,还是强烈的自我情感的抒发,都显示出新文学的蓬勃生机。 5)2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方面,以《凤凰涅槃》为代表的郭沫若的《_》,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以胡适《_》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6)在郭沫若的《_》之后,不但有湖畔诗人的爱情诗、蒋光慈的政治抒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的叙事性抒情诗、李金发的象征诗派,更有以新月社_、徐志摩为代表的_诗。这不仅使现代诗歌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且也使其艺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萃     
劳凯声在《教育研究》2 0 0 4年第4期上发表《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 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一文,指出教育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的和多元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课题。一、源于不确定性的苦恼 2 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中国教育学术界曾经进行过一场有关元教育学的理论讨论,可以将其看成是为教育学的确定性所作的最新一次努力。然而教育学在追求这种所谓的确定性的过程中,始终不能避免一个两难的问题,即一方面它要如…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用小说、散文所营造的“湘西世界”,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沈从文1931—1933在青岛两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他文学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青岛,他进入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了从文学起步阶段向鼎盛时期的转变,创作、构思了他的代表作《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且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文学评论》1 985年发表《论“2 0世纪中国文学”》后 ,围绕这个话题 ,学术界发表了许多意见 ,有赞成的 ,有反对的 ,也有主张“另写文学史”的。但是 ,赞成者居多。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又联合在 1 988年出版《“2 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我看来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 ,填平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人为鸿沟 ,赋予 2 0世纪中国文学以整体感悟的可能。从深处讲 ,它瓦解了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学史阐释体系 ,使文学史界不再按照革命史的话语模式来编撰文学史。在政治标准下似…  相似文献   

7.
李平 《当代电大》2004,(7):35-37
说明 :本试卷总分为 10 0分 ,占考核总成绩的 80 % ,其余2 0 %为两次平时作业的得分。1 填空题 (每空 1分 ,共 2 0分 )要求 :书写规范 ,不得有错别字。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 ,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2 )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 ,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 (何直 )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3) 195 3年 ,青年作家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4 )在 5 0 - 6 0年代 ,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5 )《林海雪…  相似文献   

8.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由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国文学研究》于1985年下半年起创刊,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国文学研究》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提高学术水平,培养理论队伍,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该刊发表研究中国文学作家和作品、中国文学理论、中国文学重要问题的稿件,以及资料、考证、书  相似文献   

9.
1984年9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的莫言,终于圆了他多年的大学梦,然而,“军艺”的学习也成了莫言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刊载于1986年《人民文学》第3期的《红高粱》给莫言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对其的争相命名,构成了《红高粱》最耀眼的一道光芒。论文以80年代文学生成的视角,具体考察《红高粱》诞生的过程,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红高梁”现象中,厘清《红高粱》的创作意图以及莫言与80年代高潮迭起的军事文学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其创作困境、策略以及其与80年代文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平 《当代电大》2004,(1):21-23
说明:本试卷总分为10 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 % ,其余2 0 %为两次平时作业的得分。1 填空题(每空1分,共2 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2 )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3) 195 3年,青年作家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4 )在五六十年代,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5 )《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一我校张玉秀副教授 2 0 0 1年 6月发表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的论文《〈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创作心态及人物特质》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 0 0 2年第 2期收录为索引。二我校张玉秀副教授 2 0 0 2年 9月发表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的论文《异质的女性主义文本———萧红体》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 0 0 2年第 3期摘要刊登 ,这是我校学报首篇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摘要刊登的文章。三发表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 0 2年第 1期的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孟繁华的论文《中国戏…  相似文献   

12.
回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因种种原因回族的生活地域有迁徙变化,甚至背井离乡到国外,但其文学创作始终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表现在文学的主题选择、形式表现、审美意蕴等诸方面。通过对《马五哥和尕豆妹》和《三娃尔与莎燕》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回族与中亚东干(回)族在文学创作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伤痕文学"是中国在80年代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文革"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表现"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它使文学恢复了尊严,是新时期文学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以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伤痕文学的特征、历史意义以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当代电大》2004,(7):13-15
填空题 (每空 1分 ,共 30分 )要求 :书写规范 ,不得有错别字。1)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1)《》 ,接着又出版了《南国之夜》、《夜景》等短篇集和散文集 (2 )《》。2 ) (3)的小说《华威先生》发表后 ,引起了一场关于 (4 )“”的论争 ,这是抗战以来文坛上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学论争。3) (5 )在 30年代接连发表了《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优秀短篇小说。4 )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 ,写了《且介亭杂文》、(6 )《》、(7)《》三部杂文集。最后一部是鲁迅逝世后由许广平编辑的。5 )小说《春蚕》的主人公是旧式老农民 (8)。6 )…  相似文献   

15.
近代学人之中,雷海宗先生早在1 93 1年就以《史记·鲁世家》、《左传》、《孟子》等资料证明《竹书纪年》公元前1 0 2 7年之说之可信。迟至1 945年,瑞典汉学名家高本汉教授,在一篇论商代某类武器和工具长文,才放弃了刘歆公元前1 1 2 2年之说,发表了与雷文几乎方法全同的对西周年代的看法。雷文在中国、海外都甚少人知,而高文在西方影响甚大,一般称《纪年》武王伐纣之年为“高本汉的年代”。如果今后公元前1 0 2 7年在东亚、在西方被普遍接受为绝对年代,从学术公道的立场,我们有义务称之为“雷海宗的年代”。  雷海宗 ( 1 90 2~1 962 )历…  相似文献   

16.
对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运动的点滴思考万国庆一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发表,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讲话》的发表,不仅决定着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基本走向,决定着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基本面貌,就是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50年来的发展历程走过了萌芽诞生、蛰伏沉寂、发展壮大、繁荣兴盛等阶段。当我们尝试着对现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作一个大致的阶段划分时,"文化认同"、"代际转换"、"文学生态"这些关键词成为参考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可以看作是现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萌芽诞生阶段,陈英雄、曾月娥等作家借助汉语这一语言工具作为载体,为少数民族开启了书面文学这一有力的自我"发声"时代。进入1980年代,以拓拔斯塔玛匹玛、莫那能、瓦历斯诺干、孙大川等为代表的一批少数民族作家相继发表大量作品,从此迎来了文学创作最为繁荣的时期。1990年代中后期,重返部落,回归传统,文化寻根成为一批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郑重选择,代表作家有夏曼.蓝波安、亚荣隆.撒可努等。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队伍又增添了一批新生力量。《山海文化》杂志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网络文学的出现则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书写空间,更日益成为新生代作家一个重要的创作阵地。  相似文献   

18.
尤·邦达列夫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多以卫国战争为题材,被称为“战壕真实”派作家之一。七、八十年代,邦达列夫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岸》(1975,荣获苏联国家奖)、《选择》(1980)和《人生舞台》(1985),引起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和探讨尤·邦达列夫的创作,尤其是他的八十年代的创作,对了解当代苏联文学发展的趋势、倾向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长篇小说《人生舞台》是尤·邦达列夫近期创作的主要作品,它体现了邦达列夫文学创作进程的新拓展,新成就。邦达列夫在《人生舞台》中提出了当今世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35):F0002-F0002
正35.叶圣陶一、生平介绍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