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班级有许多“鬼”,有“淘气鬼”、“机灵鬼”、“小气鬼”、“懒惰鬼”、“贪吃鬼”……今天我就当一回钟馗,来捉捉这些“鬼”,给大家展示一番。  相似文献   

2.
有趣的游戏     
李颖薇 《辅导员》2009,(13):53-53
“鬼捉人”是我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一个人被蒙住眼睛,来捉另外几个人,如果其中一个人被捉住,就由被抓到的人继续抓。这不,我和李腾、赵一鸣又在操场上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话中有鬼     
不管我们相信有鬼或无鬼,我们的话里免不了有鬼。我们话里不但有鬼,并且铸造了鬼的性格,描画了鬼的形态,赋形态,赋予了鬼的才智。凭我们的话,鬼是有的,并且是活的。这个来历很多,也很古老,我们有的是鬼传说,鬼艺术,鬼文学。但是一句话,我们照自己的样子创出了鬼,正如宗教家的上帝照他自己的样子创出了人一般。鬼是人的化身,人的影子。我们讨厌这影子,有时可也喜欢这影子。正因为是自己的化身,才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才会老挂在嘴边儿上。“鬼”通常不是好词儿。说“这个鬼。”是在骂人,说“死鬼”也是的。还有“烟鬼”,“酒…  相似文献   

4.
祖先无名     
小时候 ,我很可爱。大人们总喜欢逗逗我。有一次 ,不知是谁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家最有名的祖先是谁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是钟馗。”于是他们就笑做一团。我很纳闷 ,不知我说错了什么。这件事一直被我记在心中 ,因为这是第一次被人嘲笑。当然 ,我也由此恨死了那个被妈妈当作神像摆放的鬼———他的名字叫钟馗。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每天都拜这个烂泥块 ,我看见它就反感。现在 ,我上学了 ,也明白了大家为何笑我 ,也知道了他们只是善意的笑。因为钟馗他本就不是人 ,是鬼。这时 ,我便觉得惭愧。李家有李世民 ;范家有范仲淹 ;王家有王维 ;…  相似文献   

5.
幻想爱     
那年我死了,成了鬼山谷中一个无名的小鬼。我的工作,是每天都要和一个很老的老鬼一起,照料鬼山谷唯一的花园。给花园浇水,施肥,捉虫子,搭花架和给花儿们剪枝。  相似文献   

6.
《宋定伯捉鬼》选自干宝《搜神记》,《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教材认为两文都在表现人的机智,然而细读起来觉得两文主题大异。“鬼”与“狼”在中国文化中往往都与邪恶、贪心、狡诈有关。然而《宋定伯捉鬼》中的“鬼”并不贪心,也不狡诈,反而让人感到它很真诚、善良。因为该文中的“鬼”始终没有做一件坏事,每当宋定伯问它,它都真诚相告。在“共递相担”中也不嫌定伯“太重”,而深信其“新鬼”,至宛市被“急执之”时仅“声咋咋然”而已,除了哀伤之外也不见有害人之心念与动作,变化也仅变一羊(“羊”在中国文化中却是温顺的代名词),假…  相似文献   

7.
《小鸟和小鱼》是一篇写得很深情的童话。故事中,小鸟和小鱼是一对好朋友。但不幸的是,小鱼的爸爸妈妈被人类钓走以后,小鱼也被人类捉去,养在了一个小鱼缸里“越来越瘦小了”。小鸟为此非常伤心“,飞回湖边痛哭起来”,表现了它对小鱼的深切关怀和深厚感情。为了表现小鸟和小鱼的深情厚谊,作者蔡子煜同学在写作上动了不少脑筋。在情节上,他做了很多安排。如小鱼被捉走后,他让小鸟先去了菜市场,又去了花鸟市场,最后让它在“一栋十几层的写字楼”上找到了小鱼。在语言上,他也很用心地遣词造句。如为了表现小鸟寻找小鱼的辛苦和细致,他用了“找…  相似文献   

8.
话中有鬼     
神行太保:擅武者,草木竹石,皆可为剑;善文者,魑魅魍魉,尽可成篇。且看这篇“鬼话”——人间不管有鬼无鬼,人的话中可免不了有鬼。人的话中不但有鬼,还创造了鬼的形象,话里还隐藏杀机,神鬼尽出,搅得人心惶惶。话中还铸造了鬼的性格,描绘了鬼的形态,赋予了鬼的才智。这些鬼的来历很多,也很古老:鬼传说,鬼艺术,鬼文学……所以从话中可以看出,鬼是有的,还是活的。宗教中的上帝创造了人,而人的话中创造了鬼,从此鬼常挂于人的嘴边,成为“鬼话”。尽管鬼的形象让人有不好的感觉,但是鬼话依然有那么多人应用。女孩子常喜欢骂人“死鬼”“色鬼”,因而…  相似文献   

9.
十二生肖中,羊文化的丰富内涵令人瞩目。这个头上长角的可爱家伙庶几成了善与美的化身。汉字中“善、美、羡、羲”皆从羊,表吉祥善美之意。让羊名声大振的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言“羊,祥也”。他还在《说文解字》中释“美”:“美者,甘也,从羊大”。羊大为美的说法被现代美学所接受,影响极大,成为对“美”的形象的经典解释。在故事或传说中,羊通常是以善良、温驯甚至是弱小的形象出现。最常见的是把可怜的羊与凶恶的狼放到一块来对比。比如《狼和小羊》,狼要吃小羊了,还要堂而皇之找个莫须有的借口;比如《披着羊皮的狼》,坏人作恶,也知道那一张“羊皮”还是很值钱的。而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经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成为其推卸责任的借口。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有宋定伯捉鬼的故事,鬼被捉后化为羊,被宋定伯卖之得钱。读这个故事,有时我发奇想:若将现在的反贪取譬为捉鬼,贪官在被捉之后若能变成羊,也让咱老百姓卖之得钱,他也将功折罪,善莫大焉,岂不妙哉?一哂。  相似文献   

10.
我和李菊菲、张力红、於晓玲一起玩“官兵捉贼”的游戏。我们裁了四张纸条,分别写上“官”、“兵”、“捉”、“贼”。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先把纸条对折,直到不能看出里边的字;然后向空中一抛,每人抢一张;再由“捉”猜测谁是“贼”,如果猜中了,那么“官”下令“兵”惩罚“贼”———打手心或打屁股,如果猜错了,就得惩罚“捉”了,数量都由“官”定。游戏开始了。我把纸条向空中一抛,“刷”的一下,桌上就剩下了一张。千万不要是“贼”,也不要是“捉”,我很紧张,如果是“官”就好了。我摸起纸,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哎呀,怎么是“贼”呢!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不太爱干净的人,早上,妈妈把我的房间整理得很干净,一到晚上就变了个样:满桌子都是作业本,零食扔得满地都是,衣服都跑到地上去了,但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的个性。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听到地板上传来“咚咚”的声音。我打开灯一看,吓得跳了起来,我的衣服竟然在走路。该不会在做梦吧!我捏捏脸,会痛,不是做梦,那一定是有鬼了,我大叫起来:“有鬼,快来抓鬼。”爸爸妈妈冲进来,掀开衣服一看,原来是只小老鼠在作怪。这下热闹了,全家人都来捉老鼠,一定要把这“罪魁祸首”绳之以法。有了这次经验,我不再邋遢了,…  相似文献   

12.
钟馗大家一定熟悉,他是传说中小鬼们的克星,专司抓鬼,是一个“人见人爱,鬼见鬼怕”的人物。今天何老师也邀请进入我们作文游乐场的小伙伴们当一次“钟馗”,来捉鬼。大家可不要害怕,这里的“鬼”们都很可爱,他们都是大家熟悉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13.
乡下一个朋友说要带我去捉鬼。我听了既欢喜又害怕。妈妈从小就告诉我世界上没有鬼,我决定去看个究竟。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备齐工具,一个“小小捉‘鬼’队”就组成了。夜色渐渐浓了,月亮从云层中发出淡淡的光。我们在玉米地旁埋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10,(4):26-27,47
哇噻~你居然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这说明你确实是个很有数学天赋的人。因为,你没有被鬼和外星人吓倒。还找到了数字“3”。  相似文献   

15.
钟馗是民间传说中专打鬼的神。据《逸史》载,唐明皇病重时,一日梦见小鬼盗玉萧,被一个破帽蓝袍的大鬼捉而啖食。明皇惊骇,问之,那青面撩牙的大鬼自称叫“钟馗”,在高祖武德年间应试武举未中,遂触阶而亡,死后立誓扫除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即令画工吴道子照其言状绘成图像,广传神州,以祈消秽去灾。从此,民间多于端午节挂钟馗像,谓能捉鬼打  相似文献   

16.
拓拓怕“黑”最近,一到晚上,拓拓就老跟着妈妈,妈妈上哪,他也上哪,甚至妈妈上厕所,拓拓也踉着站在厕所门口。妈妈问原因,拓拓说:“我怕黑!”为什么拓拓会怕“黑”呢?原来,拓拓缠着要奶奶讲故事,奶奶总是讲《狼外婆的故事》,拓拓说:“这个我都听腻了,要讲新的。”奶奶就讲了一个“鬼”的故事,拓拓越听越害怕。这样,拓拓知道“鬼”是在天黑的时候出来的,难怪在晚上和邻居小哥哥们一起玩时,每逢跑到黑的地方,小哥哥们就尖声喊:“鬼来了!”所以拓拓一到晚上就怕黑,怕黑处有“鬼”。妈妈对拓拓说:“鬼是没有的,奶奶讲的故事是编出来的。”说着又带拓拓到没有开灯的房子里,说:“这屋子很黑,里面除了家具之外什么也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面这段文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操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经过报名,5名同学当“老鼠”,我和其他4名女同学当“猫”。游戏开始了,我躲在“洞”外,等着“老鼠”出来。不一会儿,终于有一只“鼠”伸出头来,一下子被我捉住了;其他几只“鼠”也先后被我们捉住了,游戏就结束了……这段文字,具体记叙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经过是比较清楚的。可是读过以后,你一定会说,这“老鼠”太呆了,这“猫”也太好当了,这算什么游戏呢,一点儿也不好玩,不起劲儿。写游戏重点要放在“戏”上,有了“戏”就有了曲折。而这里几…  相似文献   

18.
弯道与超越     
刘朔岑 《新读写》2011,(6):61-61
小时候在乡下老家与小伙伴打闹嬉戏时,老玩一个怎么也玩不厌的“捉鬼”游戏:游戏里,…个人当“鬼”,其余的当“人”,“鬼”只要抓住‘火’就能还魂——当‘火’了,被抓的‘火’就被拘魂为“鬼”……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假,我在奶奶家过。一天,奶奶吩咐我去捉我家那只叫“铁头”的大公鸡。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有力气外,还需要动一点脑筋。“铁头”长着魁梧的身材,大豆般的眼睛圆圆地挂在那不大的脑袋上,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说起来,我和“铁头”还有段“恩怨”未了,因为它曾经趁我不备,啄了我一口。捉“铁头”,我正好可以“公报私仇”。我哼着小曲,找了半天,终于在田里找到它。“铁头”见我来势汹汹,急忙调头想溜,我心里明白我追不过大公鸡,因为它会“飞”,于是我使出了驱“鬼”大法,操起身边的木棍把它往鸡窝赶。可姜还是老的辣,“铁头…  相似文献   

20.
这回来说说“鬼”。不少人似乎都有被鬼故事吓得晚上不敢出门的经历,但每个人都说不清楚“鬼”究竟是什么。最早的“鬼”字是怎么写的呢?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