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4月11日、4月18日《上海档案》编辑部分两次召开了2002年度档案报刊发行表彰会暨通联工作会议。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档案》杂志编委会主任周关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档案》杂志主编姜龙飞主持会议。会议首先对与会单位多年来对《上海档案》编辑部发行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与会同志介绍了《上海档案》杂志的编辑及发行工作情况。会议对在2002年度《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上海档案》等档案报刊的发行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黄浦区档案局、奉贤区档案局、闵行区档案局、普陀  相似文献   

2.
《上海档案》2007,(8):F0004-F0004
闵行区档案馆由原上海县、闵行区档案馆于1993年合并成立,是全区档案集中保管基地,负责全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为闵行区档案和政府  相似文献   

3.
《上海档案》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传播档案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学术研究,特别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推动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海档案》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今天已“长大成人”,正在以健壮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我曾在一段时间内担任过《上海档案》的主编,作为《上海档案》的一名老成员,为《上海档案》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高兴,也坚信《上海档案》在美好的未来会铸就更大的辉煌! 在庆祝《上海档案》出版100期时,使我想起她的诞生和走过的不平坦的一段路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经过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档案工作经过几年恢复整顿,也  相似文献   

4.
《上海档案》在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自1988年到上海工作,她陪伴了我13年,成了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1996年我在进行《上海科技档案工作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几乎翻阅了自1985年出版的各期《上海档案》,经过艰苦挖掘基本掌握了上海科技档案事业发展的历程与重大事件,进而认识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5.
欣逢《上海档案》出版100期。承蒙编辑部同仁厚爱,嘱我谈一点想法或建议。《上海档案》每期我都翻翻。除了汲取一点办刊的灵气,也作为了解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档案工作的一扇窗口。《上海档案》给我的印象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一是开拓的办刊精神。从交往谈吐中我感觉编辑部的上上下下都很有思想,有创新意识,有创意。这体现在刊物上也很明显。当近些年很多档案刊物相互追逐模仿,最后形成办刊模式相同,内容重复的  相似文献   

6.
我最初认识严永官是以文会友。说来话长, 那是我看了发表于《吉林档案》1991年第2期上的《名难符实——评(文书档案管理学基础)》一文后,才开始知道上海奉贤有个敢于直言的严永官。以后,在我的阅读活动中就经常看到严永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董天钧:《档案春秋》杂志的专稿、往事、史传、上海故事等栏目很吸引我,从阅读中能够学到不少东西。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让我能够看到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就很幸福和满足了。潘志诚:看了三年《档案春秋》月刊,从一个侧面感到,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上海是革命的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多都与上海有关,上海也造就了几代领袖人物,对于杂志上介绍这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上海档案》从这一期开始重设卷首语,邀我开笔。题写卷首语,我还是初次尝试之,说些什么好呢?“在档言档”,我想话题自然还是离不开档案。我以为,卷首语总是一期杂志中最先进入读者视线的文字,一概地开宗明义、先声夺人。从对卷首语的品评中,读者往往可以预先获取该期杂志的整体信息,留下见仁见智的第一印象。《上海档案》杂志作为上海市档案局的机关刊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处于类似于“卷首”的定位。她是本市档案工作展示整体形象、对外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首当其冲地接受着全市、乃至全国档案工作者的检阅。在杂志18年的发展历程中,…  相似文献   

9.
我和《档案与建设》相识于1997年,那年我刚进入苏州大学档案系,一晃已经7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原来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整日与档案打交道,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高校档案工作者。7年来,《档案与建设》不仅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像是我的一位长辈,谆谆教导,鞭策我前进,给予了我作为一个档案人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档案人,尤其让我难忘的是,《档案与建设》在我人生的低潮,给我带来了福音,给了我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为我指明了人生之路。那是2001年的初夏,我即将走出校园象牙塔。我一次次穿梭于人才市…  相似文献   

10.
我最初认识严永官是以文会友。说来话长,那是我看了发表于《吉林档案》1991年第2期上的《名难符实——评〈文书档案管理学基础〉》一史后,才开始知道上海奉贤有个敢于直言的严永官。以后,在我的阅读活动中就经常看到严永官写的论义.印象逐步加深。真正面识是在2002年6月我调入上海大学档案学系以后的事。2005年11月16日,由于工作原冈再次来到奉贤区档案馆.有幸得到并阅读了严永官自编的《档案工作文集》。  相似文献   

11.
首先我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上海档案》创刊17年、出版100期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代表新闻出版局,感谢上海市档案局的领导以及《上海档案》编辑部和全体同志为上海出了这么好的一本刊物。中国现在有刊物8000多种,其中上海有600多种。我国的刊号以及办刊不是无限制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去申请一个刊号,觉得这是一个资源,有了刊号可以办刊、可以赚钱。其实办过刊的人都知道,办刊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刊物停停办办、办办停停的情况也非常多,完全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一回事。特别是《上海档案》这样一本专业性非常强的刊物,17 年能够办下来,出满100期,目前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上规划继续发展,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上海有《故事会》等一些发行量很大的刊物,有的能够发行3、4百万册,盈利几千万,但是也有很多的刊物只有1、2千份的发行量,经费来源有困难,员工留不住,刊物也办不下去,资源实际上很难利用起来。《上海档案》能够办到今天,我想和市档案局领导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然与我们编辑部同志的努力也分不开。他们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字审阅,始终把好宣传舆论关,使这么一本刊物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这么多的读者,我非常敬佩。  相似文献   

12.
贺汤烈 《档案时空》2015,(12):43-44
2015年5月30日,临武电视台《岁月写真》栏目以"家里的档案"播放了我建立家庭档案的电视片,这是我县宣传家庭档案的一个平台,节目播放后反映良好.我于2014年6月参加县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建立家庭档案座谈会议后,才开始整理我的家庭档案.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共整理文书档案200余册,实物档案1000余件.在建立家庭档案中,挥洒着快乐人生. 一、充分认识到建立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50余年,从50年代开始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先后出版了《峥嵘岁月》、《岁月如歌》、《舜峰晚霞》、《含笑人生》四本书,都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82年“改嫁”到档案部门。当我缘结兰台之日,正逢《贵州档案》诞生之时。20年来,我一直是《贵州档案》的忠实读者,在我的业务学习和工作中,《贵州档案》始终是我的良师挚友,这不仅是其办刊严谨,发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闵行区志办两次前往闵行区档案馆,与区档案馆就档案利用与修志如何实现对接进行沟通洽谈。根据修志工作中涉及单位多、档案利用量多、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区档案馆专门制订了《〈闵行区志〉编纂档案利用服务提示》,方便修志人  相似文献   

15.
我和《档案与建设》相识于1997年,那年我刚进入苏州大学档案系,一晃已经7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原来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整日与档案打交道,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高校档案工作者。7年来,《档案与建设》不仅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像是我的一位长辈,谆谆教导,鞭策我前进,给予了我作为一个档案人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让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与建设》诞生于1984年,那时候我还在高中苦读。两年以后,误打误撞进入档案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一直在档案部门工作,也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供职。如果1986年可以算作与档案事业结缘的话,我的档案生涯仅仅比《档案与建设》晚了两年。回顾已经走过的档案历程,《档案与建设》如同一位师长,不断地给我启示,又如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蹒跚学步时的扶持探讨档案学理论的兴趣,是在苏大档案专业学习时养成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档案与建设》对我的影响。这个故事,曾经在1994年《档案与建设》十周年时,我撰写的《提携新人播撒希望》里详细描述过。20年过去,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当我第一天来到闸北区档案局报到,翻开同事递给我的《上海档案》的时候,心中便涌起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这份薄薄的《上海档案》瞬间拉近了我与档案的距离,使我体会到了一种令人感动的亲近。那字里行间辐射出的是一种行业的诱惑和魅力,是档案文化的博大和辽远……正是这本杂志引领我跨入了档案的门槛,使我在较短的时间里熟悉并理解了档案和档案工作,有机会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博览众生。档案竟是如此的奇妙!后来,当我与这本杂志的办刊人及众多作者一一结识的时候,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在内心升腾。可以说,《上海档案》给了我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头,…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3日,上海市档案局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上海档案》杂志组织评选的"2012年上海十大档案新闻"。一是2012年3月9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市领导屠光绍、丁薛祥等出席会议。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作工作报告。会议对闵行区档案局等61个先进集体、闸北区档案局陆锡芝等101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二是2012年4月,市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  相似文献   

19.
在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上海档案》杂志也迎来了它的创刊100期,值此喜庆之时,特向编辑部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十几年来,《上海档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紧扣时代的脉搏,追逐改革开放浪潮,立足档案,面向社会,在注重展现上海档案工作特色的同时,也办出了刊物自己的特色,赢得了读者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创刊百期纪念,既是总结回顾,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档案刊物要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20.
自1985年1月《上海档案》双月刊创刊号问世,至2001年7月《上海档案》第100期出刊,《上海档案》走过了跨世纪的16年半的路程。百期《上海档案》,记录了新时期上海档案事业开拓奋进的历史进程,钩沉了上海史料的“沧海一粟”,揭示了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密切联系,展现了档案人筚路蓝镂、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一 《上海档案》的档案,记录了她十多年行色匆匆的步履:1985年1月,《上海档案》开始在档案、图书、文秘、情报资料等系统内部发行;1989年1月,《上海档案》开始通过邮局向社会公开发行,并进入期刊发行的零售市场网络;1990年7月,《上海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