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常见的事故、产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由于它的技术动作节奏明显、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因而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笔者就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易出现的损伤现象,及造成损伤原因作些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9,(2):4-5
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节奏鲜明、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因而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中身体下肢和背部负荷较大,在教学和训练中容易发生各种损伤。笔者对数年来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现象,及造成损伤的原因等做如下分析,由此来探索学校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损伤产生的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业余训练中,为了使背越式跳高业余运动员建立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笔者根据自己的训练经验,整理出一套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以期能够帮助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萍 《中华武术》2022,(2):56-58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迪·福斯贝里创造的"背越式"跳高距今已有几十个春秋,该项技术由创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从外形到内在机制,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由起跳腿起跳过渡到以摆动腿起跳这样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背越式跳高中的高速助跑,漂亮的背弓的同时,却一直在轻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技术动作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的枢纽,同时,起跳技术完成的效果与这一步的动作质量密切相关,深刻认识跳高技术的内涵,深化技术的理解,这不仅是正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前提,也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重点难点动作的确定,从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成绩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不常见错误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顺序,以及造成的错误动作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建议,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盛子平 《中华武术》2018,(12):30-31
小学阶段的业余训练中跳高主要还是以跨越式跳高为主的,但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背越式已经逐渐取代了跨越式,但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求较高,小学生相对于初、高中来说他更加难以正确地掌握其技术动作,但小学生爱模仿,柔软性好,这是初、高中学生不具备的,所以小学生在背越式跳高的四个基本技术动作上都能均衡发展,为初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因为他的发展均衡,所以对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小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8.
李群 《体育师友》2002,(4):41-42
头部动作在许多体育项目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背越式跳高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在整个背越式跳高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头部动作的改变。这都会引起肌体不同反射活动,这自然对技术动作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背越式跳高过竿时,只有头仰,才能做出较大的背弓,反之则反。为此,通过研究头部动作对背越式跳高各技术环节的影响。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改进技术,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手段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背越式跳高常用教学训练手段与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模糊数学等方法对现有教学训练手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及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手段只注意了助跑、起跳,对过竿与落垫两个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对实现教学目标影响较大的教学训练手段有完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练习、4步助跑过竿练习、全程助跑起跳跳高架练习和4步助跑跳高垫练习。模糊聚类分析也证明,筛选的16种教学训练手段可分为上述4类。  相似文献   

10.
结合背越式跳高运动中常见伤病问题,探索核心训练手段和方法在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帮助运动员预防不必要的损伤,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1、背越式跳高的技术与教学 背越式跳高动作技术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讲解的主要内容,背越式跳高由直线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几个技术动作组成。每个动作过程又都有它的技术特征、要领以及作用和原理。学生要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只有在了解和领会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跳高教学与训练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背越式起跳技术的难点,突破难点,本文以动力学为视角分析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探析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学习、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助力,为提高背越式跳高竞技成绩献策。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技术虽然先进,但不易学,而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来说是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的方法。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陈劲东 《体育世界》2012,(5):129-130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运动,本文从小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论述了小学生从事背越式跳高的选材和训练方面一些相关问题,希望对小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训练能有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16.
以理论的视角对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特征及背越式跳高专项力量训练概念予以审视,对现代背越式跳高专项力量训练理念进行了探讨。同时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背越式跳高专项力量训练常用手段予以收集、筛选和优化集成;通过实践对其训练效果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背越式跳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经优化集成后,其针对性更强,综合功效更佳,快速抗阻特征更明显,对全面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专项力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赵俊 《中华武术》2009,(9):10-11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田径运动技术中较为复杂和难以掌握的技术之一。笔者在多年的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选用帮助法进行教学,以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扭、提高动作质量,从而尽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速动作技术的形成进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克拉克现象"、"Chok ing现象"等不利于比赛水平发挥的心理现象。因此,加强心理训练对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强化等六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是普通高校跳高队技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跳高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自身的运动安全。对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运动员恐惧心理调适方法。另外,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普通高校提高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背越式跳高教学,不仅是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也是发展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背越式跳高是目前跳高比赛中最常见的采用方法,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大、对于学习者身体素质要求高、教学周期长等原因,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以更好的身体状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本文着力对背越式跳高中的动作要点"背弓"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对"背弓"动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