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则笑话讲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  相似文献   

2.
画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  相似文献   

3.
杨勤华 《教师》2012,(31):104-104
“有一样东西,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数学是符号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孩子通过语言来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所以说。数学课堂中的语言交流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我们肖老师却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说明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甲(外国留学生)老师,您好!乙(中国老师)你好!甲老师,我来中国学习汉语,已经好几年了,可对“东西”这个词我还是搞不清楚。请老师您再详细讲一讲。乙好。汉语中“东西”这个词,一般是用来代指事物的,凡具体的与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东西。譬如我桌上摆的书本、墨水、钢笔可统称为东西。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人……甲啊,老师,“东西”这个词原来这么简单呀!我知道了。乙啊?!你这就知道了?那我来考考你!甲行呀,您出题吧。乙什么是东西?甲这桌子是东西,这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您也是东西。乙哎……(忙制止)不对,不对,学生可不…  相似文献   

6.
笑话哈哈店     
强盗 有一个学生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呀?”学生回答说:“我在上学路上被二个强盗给拦住了。”老师:“那他抢走了你的什么东西呀?”学生:“他抢走了我的家庭作业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小学生在学校丢了东西要找老师告状,可澳洲的老师不以为然地说:“你得学会自己管好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找东西     
《家教世界》2011,(7):56-56
上课时,小飞偷偷看漫画书,不巧被老师发现了,就问:“小飞,你在做什么?”他连忙装出一副找东西的样子:“我在找东西!”  相似文献   

9.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对“训练”做过精辟的阐释。他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语文训练即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1.
当学生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第一次和第二次擦燃火柴这两节时,我问道:“你们读完这两段,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张云清同学大声说:“我有问题。老师,东西掉下来可以说‘落’,课文里说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亮光不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说‘落’?”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谜语     
一位老师问小明友:“有一样东西象个小箱子,一按开关,就可以看见有人在里面跳舞唱歌。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老师还可点一下。“这东西我们这屋子里就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住学科教学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老师却曲解了,把它作为可以轻视教材的权威佐证。时下还有一句流行语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似乎也有老师不解:不是教教材?那拿教材何用?是呀。难道我们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吗?实际上前面两句话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住学科教学最本质的东西。而有些老师却曲解了,把它作为可以轻视教材的权威佐证。时下还有一句流行语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似乎也有老师不解:不是教教材?那拿教材何用?是呀。难道我们都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吗?实际上前面两句话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下课了,善问大王还在为一个问题冥思苦想,正巧,张老师经过他的身边,他一步冲了上去。善问大王:张老师,“———MayIhavealookatyourticket?———Hereitis.”中的“Hereitis.”与把东西给某人的惯用语“Hereyouare.”有何区别?张老师:“Hereitis.”与“Hereyouare.”虽然均是交给对方东西时的常用交际口语,但应注意二者的正确使用:1.当给对方的东西是单数时,Hereitis=Hereyouare,如:1)Jim———Giveittome,please.Lucy———Hereyouare.(=Hereitis.)2)Woman———MayIhavealookatyourticket?Man…  相似文献   

16.
开心ABC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牛吃草.”“草呢?”“被牛吃光了.”“牛呢?”“吃完草,走了.”独角羊开心ABC某小学老师力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祛,便解释:“这个字上面有两点,就像羊的两个角,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偏把“羊”字写成了“手”字,老师问他:‘’单字上面的两个角呢?”该生振振有词通:“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开心ABC老师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回答:“眼皮.”“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17.
常识道德     
谢有顺 《学习之友》2011,(12):11-11
有一个笑话说,老师问学生:“你今天做了好事没有?”学生回答说:“做了,我和小明一起帮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学生却补充道:“不过,那个:若太太一点儿都不想过去。”虽说是笑话,却值得深思。帮老太太过马路,捡到东西交还失主,  相似文献   

18.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9.
开心加油站     
50年前没有的老师:“小新,你能告诉我50年前所没有的任何重要的东西吗?”小新:“我!”  相似文献   

20.
“上课不能没教室,大家想个办法吧!”听了斑马老师的话,大嘴兔子眼睛一亮:“我有办法!”说着,她转身就往家跑。不一会儿,一个泥股溜秋的东西跑回来了,一边跑,一边喊:“我把兔子窝扩大了十倍,可以当教室啦,快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