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确,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但因此就说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2.
邱兴宇 《现代语文》2008,(9):121-122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提示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确实,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被指定为菲利普夫妇,于勒只起线索和陪衬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可是我一直不敢苟同,且耿耿于怀,想为于勒翻案:于勒才是本文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起反衬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是:在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身上却有着令人震撼的可贵的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小说宝库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由于前后对自己亲弟弟于勒的态度的巨大变化,因而历来被指称为资本主义世界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典型代表;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主题思想的认识也应当有所发展变化,我们应当更理性、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显著变化,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薄、金钱第一的本质。当于勒穷时,菲利普夫妇骂他是个“花花公子”、“无赖”、“流氓”;当于勒来信说要赔偿菲利普夫妇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马上发生变化,认为于勒是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整天盼着他早点回来,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菲利普夫妇带着女儿、儿子和女婿到哲尔塞岛去游玩,恰巧遇到于勒,发现他又破产了,这时他们又像躲瘟疫一样躲开了。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6.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书本上冠之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总觉得有些牵强,甚至有点上纲上线之嫌。在我看来,它不就是批判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思想吗? 于勒贫困潦倒时,菲利普夫妇撵之,躲之,他是祸害,是灾星,是路人。当得知于勒发迹时盼之,赞之,他是希望,是福星,是亲人。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的一言一行把其嫌贫爱富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菲利普夫妇言行过分了点,但生活中真正能超脱嫌贫爱富思想的人又有几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此乃人固有的劣根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中国有句俗  相似文献   

7.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书本上冠之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总觉得有些牵强,甚至有点上纲上线之嫌。在我看来,它不就是批判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思想吗? 于勒贫困潦倒时,菲利普夫妇撵之,躲之,他是祸害,是灾星,是路人。当得知于勒发迹时盼之,赞之,他是希望,是福星,是亲人。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的一言一行把其嫌贫爱富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菲利普夫妇言行过分了点,但生活中真正能超脱嫌贫爱富思想的人又有几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此乃人固有的劣根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中国有句俗  相似文献   

8.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他们的弟弟、“我的叔叔于勒”的反复无常的态度为线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文章情节曲折,构思匠心独具。小说开始先交待了“我们全家”热切盼望于勒叔叔归来的心情,这种盼望缘于于勒叔叔lO年前的一封来信,“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全家沉浸在将有好日子过的喜悦之中,并且这盼望和喜悦与日俱增,父亲甚至已经有些痴迷,“唉,要是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该叫人多  相似文献   

9.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悲惨的景象.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相互帮助、共度美好生活的一种人际关系。小说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生动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从他们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中深刻地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正如一台台神奇的机器主要是以那些具有艺术打击力的有关金钱的文字作为“零件”构成的。一、金钱能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为主题服务。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对于勒有莫大的希望,之所以有朝思暮盼、望眼欲穿、赞词满口、计划千般的戏剧性表演,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去美洲赚了钱,可以把他们一家人从贫穷的境遇中拯救出来。这就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你认为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并说明你的理由。我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因为。参考答案:菲利普夫妇。因为他们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通过他们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高度统一而且十分肯定,他们认为《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就是于勒。"对呀!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我们都错了。"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文章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  相似文献   

12.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3.
使用形象的图表揭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应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在这里介绍五篇小说的图解法板书设计,希望引起老师们研究的兴趣。一、《我的叔叔于勒》——运转式结构【设计说明】《我的叔叔于勒》是以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归来前后,穷富际遇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为主线,揭示了在“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文分两个部分,从盼于勒,到见于勒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时人们意念中的于勒是富翁。从见于勒(小说高潮)到躲于勒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时见到的是水手乞丐于勒,以见于勒为高潮,把于勒的形象做了对比,更把菲利普夫妇这一对势利小人先后不同的态度做了鲜明的对比。最后,在富翁于勒一边画出一枚金钱式的太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突出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优秀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描述达佛朗司一家对自己亲人于勒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酷、势利。“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丽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上述著名论述,在莫泊桑的这篇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等艺术形象得到了生动的反映。阅读这篇小说,可以帮助我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加深对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论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和小说《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虽是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但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是极其相似的,即金钱地位是决定亲疏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  相似文献   

16.
教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云:“菲利普夫妇这种前赞后骂,前盼后躲的态度变化都围绕着钱这个核心。表现了他们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思想,深刻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守财奴》一课的教学参考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作了同样的分析。但是,只要我们客观、冷静地分析这个问题,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7.
历来的论者,都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定性为“自私、冷酷、刻薄、虚荣、势利、无情”的典型。其实,仔细分析文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也有比较懦弱,甚至比较宽容的一面。在这篇小说的插叙中,作者明确交代于勒“行为很不端正”,“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如果菲利普夫妇也像于勒一样是“坏蛋”、“流氓”、“无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能被于勒一次次侵占、一次次挥霍吗?如果菲利普夫妇不顾及兄弟情感,不是乱棒把于勒赶出家门,就是把于勒告上法庭,断…  相似文献   

18.
《我的叔叔于勒》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的短篇佳作。一般说来,莫泊桑很少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但读者从作品的客观艺术描写中,还是能感到作者的主观评价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卑鄙  相似文献   

19.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首先,菲利普夫妇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一部分。菲利普夫妇一家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买日用品通常是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于勒的所做所为无疑是给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从这点看,菲利普夫妇并不是冷酷自私的,他们对弟弟还是宽容的。其次,生活迫使…  相似文献   

20.
【我解读】 一、小中见大的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取材于家庭生活。主要讲述菲利普夫妇和“我”的叔叔于勒由于遗产分割问题而产生的家庭矛盾。以及菲利普夫妇随着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不断变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