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西北五省区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地理邻近和经济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对该区域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明显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证券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此外,经济发展、政府科技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外开放度对区域科技创新则有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2007—2017年285个地级市数据,对科技型人才集聚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型人才集聚不均衡格局明显,高集聚水平城市呈"点状"空间分布且多为省会或区域中心城市,高密度"热点"城市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并呈现多中心辐射范围扩大趋势。不同类型科技型人才集聚存在向更高层次趋同转变的可能,但实现跨级跃迁的概率较低;邻域科技型人才集聚对本地区科技型人才集聚趋同演化影响显著,转变方向倾向于与邻域转变方向一致。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及城市交通设施等公共服务因素对科技型人才集聚促进作用显著,而城市创新能力、科教支持等创新环境因素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等宜居环境因素是影响科技型人才集聚的制约因素,且不同地理区位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的类型出发,将科技金融划分为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和金融科技贷款,并基于创新动机视角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类型科技金融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最大,政府科技拨款次之,金融科技贷款的促进作用最小。各类型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创新人才集聚和金融资源集聚异质性。在高创新人才集聚和低金融资源集聚地区,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拨款和金融科技贷款主要通过实质性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研发投入主要通过策略性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江宁区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型试点区建设工作,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深化科技惠民,使江宁成为创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汇聚高地,实现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创新创业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全省、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对科技创业人才的集聚与孵化具有先天的制度和文化优势。运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相关理论,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嵌入模型,并以武汉地区科技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创业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结构嵌入的作用路径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12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基于PVAR模型的GMM估计、脉冲响应图分析、方差分解分析法考察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发现:北京和天津这两大城市的金融集聚度缓慢减小;河北整体金融集聚低于平均水平;京津冀整体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金融集聚影响不明显。因此从京津冀全局出发,三地合作出台提升整体金融集聚度的发展规划,整合金融资源,加强各地金融业务合作,对促进京津冀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新征程上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切入口,梳理了科技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条件,提出了科技创新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方向。研究认为,科技赋能区域发展是区域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成果;科技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国际环境、国家发展进程三者共同决定的,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京津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应以区域创新空间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以数字经济驱动京津冀新征程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创新资源集聚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梳理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基本事实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二者协同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利用2014—2020年京津冀三地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协同创新程度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出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显著促进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但同时,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制约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京津冀应着眼于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全面促进创新要素共建共享,积极做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拓展协同创新的新空间,协力培育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业人才活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互为依存.科技创业人才与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文章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概念和定义,在理论上又对科技创业人才与创业生态系统影响关系进行了假设,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科技创业人才对创业支持环境、经济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服务环境的互动关系,为深入研究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路甬祥 《科技通报》1992,8(5):257-263
概括和总结了现代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阐述了机械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我国机械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发展我国机械科学技术和机械工业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吴晶 《情报科学》2001,19(9):908-909
本文试用哈罗德--多玛投资理论分析对科技期刊的投资在期刊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非对称性,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期刊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因为这是当前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我国通过最全面彻底的、以"非医疗干预"手段为主的防控举措,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有效遏制了本土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诸多短板和不足。文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疾控体系、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建设、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保障3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疾控体系的职能任务发展、关键科研技术建设和专业人才资源储备3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晶晶 《科教文汇》2013,(25):11-14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新马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异同分析,进而得到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校企平台,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知识产权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孔婕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247-248,260
我国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然而政策实施后缺少专业部门跟踪进程及成效,产生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因而建立一个配套的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形成"成果挂钩的管理和预算系统"十分必要,文章研究了欧美国家在创新政策绩效中使用的评估模型和方法,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咸春  梁维铭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150-151,153
分析HDMI的结构、信号编码以及高带宽内容保护(HDCP)等技术;给出HDMI在媒体播放器应用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8.
柠条生物特性测定分析与机械加工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的一种,是多年生强旱生沙生落叶灌木,林草兼用。通过对柠条生物特性的测定分析,为柠条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我国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系统科技创新绩效,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全面阐述我国农机化系统机构运行状况,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总体及各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科技创新效率。主要结论有:(1)我国多类型农机化系统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精简,其中基层机构和人员降幅更大;农机化科研和推广培训投入占农机化总投入很小,基本在1.6%以下徘徊,农机化系统机构投入与产出呈现明显的"多者更多"的马太效应。(2)农机化系统机构技术有效年份较少,技术无效年份更多受纯技术效率无效影响;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损失明显,不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地区技术效率波动也较频繁。(3)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均较低,其中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技术无效程度最高,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稍好;地区技术效率波动明显,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创新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梁婧 《大众科技》2013,(6):212-214
现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理工科为重点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且呈现出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能力自觉性差、教师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力度着重性弱、学校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层次性低的特点,针对这些当前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相应解决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