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企业层面出发,立足于项目,识别采用EPC管理模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应用ROI法并结合财务评价的方法,分析并建立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其中产出经济效益按照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勘察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四阶段中的信息化应用价值进行分阶段分析。然后,通过投入与产出综合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最后,利用Any Logic7.0进行模型软件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的录入式计算与操作,从短期经济效益获得角度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国家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信息化需求特点,应用对比法,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汇总,以信息化"投入—产出"为机理,构建我国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外部环境投入、财务指标、业务流程绩效产出、管理绩效产出、市场绩效产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学习与成长。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组合权重计算,通过总体一致性检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总结了预制装配式结构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并详细讲述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要点,最后提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  相似文献   

4.
建筑产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推动建筑产业的变革,变革的重点是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成长,装配式建筑能节能降耗,缩短工期,提升我们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 BIM技术既是设计与施工的革新,能提升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故近几年国家发文明确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浦江镇原选址基地9号地块拟建12栋17-18层装配式住宅,为市属保障房项目。预制结构形式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项目采用了标准化构件设计,模块化组合设计,通过建筑居住功能类型分类,提出模块化拼装形成房型标准化,实现居住建筑单体的多样性,形成装配式居住建筑构件标准化、使用功能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模数协调的标准化设计、功能空间模块化、预制部件标准化。项目是全市首个全装修标准交付使用的动迁安置房项目。项目采取干法施工的装配式内装施工工艺,促成高效率、高质量、节材及环保的效果。项目设计时采用了信息技术BIM进行方案及深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当下,我国产业化进程的速度日益提升,这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装配式建筑凭借自身突出的优势,受到了各行业的青睐和认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能够实现对能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按照对建筑安装质量以及准确度的相关要求,重视加工的精确性。笔者将围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讨论,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和管理提升的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日趋完善,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工程项目四化建设、完善过程中和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统计分析的应用起着基础性作用。从工程项目投标到竣工结算,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控制;项目的人、材、机等全要素投入多少,什么时候投入,都需要对项目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路程、专业工厂化的生产工艺、装配精细化安排、整体装修、全新信息化数控技术和智能化应用操作等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四节一环保"的高效生产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装配式建筑告诉发展的时期,有效使用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绿色环保发展道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不断解决装配式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应该继续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总承包商视角,提出EPC模式下绿色建筑项目链式风险管理框架.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识别EPC模式下绿色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源、风险事件与风险结果;其次,初步构建风险链;通过发放和收集223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各个风险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关键风险链;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设计、采购、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建议.研究可为EPC总承包商有效进行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以确保质量、成本、进度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市场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增长迅猛,国家住建部的发展文件指出深度发展建筑信息化,推进BIM技术的应用,通过BIM技术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协调关联、可视化操作、施工模拟费用和时间等方面来指导建筑业发展,本文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建造施工、建筑改造维护、装配式建筑和建筑院校产教改革等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The Astilbe Buch.-Ham.  ex D. Don was founded in  1912.  There are now 18 spec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USSR, Thailand, Indonesia, Bhutan, Nepal d Kashan- mir each has only 1 species; Korea, Philippines and USA each has 2; India 3; Japan 6; and China 7 (including 3 endemics and 1 new variety). And northeast China, north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each has 2;  central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each 4; eastern  China 5. Thus the distribution centre of this genus seems  to be in the region  covering Japan and eastern, central, and southwest China.       This genus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Sect. Simplicifoliae Engl.  and Sect. Astilbe. Sect. Simplicifoliae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primitive one because it has 5 ordinary petals. This section consists of about 10 species: 5 in  China (east China 4; southwest China 3; ce- ntral China,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each 2; Northwest China 1), 5 in Japan, 2 in Korea, 1 in Philippines and India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centre of origin of this genus be in the  forested  parts  from Japonthrough east China to southwest China.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处于科研创新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较少。除上海大学之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亦导致了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其次,影响因素Tobit模型回归表明,当前上海高校总体处于人力资本"稀缺"、物资资本"丰裕"的发展阶段,未来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需要将视角转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镍是中国紧缺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镍在不锈钢、新能源电池中的大量使用,中国镍资源面临严峻的供应形势。为深入研究中国镍资源的供应安全问题,本文从镍资源存量状况、资源供需状况、资源开发状况、国际产销状况、国际市场价格状况5个维度构建中国镍资源供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熵值法计算2000—2016年中国镍资源各年的供应安全综合得分,然后运用雷达法分析影响2016年中国镍资源供应安全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000—2016年中国镍资源供应安全综合得分持续下降,供应风险不断增加;储量下降、消费量增加、地质勘查投入减少、对国外资源依赖较大、主要进口国政策变化较大等因素是影响中国镍资源供应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安全对策:加大镍矿勘探投入,提高镍资源开发水平;提高二次回收率,加强不锈钢领域节镍技术研发;开拓国外镍矿资源市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镍资源的供应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非专利实施主体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需要扬长避短应对非专利实施主体的攻势,避免阻碍各产业的技术创新。分析非专利实施主体类型、运营模式及其带来的主要影响,以高智公司为例研究其发展历程、讨论其对国内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借鉴国内外关于规制非专利实施主体的立法和实践等,从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专利运营模式的可行性措施,并对我国专利运营模式未来的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science and rational thinking. Math education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oject to upgrade the mathematical literacy and the creativ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has long been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countries. China has fostered many gold medal winn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 but is also criticized as lacking creativity. In this NSR forum on math education in China, educators of high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researchers of different scientific fields gather to talk about the current predica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hina''s math education. Zenghu Li Mathematician;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Chao Tang Quantitative biologist;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Quantitative B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Zhihong Xia Mathematic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USA and the Founding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 Jinlong Yang Computational chemist;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China Huawei Zhu Headmaster of Shenzhen Middle School, Shenzhen, China; Former leader and head coach of the national team of China for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 China Gang Tian (Chair) Mathematician;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性地利用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将广东省29个制造业行业分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三大类。结果显示:2003—2015年间广东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成分对经济因素反馈不一;外资占比仅对轻度污染行业的GTFP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资占比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影响不显著也并未使"污染天堂"假说在广东省得到印证;原煤消费比重的下降仅对重型污染行业GTFP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政府在鼓励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应当因材施"政",调整不同行业在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创新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我国307种正式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进行指标的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期刊在创刊时间、出版地区、出版周期和学科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对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不断增长,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办刊资源依旧分散,没有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9.
阿荣  毕其格  董振华 《资源科学》2019,41(7):1374-1386
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蒙古高原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更加凸显。锡林郭勒作为蒙古高原南端的典型内流区与生态敏感区,其草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中国北方整体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态势。本文采用MODIS13Q1的产品NDVI数据集,运用势分析法、偏相关性及残差分析法,分析锡林郭勒草原2000—2015年生长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探讨草原植被变化的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6年来锡林郭勒草原的生长期植植被覆盖每年以0.0021的速率缓慢增长,但其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性;比较发现,降水因子是影响锡林郭勒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改善促进和破坏抑制作用并存,总体是正向干扰效应大于负向干扰效应,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改善作用的面积占34.911%,京津风沙源地治理工程等在草原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面积占19.348%,尤其是草原露天煤矿开采严重破坏草原植被系统。  相似文献   

20.
《普罗米修斯》2012,30(3):311-3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system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economic systems. After China began to make its economic system more market‐oriented in 1979, reforms to its S&T system became urgent. China’s major breakthrough in reforming its S&T system occurred in 1985. This paper provides data on China’s changing S&T sector, outlines the processes of its reform and China’s changing sources of funding for R&D. China’s evolving technology market is given particular attention and some of its pitfal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