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为宿主,构建高表达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方法:本研究将构建好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轻链和重链的表达载体,通过优化的电转方法转入CHO宿主细胞,确定G418的工作浓度,在含G418的化学成分已知的培养基中进行克隆筛选,最后筛选后的转染库进行三次克隆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抗EGFR抗体的细胞株。结果:通过进行表达量稳定性分析后,筛选出一株表达量较高的细胞株。结论:该克隆筛选方法可行,为抗EGFR抗体的生产提供了稳定高产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在商业上的种种应用中,单克隆抗体在数量上居领先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诊断上的应用。体外诊断制品不必像经过体内服用药品那样严格的安全检验。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产品数量的增加是由于杂交瘤技术以及抗体功能知识的进展。单抗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使其在制药工业包括体内诊断,预防法、治疗法上得到大量应用。 来自人细胞的(而不是啮齿动物)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系)己被应用到制药工业上。来自人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内服药物比来自鼠的在免疫反应上害处要少些。在技术上,人杂交瘤的制备仍然在襁褓中,但从人的细胞系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进展将促进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新药和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9,(8):50-50
人类ISL1心祖细胞产生多种多功能心血管细胞系最近研究发现,小鼠的多功能胚胎ISL1(表达Islet 1)祖细胞能够生成心脏中所有主要的细胞类型。与鼠类不同.在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心细胞系分化和表达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而人心脏生成的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4.
抗人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敏章 《科技通报》1998,14(4):240-242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AFP抗原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系融合,获三株分泌抗人AF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阻断试验和夹心ELISA试验作特异性鉴定,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的众数为104条,三株细胞系McAb均属小鼠IgG1型.经体外连续传代3个月及冻存一年复苏后均能持续分泌抗AFP抗体  相似文献   

5.
动态     
科教大事:NATURE最新内容精选人类ISL1心祖细胞产生多种多功能心血管细胞系最近研究发现,小鼠的多功能胚胎ISL1~+(表达Islet 1)祖细胞能够生成心脏中所有主要的细胞类型。与鼠类不同,在人类心脏发育过程中,心细胞系分化和表达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而人心脏生成的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多样化的。Chien及其同事在发育中的人右心房及外流血管中发现了一组多样化的、多能性的人胎儿ISL~+心血管祖细胞,这些原始祖细胞可以分化心肌、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利用转基因及基因定向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7)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为研究对象,扩增出的三个融合毒素SEA、SEB、SEE进行基因串联后,得到的融合毒素基因在表达宿主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融合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抗体可以和三种融合毒素产生免疫反应,特异性较好。从而得出结论: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扩增基因进行串联可以在原核中表达,表达后可以产生具有广谱反应特性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产业规模急剧扩大。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在减少副作用与压缩生产成本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本文主要研究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快捷地应用于临床,并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创新之处,以及最大化的开发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本文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对重组人干扰素的宿主表达、突变体、化学修饰、融合蛋白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陈杰 《中国科学基金》1997,11(3):217-222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诱导瘤细胞的分化更引人注目。我们的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具有短神经突起的N型瘤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均无N-myc扩增,均具有高、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而对神经生长因子无反应的细胞系或为S型细胞,或缺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或有N-myc扩增。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细胞类型代表着瘤细胞的不同分化方向。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分化。分化的瘤细胞中,C-myc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促进分化。用基因重组技术,恢复瘤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可部分恢复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反应。针对N-myc的反义基因调控,可促进其分化过程。对瘤细胞原位凋亡检测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诱导分化过程中伴随着bcl-2表达的下降和瘤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57-558
动物所周琪研究员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王秀杰研究组合作,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具有不同发育潜能的小鼠ES和iPS细胞系,系统地分析了这些细胞的编码基因、小分子RNA和蛋白质表达谱,发现了一组在胚胎干细胞和具有完全多能性的iPS细胞中高表达,在仅具有部分多能性的iPS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极低的一个关键基因组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0-13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大鼠足阳明胃经循经部位发现特异蛋白电泳条带的实验研究;外源P16基因对人类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活性的影响;人参皂甙单体Rh2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厌氧真菌能够产生高比活力的纤维素酶,但由于对厌氧环境的生产条件要求严格,生长速度缓慢,并不适合规模生产。本研究将厌氧真菌内切型-β-葡聚糖酶基因af1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28a(+)-af1。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重组质粒转化后获得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af1。采用SDS-PAGE蛋白电泳对重组大肠杆菌的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在40 kDa附近得到与目的基因af1表达蛋白理论值相当的明显条带。AF1酶蛋白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5°C。重组大肠杆菌的摇瓶产酶试验结果显示:诱导培养18 h时,内切型-β-葡聚糖酶(CMC酶)活力可达410 U/mL。该项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构建内切型-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伟春  程家安 《科技通报》2000,16(Z1):26-32
单克隆抗体因具有高度均质性、高度特异性、不易发生交叉反应等特点,从而被作为生物探针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多个研究领域。概述了单克隆抗体在害虫综合治理的害虫分类鉴定、害虫检疫、害虫天敌研究和农药残留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在昆虫学研究中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单克隆抗体作为研究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技术,越来越多的进入了群众视线,在广泛的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5):F0004-F0004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为主要技术依托创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地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公司目前拥有造血干细胞库、单克隆抗体及诊断试剂部以及天津协和医院。主营业务为干细胞资源保存,单克隆抗体和基因芯片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杂交瘤技术在血液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巳得到广泛的应用。就血型单克隆抗体而言,已见有不少报道。我们在继建立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ZMC_9后,又建成了一侏能分泌抗人B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定名为ZMB_1。本文将对ZMB_1的建侏和初步鉴定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7.
何昕 《科技通报》2000,16(1):68-7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创造出新酶或改造原有的酶,亦可以揭示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报道了基因工程在酶的异源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常会发现带有变异质粒或缺失质粒的非生长细胞存在,从而严重降低酶的产率,其主要原因是质粒分配的不稳定性、结构不稳定性、质粒的不同拷贝状态对宿主细胞生理的影响;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医药卫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6,(12):18-20
pdx—1基因克隆及其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一个中国汉族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120例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证候特点分析,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滑膜液MMP-3、TIMP—1含量的影响,人类血小板抗原-1系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三个方面:<1>小环境(这里指肠道系统)中的生态问题;<2>小环境中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大宿主的关系;<3>分子生态问题,即宿主菌的一些化学分子与体内表现分子之间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述这些关系颇为复杂。微生态学是从微观层次研究生物体内部环境(主要指肠道系统)中的微生物及这些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这门科学不仅丰富了生命科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 ,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 ,这个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是相同的。动物克隆 ,就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由一个细胞产生一个和亲代遗传性状一致 ,形态非常相像的动物。随着动物克隆研究的发展、克隆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医学、畜牧业和濒危动物保护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