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北宋政权的建立是在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军阀混战给了赵宋统治者建立政权的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权潜在的隐患。北宋政权的开拓者及其后继者大力推行文治,以文御国,借以达到消弭军阀混战,实现政权长治久安的效果,逐步形成了有宋一代以"崇文抑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为主要标志的祖宗之法。文章拟从北宋初期崇文抑武政策的形成背景及表现来考察北宋初期政权内省性人格的形成对官僚士大夫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太祖、太宗时期三衙禁军将领大多出身贫寒,他们在注重与皇室、同僚之间联姻的同时,有的家族积极完成了由武向文的转换,这种做法对于北宋"崇文抑武"形势下武将家族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武举制度体系的发展较唐时期相对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该文通过资料法,对我国宋代武举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表明这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宋代武举考试内容表现出以文为主;宋代封建皇权重文治不重视武举选拔;武将人才的补充和晋升渠道不以武举选拔为主;宋代理学思潮崇文抑武的特征对其武举科考的消极影响;以及宋代政治腐败都加剧了宋代武举崇文抑武的这一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159页,以“海外贸易的发展”作为“南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殊不知北宋海外贸易也非常兴盛。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业,再加上鼓励商业的政策,使得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阿拉伯半岛一些国家都和北宋有贸易关系,北宋政府从这些地方进口象牙、珊瑚、珍珠、玛瑙、犀角等,出口的则是一些金、银、铜、铁等金属及各种丝织品和瓷器等。北宋的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等城市都是主要外贸口岸。政府在这些城市都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进出口船舶的检查和抽税。这也是北宋政府一项重要财政收入,乃至宋太宗时把充…  相似文献   

5.
北宋王朝实行重文抑武政策,十分重视学校教育的发展。武学作为官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先后于庆历、熙宁、崇宁年间三次兴办,直至靖康末年而不废。在这一时期,它逐渐建立了自己比较完善的编制体制,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招生、培养、管理、除官等制度,从而对北宋军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由于时代所限,事实上武学并未被太多重视,也没有培养出什么优秀的军事人才,从而致使其军事功能与社会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苏轼与贺铸为豪放词作的典型代表,由于二人生活背景及当时北宋重文抑武政策的影响,产生了二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命运。《定风波》和《六州歌头》分别代表了两人不同的词风特点及人生态度,比较这两首词可得出影响二人词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对外贸易上所实行的闭关政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但闭关政策的形成实际上是经过禁海-开放-闭关发展过程的,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是清代政治、经济环境所造成的,同时它也反映出清代各个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化,以及它对各个时期海外贸易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实行“海禁”即闭关锁国政策的朝代。明朝这一政策的始作俑者是明太祖朱元璋。实际上,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只是到了后来,由于对日外交的失败和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才开始严厉推行这一政策。本文试图对明洪武年间的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洪武前期和洪武中后期两个阶段进行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册府元龟》能成书不只是从文化角度上继承"崇文抑武"政策因素外,还有是从政治手段和宗教目的两者因素上维护宋真宗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这三者因素结合共促成《册府元龟》成书。  相似文献   

10.
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性质,需要克服“开放—封闭”二元判断的局限,揭示政策的历史逻辑。华夷观念和天下秩序的绝对原则决定了海外贸易政策首先是“御夷狄”的取向,也使中国古代王朝不可能与海外诸国发展出国家间的对等贸易关系。中国与海外诸国互补性经济需求使海外贸易政策又有“通财用”的取向,且不断增强,从以物品消费需求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财政需求为主。宋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日益显现,亚洲海洋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内外动力,推动海洋贸易政策总体上不断走向开放、专门化和系统化。从汉唐到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始终是华夷理念和朝贡体制下的“御夷狄”和“通财用”,有量的增长而无质的变革。这一量的积累与船坚炮利的西方势力和不同国际关系规则的全球化浪潮交互作用,使清朝逐步改变既有轨道,被动接受新的体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武术教育思维变迁的角度入手,以古代、近代和现代武术教育思维为主线,对"'文武分途'与'文武兼备'"进行了论述.古代武术沿着"从'崇文尚武'到'重文抑武'、从'文武兼备'到'文武分途'的轨迹"发展;而近代武术沿着"从'文武分途'向'文武兼备'、从'重文抑武'向'崇文尚武'的轨迹"回归;现代武术则是沿着"近代武术之学校教育轨迹"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明初商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认为:不能把明初的商业政策看成是单纯的“抑商”政策或单纯的“通商”政策;从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民族贸易政策、海外贸易政策和金融税务政策的演变过程上看,当时商业政策在总体上呈现出从“抑商”到“便商”的变化趋向;这一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社会经济变迁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为明中后期“边禁”、“海禁”、“银禁”的开放与商人活跃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  ●市舶使和市舶司【概念解析】市舶使设于唐代,市舶司设于两宋,其主要职能都是管理对外贸易。但市舶使和市舶司不尽相同。市舶使是官职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官职;而市舶司是官衙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我国的海外贸易在秦汉时期就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在唐代以前,历朝政权都没有专设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或机构。唐宋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比较开放的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政府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市舶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社会风气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唐时盛行的尚武之风至宋时已渐为崇文之风所取代,崇文精神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意识。而孕育这种风气转变的原因,除传统观点认为的宋初统治者为防范“陈桥兵变”再演和铲除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隐患而采取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外,还应有科举仕进之风的盛行对武功进取风气的弱化;宋朝守内虚外政策实施的客观影响;程朱理学兴起的消极作用等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期,政府实行积极开放的海洋政策,使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明朝建国,却一反常态厉行海禁,使中国逐渐处于与世隔绝和落后挨打的境地。朱元璋实行的海禁政策是古代中国海洋政策的转折点,它的实施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开放走向限制。关于海禁政策的原因,以往的研究更侧重于政治和经济层面,鲜有心理探究。其实,朱元璋曲折的人生经历、深厚的农民情结以及复杂自卑的心理都影响了  相似文献   

16.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治时期 ,为巩固并拓展其统治范围 ,采取了西联西夏 ,南抗北宋 ,东征高丽 ,对周边的部族“臣则抚之 ,扰则击之”的外交政策。圣宗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1 )战争和征服一直是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 ;(2 )因时制宜 ,灵活多样 ;(3)内政外交 ,同时并重。从宏观上看 ,辽朝实行的对外政策 ,对辽政权的确立和强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客观上对 1 0世纪末到 1 1世纪初中国北方地区的开发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通死事考     
韩通是五代时期后周的开国将领,在陈桥兵变时被军校王彦昇所杀,成为赵宋开国史上最为重要的流血事件。由于此事涉及周宋禅代的敏感问题,韩通之死在宋代史料中众说纷纭。后世史家多视之为王彦昇独断专杀,然而,将之放入兵变前后的政治形势和宋初政策走向上来看,韩通之死恰恰是赵匡胤肃清后周异己军事力量的开端,也是宋初崇文抑武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得以实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宋代,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战乱结束、天下太平、"崇文抑武",天时地利人和使得当时艺术、文化、思想空前繁荣。唐代奢华张扬、艳丽开放的审美理念逐渐被淘汰,宋代独特的"儒雅"审美形成。文人墨客被推至社会金字塔顶端,他们的穿衣风格、审美取向成了百姓们模仿学习的对象,人们穿上同款服装,纷纷把自己包装成"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在17世纪阮氏政权建立以前,越南历代王朝对海外贸易一直持比较消极的态度。阮氏在广南地区建立统治之初,其政权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威胁。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阮主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对华贸易,采取了相对前代更加灵活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已成为支撑福建经济的重要产业。宋代统治者是如何对福建的海外贸易进行管理的,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泉州市舶司为何直至北宋中期才成立,这种管理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