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从“地域文化+五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协同发展地域文化与学前教育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核心;地域文化的存在方式:课程建设的载体三个方面探索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是基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青睐于自然的生活环境,对建筑需求更加倾向于生态化,从而促进了景观建筑学的迅猛发展。目前,景观建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大发展。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是从地域文化角度对建筑景观的合理布局进行研究,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交流特性,促进景观建筑学与生态环境相互结合,以一种多元化方式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资源等因素影响,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丰富资源。黄冈各高校分析并克服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瓶颈,从地域文化中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拓展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大力提升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构建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洛杉矶Pershing广场为典型案例,介绍上述建筑的设计背景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环境特点,表明了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石,而建筑设计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上,以西安及江南水乡为例,提出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根源、场所的自然环境特点来开展建筑设计,通过材料、形状、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反映当地的人文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徽州地域色彩文化与当代徽茶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地域色彩文化包含自然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徽州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造就了自身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色彩,徽派建筑和徽州服饰等文化要素又为其人文环境色彩提供了重要蓝本。色彩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徽茶的包装设计而言,独特的徽州地域色彩文化无疑为它带来诸多灵感。深入研究徽州地域色彩文化特征,并将其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徽茶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当今徽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营销策略重振徽茶产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与作家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哺育了文学。但在同样的地域文化影响下,有个性的作家仍然能写出具有独创色彩的作品来。一方面,作家可以在“行万里路”的生命体验中吸纳四方灵气,写出风格不拘一格、色调变化万千的作品。另一方面,有才华的作家,又可以凭着自己具有创新意味的作品改变地域文化文学的传统面貌,写出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域文化对幼儿个性和国民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地域文化缺失、西方文化倾向明显等问题.要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并着力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地开始融入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逐渐地提升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是当前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文章集中讨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策略,期待能够为地域文化融入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不同地域的儿童,其成长的生活背景是不一样的,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美国人克拉克认为“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英国人马林斯基谈到“文化上下文”,强调的就是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而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生活在同一文化地域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受到当地习俗、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其实是很难绕开地域文化的,尤其是语文教学.新课标也有这样的表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意味着,以语文教学的视角去观照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教育使命和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中发掘“现代”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进而走向文化自强的过程,最终形成学校现代化的“中国式”与“中国态”。学校文化创新源于本土文化自觉,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存在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地域文化主要以“集聚教育资源”和“发掘教育意蕴”的方式进入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引入地域文化要有理性的文化自觉,也要有一定限度。本研究持续关注齐鲁大地一所小学通过融入地域文化到学校文化,以此凝练与建构出个性化的办学理念,统摄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环境空间的想象与搭建,最终促进了学校文化的整体转型和优化。通过发扬光大优秀文化传统走向文化自强并融入地域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能够生成出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理念和目标,敞现出从事件开掘到价值凝练、从课程开发到理念贯注、从氛围扩散到整体重建的路径与对策,不但激活和焕发地域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而且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对于新时代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审美视角看,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还存在着课程审美价值不突出、审美内涵不丰富、审美形式不契合等问题。为此,要注重对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审美建构,凸显审美价值,提升审美内涵,完善审美评价等,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幼儿园通过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走访调研和实证分析的视角,发现农村幼儿园地域特色课程建设存在地域文化资源的滥用、误用、套用等问题,而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文化自觉的信心不足和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不足。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即地域特色资源的选择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地域特色课程的开发要紧密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地域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广阔的“教育场”和更丰富的实施手段;地域特色课程的评价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地域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依托完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其中的内容自然涉及古今中外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有一显著共性,即渗透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说,这一内容在今后的各类考试中将会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带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题型新颖,题材来源多元,充分融合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会用“语文眼”观察生活,了解地方或社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并学会对此进行思考和表达。  相似文献   

15.
略谈对词史的地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们的词学研究和词史书写,对词的产生与发展的地理因素和地域文化特征有所忽视。而实际上,词的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贯穿千年词史的一种地理文化现象。回顾词史可知,词初起时就带上了十分浓重的江南地区的地理人文色彩。五代时。西蜀“花间”词烙下了鲜明的西蜀地域文化的印记。南唐君臣的词则主要是扬州地域文化的产物。入宋之后,词的地域性特征有所加重和发展,宋词几个有影响的流派都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相当多的宋词作品都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与南宋词平行发展的金词更是典型的“北方文学”。降及清代,词的地域性特征更加突出,甚至成了划分和识别词派的主要标志。对这个贯穿千年词史的地域文化现象,有必要设计出一系列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方特产蕴含地域文化主题,其包装设计理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民间美术作为地域文化典型代表,应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对提升特产包装文化品味以及特产销售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概述灵璧钟馗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分析灵璧地方特产包装品牌意识淡薄,商品包装简单粗陋,包装设计缺乏创意,地域文化特色不浓等现状,从灵璧钟馗画的造型、色彩、构图、寓意四个艺术特征,探讨如何实现灵璧钟馗画的艺术元素与灵璧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应用,力求拓宽灵璧地方特产包装的设计思路,促进产品销售,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域文化以多姿的地理优势、相容并蓄的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中外文化而成就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并体现着地域特征的多元性。东北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探究对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园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完善。从地域文化资源运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美术课程教材的编写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能够让幼儿园美术课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天水地域文化视角分析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深入讨论和总结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制订出更具有可行性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传承与创新策略。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绘画常识,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从天水地域文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域文化以多姿的地理优势、相容并蓄的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中外文化而成就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并体现着地域特征的多元性。东北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探究对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安全教育与地理教学联系广泛,文章以湘教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尝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文化安全教育,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导入文化情境、案例引导探究、实践深化等环节,帮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和保护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