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相比新闻正规军而言,专业报越来越难办已是不争的事实。放眼林林总总的报刊市场,成功的专业报可谓屈指可数,大多数是惨淡经营,苦撑危局。创刊近十年的《旅游导报》,尽管曾经红极一时,但相比报业的发展速度,却显得后劲不足。1999年,该报并入国内名刊知音杂志旗下,为我省乃至全国专业报的生存与发展,写下浓重的一笔。本文仅就《旅游导报》依靠盘活新闻专栏、切入读者市场的一些作法,浅谈几点办好专业报的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专业新闻两相宜 报纸要有新闻,专业报也要有新闻。《旅游导报》的专业是旅游业,但我们在新闻定…  相似文献   

2.
对地市报来说,地域局限、受众有限、广告源不多,然而共生共存之媒体却不少,要生存就要竞争,要竞争不仅要拼新闻,广告营销亦有“道道”。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地市报广告经营如何才能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成竹在胸,游刃有余?高瞻远瞩把脉市场;放眼长远“钓大鱼”;  相似文献   

3.
法国报刊的生存策略□卢起一家报刊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且是在两个战场上的竞争,一个是读者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法国报刊是如何在这两个战场上拼杀的呢?适应读者需求的产品制作赢得读者就是赢得市场,而且是双重市场——新闻产品市场和广告市...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在发行上,接下来是日趋白炽化的广告竞争上,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专业报再也无法安于一隅与世无争了,只有直面竞争,在报林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争得理想的份额,赢得更多的读者和市场,才能得到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中国抗癌报》作为一份科普专业报,又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受众的需要呢? 一、质量──报纸的生命之本 一种报纸办得如何,是否为读者喜闻乐见是报纸的生命和根本。作为编辑首先要在浩如烟海的报林中找准《中国抗癌报》的位置,明确为哪一方面、哪一层次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工人报作为专业报,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担负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那么,如何通过打造新闻品牌,赢得专业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的选择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特色,彰显个性,坚守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培育初期,报媒重在强化措施抢喝"头啖汤";利用WAP网站型手机报、微博增加读者黏性。在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市场真正启动后,报媒要不失时机地加大投入,利用3G网站型手机报的优势全面改造传统的经营模式。尤其要利用手机支付,开拓发行、广告新空间;利用网站、论坛开发SNS,从而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丽 《新闻前哨》2004,(12):76-76
经过近年两次报刊清理整顿,行业报的生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根据治理整顿的要求,报刊与主管部门要实现三个分离,即:管办分离、财务分离和发行与行政权力分离。离开了财政支持,媒体能否站稳市场,实现良性发展,其自身经济状况是重要制约因素。就报纸而言,经济来源主要是发行和广告,而发行量的大小是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办报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行业报在适应市场,扩大发行上迫切需要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
专业报由于其特定的专业性,不可能像日报和都市报那样包罗万象,罗列出大千世界的各色新闻,为读者打开一个全方位的新闻视窗:专业报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中抢占一份市场份额,必须要从专业报的特定属性出发,办出其专业特色,为特定的读者群提供独具特色的专业新闻。本文以辽宁老年报为例,就专业报如何办出专业特色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新兴网络直逼传统媒体的今天,与日报、晚报、早报相比存在先天不足的专业报更是危机四伏。面对困境,各类专业报要生存下去,该思考的问题有不少。本文就如何提高记者业务素质,扬长避短地采写新闻作品,粗浅地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业的激烈竞争中,一家专业报要生存、要发展、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认清自己的性质和特点.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专业报的“专”字.不“专”不行专业报姓“专”,这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新兴的部门和行业相继诞生.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变动和发展的频率日益加快,人们对新闻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加.人们已不满足只了解综合性新闻,也要了解专业性新闻,专业报便应运而生.因而社会分工是专业报诞生的本源;反映社会分工的信息,是专业报的使命所在.专业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离不开“专”字.  相似文献   

11.
党报如何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动力和宽松的环境,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活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使报社的广告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大大增强了报社的经济实力。可以说,现在是建国以来新闻工作的最好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新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党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党报不仅受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挑战,而且受到行业报、专业报和各种类型小报的挑战。面…  相似文献   

12.
刘萍  王百恒 《新闻前哨》2004,(11):60-61
专业报大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报规模小,报道面窄,市场空间小,机制不活,诸多方面都不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专业报的发展。如经营模式、战略取向落后于时代,没有认真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等。所以,当改革的风雨到来之时,不少专业报难以应对,陷入困境。面对这种状况和形势,专业报如何突破重围?  相似文献   

13.
林敏 《新闻实践》2005,(11):56-56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去年全国报纸广告经营额超过电视广告将近20个亿,汽车、房产等产业在报纸上投放广告的比例增长了80%和40%左右。报纸已成为广告市场最大的赢家。 然而,这块大蛋糕并不是人人有份,对于省级专业报来说,广告经营情况未有任何改善,充斥于都市报版面的汽车、楼市、百货、医药、分类等各类广告,在专业报上仍鲜有体现。 专业报的先天劣势 1、出身尴尬,先天不足。 除极少数几家外,大部分专业报创刊于8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大多是由原来的部门简报脱胎而来,因而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并非纯新闻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宇知 《当代传播》2004,(4):101-102
面对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对于新闻法制报等专业报来说,只有精细定位,紧盯读者细分市场。办“分众化”报纸,以卓而不群的个性开拓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传统媒体的主力军,报纸面临各大门户网站和专业新闻网站的挑战,互联网“蚕食”年轻人阅读群、“侵蚀”民众的阅读传统、“瓜分”平面媒体的广告份额,网络媒体大有抢占传统纸媒市场、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与此同时,在内外部生存发展压力之下,报业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竞争手段日益多元化,竞争面也从单一的报纸质量拓展到广告、经营、策划水平等多方面,竞争的空间也从网下扩展到网上,并由此出现了电子版报纸。企业报电子版发展现状由于报纸的特殊性,企业报的覆盖范围、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今,在纸质媒体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晚)报要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追求个性化,打好地方牌,突出新闻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专业报记协响应中国记协的号召,满腔热情地开展新闻扶贫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省专业报记协拥有44家会员报社,在这次新闻扶贫活动中,很多专业报走在前面.《旅游导报》派记者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并帮助做好工作,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旅游事业,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武汉卫生报》去年派出记者采写了系列报道《医林寻根》,所到之处,大部分是贫困地区,他们采写稿件,了解情况,上下沟通,对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卫生局的表彰.《湖北科技报》更是一直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进行宣传,在新闻扶贫活动中,加大力度,扩大版面,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还为贫困地区科技部门免费刊登广告.前不久省专业报记协专门召开新闻扶贫工作会议,就前一阶段开展新闻扶贫工作的作法和经验进行交流,并且布置下一阶段新闻扶贫的具体事项:要求各报派优秀青年记者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深入,行业报的生存问题日益凸显。行业报在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时,除了要克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资金和体制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市场条件下,认清行业报作为媒介产品的性质,打造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行业报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竞人择”的这一法则愈来愈使报界感觉到一种紧迫感,这是无法回避的选择。报纸决定读者,读者决定发行,发行推动广告,广告又直接维系着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新世纪即将来临,工人报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适应市场挑战,已成为地方工人报同仁们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铁路专业报新闻摄影不仅具有大报新闻摄影的共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又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它的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铁路专业报新闻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反映我国铁路建设第一线的事情。由于铁路专业报是铁路系统内部发行的党委机关报,读者的对象又是铁路本系统的职工群众,加之铁路管辖范围广,专业性强,这就决定了铁路专业报新闻摄影必须要有铁路的特点。否则,和全国其它报纸的新闻摄影几乎一个样,使人看了大报就不想看小报,那将失去铁路新闻摄影自身的价值,不为群众所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