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王文华 《新闻界》2003,(3):57-59
新闻,一片辽阔的生活原野。新闻,与时俱进,与时剧变,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原野。新疆《博乐农垦报》社记者胡维斌在这片原野里辛勤耕耘,奋斗不懈12个春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3年来,他不仅在自己供职的报纸发表了45万多字的作品,还在省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500余篇,有50余篇作品获各类新闻奖,其中全国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2件,二等奖2件,优秀论文一等奖1件;全国地州市盟报新闻摄影一等奖1件,三等奖1件,优秀作品7件;获自治区、兵团好新闻二、三等奖20多件。胡维斌在农五师乃至兵团、自治区可谓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这不仅仅…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报纸新闻漫画的评选,一直由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具体承办。以往,每逢评“好新闻漫画”,中央和省市报纸很踊跃,报送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可观。每次能评出一、二、三等奖10多件。今年,新闻漫画第一次参评“中国新闻奖”就出师不利。参评作品数不足200幅,质量也不很理想,许多报纸放弃,理由之一是可评的画不多。中国记协给6个奖的指标,原已很少,结果一等奖没评上,仅得二等2个,三等3个。可是新闻摄影气势却不一样,参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的国家级大奖,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论文,至今已评选16年,期间共计3105件作品获奖,一等奖423件,其中有不少可谓是传世佳品,如撰写邓小平同志骨灰洒向大海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等。作为新闻工作者能有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件梦寐以求的事。2006年在南昌评选出了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的作品。67位领导和专家参加评选,几百件作品参评,竞争异常激烈。通过优中选优,全国广电作品选出6件一等奖,二等奖15件,三等奖20件。在一等奖的获奖作品中消息类只有一条就是江西卫视采制的《地震灾区第一夜》。那么为什么这条新闻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对这条新闻的分析是否能看出些许中国电视消息的评奖趋势呢?  相似文献   

4.
记者秀子报道:由新疆新闻学会主办的第四届新疆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于3月15日在乌鲁木齐揭晓。 30余家报纸推荐的近200件汉、维吾尔文作品参评,共评出一等奖17件、二等奖28件(包括专栏、版面)、三等奖56件(包括专栏、版面),其中汉文一等奖作品的得主者是新疆军垦报梁彤瑾的《兵团情结》、新疆日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当数都市类报纸.都市类报纸的发行区间以城区为主、内容多以市民关注的热点为主.其实,<鲁中晨报>作为鲁中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在内容上并不排斥农村题材的重要新闻,很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报道还被着重处理.在2010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晚报生活类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7件,笔者采写的消息<提前十年完成新农保全覆盖>获一等奖,这也是所有获奖作品中唯一一个农村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由自治区记协、新闻学会、广播电视学会三家联合举办的1991年度“新疆新闻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这次活动是对1991年我区新闻工作的一次检阅和总结,对今后的新闻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定,共评出特别奖4件,一等奖17件,二等奖40件,三等奖91件,鼓励奖40件。其中,报纸部分和广播电视部分各占55%和45%。这里仅就报纸部分(主要是汉文报纸部分)的评选工作谈点个人的感想。一一张报纸,是由一件件新闻作品组成的,报纸办得如何。新闻作品是最具体、最有说服力的“窗口”。从这次参评的248件作品可以看出,1991年我区报纸新闻工作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我有幸成为记者队伍中的一员,在从业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不怕吃苦,兢兢业业外,记者最需要什么?有一位老报人告诉我,做记者最需要的是学会思考,跑口只要认真研究同样会写出好的新闻! <维修花数千维权数万元>就是这样一篇经过深刻思考的作品,它获得2007年度大众新闻奖二等奖和2008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也是截至目前鲁中晨报获得的第一个文字类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报纸新闻漫画的评选,一直由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具体承办。以往,每逢评“好新闻漫画”,中央和省市报纸很踊跃,报送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可观。每次能评出一、二、三等奖10多件。今年,新闻漫画第一次参评“中国新闻奖”就出师不利。参评作品数不足200幅,质量也不很理想,许多报纸放弃,理由之一是可评的画不多。中国记协给6个奖的指标,原已很少,结果一等奖没评上,仅得二等2个,三等3个。可是新闻摄影气势却不一样,参评图片数千幅,获奖一等2个,二等4个,三等6个,12个指标统统捧走。通过这次评奖似可看出新闻漫画的疲软。现在各报除定期的画刊和漫画专栏外,散见于各版能及时与新闻同步的漫画日益减少。过去,人民日报国际漫画每  相似文献   

9.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10.
求真务实写好稿报纸是传播新闻的一种载体,而新闻必须真实。因此,各家报纸都采取严格措施,力争使自己的新闻报道真实无误,杜绝虚假。尽管如此,新闻报道的失实现象在各家报纸中仍时有发生。我在农村基层采访时,有位农民听说我是记者,很不客气地对我说:“现在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评出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美术获奖作品261件,其中一等奖作品40件,10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 (记者邹玲报道)为新闻界关注的全省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第16届(1998年度)“湖北新闻奖”,5月21日在武昌揭晓。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共评出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报纸版面设计得更漂亮?基层报社如何设计出更多让读者喜爱又能夺得大奖的精品版面?作为基层报纸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我设计的1995年1月29日《临汾日报&;#183;农村版》头版(四开小报),不仅荣获山西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农民报好版面奖,而且有幸成为第六届中国新闻奖全国_三块获奖报纸版面之一,一个基层报纸的小版面登上了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大雅之堂。这块版面设计成功给我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已33年的老记者,1998年是我很自豪的一年。我的《中国历代名画流失海外知多少》获第二届江苏新闻奖,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江苏省文化好新闻一等奖我任总撰稿,由江苏电视台摄制的新闻专题片《国宝今安在》获当年江苏省电视好新闻一等奖,并在’98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与央视的《东航迫降纪实》同获仅有的两个’98中国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回想起发现和采访这一引起海内外极大反响的重大新闻的日日夜夜,我至今心情难以平静。 1997年岁末,我得知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正在编纂《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于是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江西新闻奖,是在全省报纸部分和广播、电视部分分开复评推荐的基础上,由省记协、省新闻学会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统一定评而产生的。评委们对推荐的三百多件参评作品进行了认真的阅评和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共评出获奖新闻作品249件,其中一等奖38件,二等奖82件,三等奖149件。另外,还评出了报纸好版面、好标题,广播好栏目,电视好专题奖共46件。同时,还确认了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2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14件。第四届江西新闻奖的定评工作,总的看是严肃认真的,客观公正的,基本上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评出…  相似文献   

15.
珍惜荣誉     
在我的书柜里,已珍藏和保存着一百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人部分是新闻单位颁发给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 翻看证书,最早的一本是原随县广播站颁发的模范通讯员证书。那是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我,忽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采写讴歌农村新人新事的新闻稿件投寄县广播站,当年我被评上模范通讯员。1984年我被《新农民》杂志评为模范通讯员。不久我在村小学任教,后来又干起了幼教。由于在新闻报道中干出了点成绩。后来我又被招聘到镇广播站从事宣传报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地、市级报纸和电台采用。仅1986年我就被《湖北日报》、《襄樊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或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本人采写的人物消息《红云村出了个名扬联合国的青年农民》,除被本报评为一等奖外,还先后荣获益阳市年度新闻一等奖,湖南省地市报一等奖、“我与湖北科技报”征文优秀奖、全国妇女报刊二等奖、中国地市报一等奖、中国科技新闻三等奖。奖次不算高,但稿件给我的启示很多。 乐于同普通人交朋结友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作为党的喉舌,记者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干,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细细品味这几句话的含意,深感作为新闻机构的“编外记者”——通讯员,对客观、公正地反映新闻事实,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十多年前,当我成为绵阳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当时为四川农民报)等新闻单位的通讯员时,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但是,通过十多年学习新闻写作的实践后,我才越来越觉得我当时高兴、自豪得太早了。事实说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有成就的通讯员,并不容易。十多年来,虽然我采写的各类新闻稿件有4000余件见诸于报纸、电台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的行家都认为:记者应力争事事处处深入现场,多写自己目击过的新闻。我认为这是一种真知灼见。新闻无论大小,如果记者能事事处处都有去实地勘察、一睹为快的劲头,那么我们的报道、我们的报纸将会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了。请看新民晚报一九八五年国庆前后的几篇小报道:  相似文献   

19.
章宏法 《新闻实践》2011,(12):76-77
有多少记者为追求精品力作而呕心沥血?有多少记者为追求新闻理想而殚精竭虑?能成为名记者的终是少数。似乎在不经意间,温州都市报记者叶锡环脱颖而出,以胸怀全局的高度,以不见真相誓不罢休的闯劲,以收放自如力透纸背的功夫,以罕见的连续数年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成果,成为浙江一万多名记者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徐文良,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大校军衔。1955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73年1月上山下乡,1976年1月入伍,1978年4月考入解放军报新闻培训班。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83年1月调入解放军报社,历任驻兰州、成都、海南和广西、云南前线记者站(点)记者,成都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新闻作品《华阳礁上补给忙》、《铁肩担国防》连续两届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获全国报纸头条比赛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