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回放《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师:(在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记得曾经有位诗人这样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自己的第一声啼哭声开始的,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的,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幸福!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由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组成的!第一次背起小书包走进学堂,第一次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第一次和自己最心爱的人携手迈进婚姻的殿堂,第一次真正静下心来享受天伦之乐.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背景音乐渐停)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同她一起感受、一起思考人生这个严肃而又重大的主题!哪两位同学先来把课文朗读一下,让我们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已经有两位同学上台了.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双簧戏师:昨天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找对子,演课文里的片段,大家准备好了吧?生:准备好了。师:谁有勇气先上来?生:我。(一位平时比较活泼的同学先站了起来)师:掌声鼓励。(掌声)(只见那位同学大大方方地走到黑板前,面对着黑板,搔首弄姿,最后还把屁股扭了几下,然后跑了下去)(笑声)师:我们能猜出他演的是哪一节吗?生:(齐答)皇帝穿新衣。师:演得很好。能把黑板比作镜子,难得的创造。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学生鼓掌,看着那位同学笑)师:还有哪位有信心更胜一筹?生:(自信地说)我们两人。师:好。掌声鼓励。(只见两位同学走到教室后…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引人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我们已经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一位同学按“先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埋匣——挖匣——启发) 2.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5.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 生:(齐读)<月光曲>. 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相似文献   

6.
在说话或作文时,我们常常用到“自己”这个词。如果问个问题:“自己”究竟是指谁?谁多同学一定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指“我”喽!其实,答案是错误的。就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吧: 1.他把自己(指“他”)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爷爷的俭朴生活》 2.任凭风吹雨打,我们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生:一分钟等于60秒。生:课堂上一分钟是很短的。师:一分钟有60秒。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课题:“4.一分钟的价值”。师:先让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请第1、2组同学轻声朗读这篇课文。请第3组同学做口算(出示口算题10道)。请第4组同学抄写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老师看马表,生分别读、算、写) 师:一分钟过去了,你们觉得它长不长? 生: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一分钟做了多少  相似文献   

8.
肖忠材 《江西教育》2005,(24):42-4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七册31课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悯”心,平等真诚奠“真”情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多加了一句话》这篇课文的内容吗?生:记得,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盲妇人在街上乞讨。开始,人们都不理睬她。后来,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人们就纷纷慷慨拿钱给她。师:为什么这句话会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呢?生:因为这句话让人们产生了同情之心。师:对了,每个人都有同情之心。我就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富有同情心。生:有一回,一个小同学摔倒了,我看了连忙把他扶起来,还帮他擦眼泪。生:每当…  相似文献   

9.
课文可以移植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原因是目前大多同学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却忽视学习文质兼美的课文。缺乏一种“写作文,想课文”的意识。在学课文时,我们要把“教材当作例子”学透,在模仿和借鉴中推陈出新,做到学以致用,其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作文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如何把课文中的美点、亮点成功地移植到我们的作文中呢?以下方法供大家借鉴:一、自动链接精美词汇初中教材的选文大都是名篇佳作,词汇丰富,犹如一座蕴藏丰厚的金矿。单是《提醒幸福》一文就足以证明,同学们学后可积累如下词汇:“惴惴不安、枕戈待旦、谆谆告诫、无足挂齿、…  相似文献   

10.
师:大家看一看写下雪这一段是最先从哪个角度来写的?生:先从"雪下得很大"这个角度来写的……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部分。读的时候要把雪下得很大的那个气势读出来。(一生读课文有关部分)师:这场雪大吗?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选用 背读课型 教学过程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 2.导入语 想请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当你陷入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否感到沮丧、不知所措甚至痛苦呢?有一个人说过(多媒体展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人所经历的痛苦比我们更深,挫折比我们更多(多媒体展示):  相似文献   

12.
下面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节公开课(《“红领巾”真好》)里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配上音乐)。师 :老师读得好不好?一学生 :(质疑)老师 ,你为什么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读得那么大声呢?(课文的最后一句是 :小鸟在枝头高唱 :“‘红领巾’真好!”)师 :(笑眯眯)你真用心听 ,连老师哪里重读都听出来了。你对课文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等一下你可以按你的理解来读。片断二 :教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小节。这位学生一朗读完 ,就有一男生举手表示有意见 ,老师请他发言。生 :我觉得××同学读得太快了 ,我认为应该读慢一些。师 …  相似文献   

13.
最熟悉的人     
正习作要求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三·我的小笔头":老师和同学是你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最熟悉的人。请你确定一位老师或一位同学,并选择一两件真实而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的性格或品格来。题目自拟。拓展思路同学们,在学校班级生活中,老师和同学是我们最亲密、最熟悉的人。你最熟悉哪一位老师或同学?这个人是你非常熟悉、真正了解的人吗?如果是,请把他介绍给大家。想一想,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写他的什么性格或品格?要选  相似文献   

14.
[活动单一]讲讲故事,感受文体 要求:1.讲清故事的大意;2.注意声音和语调;3.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伊索寓言》.昨天我让同学们回家选一两个故事讲给家长听,现在,我想见识一下同学讲故事的水平.请一位同学把"活动单一"的要求读一读.(生读) 师:有人说呀,讲故事水平高的人,他的欣赏水平就高.现在就看你们的欣赏水平了.(生选择一则故事开讲) 师:你们欣赏这位同学讲故事的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犤教例犦(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课文,明确了云雀的心愿:到沙漠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提问)生:老师,云雀的心愿能实现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师: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云雀的心愿能不能实现呢?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能或不能都要说出理由。生: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整体感知课文。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师:童年是人生的起点,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味的童年的记忆,童年的生活经历往往是最不可磨灭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今天的学习我们采用“猜读法”,不能看课文,我们只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读到某一处时停下来,然后我们根据上文内容来推测后面事件的发展,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注意从文章中捕捉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见解。二、研讨新课1.师:请一位同学从开头读到“但在…  相似文献   

17.
前言:某节阅读课一开头就走了向,我不想曲了同学们的意,挫伤了他们自由言谈的积极性,就随弯就弯,干脆把它上成了写作课。●写作指导一、感受1.用心师: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基本上熟悉了吧。(有些同学交头接耳)在这个新环境、新群体里面生活,感觉还好吗?YXH:(学生姓名的拼音缩写,下同)还不大熟悉吧。我起码还有一半同学的名字跟人难对上号。师:那可要赶紧呀!抢占先机多找些好朋友。YHM:自己做好要紧;即便被人抢得了先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到时候划得来就划。师:你很自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大家有过这方面…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通讯《三个太阳》,哪位同学带着大家把昨天学习的内容回顾一遍?生:昨天我们自主学习了《三个太阳》一课中的生字词,读熟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用小标题结构全篇,通过一位女画家的见闻和感受来  相似文献   

19.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谁是主人公?全班:鲁庄公、曹刿。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全班:长勺之战。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生(1):战前、战中、战后。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关,敢不敢过?全班:(大声)敢。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  相似文献   

20.
一、读题释题 ,谈话激趣质疑定标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看到课题 ,你们有些什么疑问呢?2 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 ,教师调控引导 ,避轻就重 ,导入学习课文。二、以读为本 ,目的明确层次清楚1 请同学们自由把课文读一次 ,要求读准字音。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再读一次 ,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 ,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后 ,边读课文边看课后的注释 ,把课文读懂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请位同学把课文读一次 ,学生评议。5 老师把课文范读一次 ,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