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石,松散耦合理论视角下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表现为二者既保持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又具有密切联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松散耦合有利于二者共同应对高校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松散耦合特性表现相对不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认识偏差、管理实践疏离与割裂等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纠偏与价值引导、合理划分学校与院系管理权限、完善与增加制度供给、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结合等举措解决,从而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整体提升以及组织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是由多个主体型构而成的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建构产教联合体有助于优化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化解产教融合运行悖论、优化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由于联合体内主体关系、主体行为与评价标准的耦合特征,依据松散耦合的理论建构产教联合体,可以应对产教融合主体的离散化与碎片化趋势,顺应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特性与治理方式,推动产教联合体的行为创新。为此,应融合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目标,确立产教联合体的新价值;形成连锁性与松散性的互动,建立产教联合体的新机制;实行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共治,推进产教联合体的新治理;集成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文化,激发产教联合体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学科是大学的根基所在,学科治理是大学学术治理在学科层面的投射。学科的知识与制度两重属性、逻辑及动力机制,以及学科治理在大学行政化制度结构下的实践困境,分别构成强调学科治理命题与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大学学科治理的推进,应着力突破学科组织化的“短板”因素,夯实学科治理的组织基础。在运行机制方面,应综合运用学科发展核心议题的学科自主行会式决策机制、针对学科自主决策的学院和大学审议及反馈修正机制,以及学科重大议题决策的外部相关者介入机制,同时高度重视贯穿学科治理全程的文化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聚合了不同学科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生态环境中,不同学科之间会对学术资源进行争夺,并发生权力冲突与文化冲突。要减少或消解学科之间的冲突,使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达到生态和谐,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求同存异,形成统一的内生性的组织目标;多元参与,建立组织内部的利益分享机制;协同治理,建立组织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开放边界,建立学科之间的文化交融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变革再思考:一种新的混合型学校组织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合型学校组织结构在逻辑上将松散耦合型与紧密耦合型两种显性化的学校组织结构看作一个整体,既能抓住层级制所带来的集权和协调性的好处,根据各个层级对学校组织系统要求的不同,动态地对学校组织进行变革,同时又能尝试利用更加分权的组织结构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传统理性官僚组织机制在学校组织环境中的缺陷,对学校组织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教育组织是松散耦合系统”论源于组织研究的有限理性观。处于开放系统的高校组织各要素间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响应性,在时空之中形成松散耦合系统,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与不足。“松散耦合”提出后的近半个世纪里,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问责日益增强,“松散耦合”被广泛用来解释高校改革与发展,但也存在误用的情形。当前,需要重新审视耦合组织模式的辩证性与系统性,客观评价耦合效果,接受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并存,加强高校组织松散耦合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学科“组织”与“知识”二元属性为研究基础,试图论述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的耦合机理。我国学科组织管理模式随着学科发展水平、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发展特色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当前高校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存在学科目标协同、学科信息共享、学科资源整合和学科文化耦合四种耦合机制,并基于耦合作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一总两线”的学科矩阵模式,并呈现出以学科群为统领、无边界开放、非正式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术使命的担当与组织公平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效率保障。当前,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学科范式之间的通约性不足、外部制度环境的正面牵引性差、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障碍。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创新需要加强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作用,缩短创新周期;重建经费投入机制与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增强资源保障性;优化组织的结构治理与关系治理,释放组织创新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组织结构创新,在其内部各组成要素结合方式的优化上,必须更多地考虑集成创新的思路。将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加以连接,集成一种新的耦合系统,有利于资源要素的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志强  亓晶 《高校教育管理》2019,13(1):36-43,54
行业院校战略行为与外部政策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经历了紧密耦合-依附性发展、选择性耦合-适应性发展、松散耦合-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这种耦合关系的演变即是制度规制与创新、制度合法与技术效率、制度外化与内生等组织与制度之间逻辑关系不断衍化的过程。针对政府的过度规制制约行业院校的创新意志、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博弈造成战略决策的摇摆、由外而内的制度化过程弱化行业院校之间的协同、强制与模仿机制下的特色"同形"等问题,文章提出在松散耦合机制下实现行业院校战略行为与外部政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学科综合化成为转型时期地方高师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化转型促使地方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产生变化。基于学科的学院制是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保证。院级组织在学科建设管理中既要明确定位,又要从院级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院内学科组织内环境优化、院级学科建设权力体系协调、学科团队与成员管理落实等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学科间的卓越集群发展是维系存在意义上的大学社群组织有效运行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它需要依靠学科共同体间的信任与合作来达成交叉融合渗透的交往共识。这种交往共识需要学科规范的调节,因为学科规范是学科发展所应坚守的共同道德与内在契约,而学科间的恶性竞争与盲目攀比是对学科场域共同道德的破坏。学科治理是维系学科共同道德的“强制善”,它以学科向善发展与理性育人为价值基础,塑造学科服务社会重大现实需求的公共性,凸显知识创造价值的社会共在责任,呼唤学科共同体理性治理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科性公司是依托高职优势学科而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它以服务学科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为己任,为高职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高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基地。为办好学科性公司,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力。同时,学科性公司应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公司治理,科学制定公司战略,优化融资渠道,并处理好与学校事业发展及学科建设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科组织是大学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教授治学的组织基础。学科组织行政化导致学术权力虚化,教授治学难以有效实现。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高校通过学部制改革、学术团队改造和学术特区建设等形式,尝试重构学科组织,实现学术权力回归。“三级组织两级管理”和“契约式管理”都是重构学科组织的有益经验,是实现教授治学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注重围绕内涵发展学科。哈佛以法治、民主和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保障,以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作为理念先导,在尊重学术权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系的办学自主权,紧密围绕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等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哈佛经验表明:构建卓越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办学者需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围绕形成大学制度、办学理念和学科组织逐渐提升整体办学质量;作为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需要保持忧患和竞争意识;办学者应与时俱进地理性审视大学文化传统与学科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永 《江苏高教》2020,(5):29-34
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积极应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合理、切合中国学科发展实际的一流学科评价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流学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共同的产生机理、运行机制、生存规则、演化规律。因此,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去探究一流学科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具有可行性。从遗传的角度看,一流学科评价要注重其历史价值;从变异的角度看,要凸显一流学科的时代特色;从学科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看,要强调一流学科与环境的多元共生;从根植中国学科传统的现实看,要构建一流学科的自我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可以分解为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三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企业界的"市场失败"和政府部门的"政府失灵"一样,非营利组织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社会使命过程中也会发生失灵现象.因此,应从法律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镇政府治理依然有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还存在比如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组织体系不完善、政企不分、思想落后、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乡镇的健康协调发展。从多中心理论出发,乡镇政府应该明确其职能定位,理顺权责关系,努力完善并创新乡镇政府体制,积极建立多元有效的治理模式,这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当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受政府组织因素、利益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制度失范等因素的影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千方百计争取有力的社会支持,以及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学科”考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学科概念的认识可分为教学科目说、创新活动说、知识门类说、科学分支说和双重形态说。现代大学所强调的学科建设有两种不同语义上的指谓,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一门门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因此,可以从“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和“作为知识劳动组织”两层语义上来甄别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