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更新教育观念问题。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应当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知识能力统一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2.
公众技术观及教育技术观对现代科技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但是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外鲜有与此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公众对技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就公众教育技术观而言,更多的人把教育技术看作一种优化教学和促进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最后在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应从公众舆论中汲取养分以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江苏省高职C校工科机电工程类专业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高职工科技术教育效果的根本要素在于其所依托的技术知识观。依托不同的技术知识观及不同的技术教育路径,该校非实验班与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效果反馈及走上工作岗位后教育效果反馈截然不同。技术知识生成观指导下技术教育路径教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知识观与教育观、教育实习观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和实习观,静态知识观追求"先在本质"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从理论到实践简单输出的教育实习模式;与之相对立的动态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受动态知识观影响必然选择突出理论——实践——理论的动态发展的教育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联系越来越紧密,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必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以“大职业技术教育观、终身职业技术教育观、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国际观、产业观”等作为教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育观,是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及与其它事物关系的基本观点。本文从教师观、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四个维度,研究2000年至2015年美国历届国家年度教师的教育观。旨在为那些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感到迷茫、困惑或焦灼的教师,提供相对科学实用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其跳出小课堂,走向大教育,以期获得有益于完善我国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教育技术概念的不同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基础、技术观的广狭之争、现代教育观的批判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技术,以范畴性技术教育化为逻辑起点的教育技术学和以教育技术本体论为根基的教育技术哲学所构成的完整教育技术学体系。创新之处是分别在技术范式中拓展出新的广义技术概念,在教育范式中批判了现代教育观,并找到了教育和技术共同指向人的汇合点,建立起教育技术学自身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承担起教育技术专业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时,由于观念上的误差及教师整体素质的差异,导致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本文以《甘蔗有多高》活动设计与实施为例,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三个方面总结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决定共教育行为。正确的数学教育观由正确的知识观、技能观、数学观、教学观、能力观所构成。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中除了个体建构、社会建构之外,还有技术建构的因素,要从信息化高度重构教育技术问题,关注教育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其思想理论根源,指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并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我国电教工作者迫切需要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承担起教育技术专业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看,技术观的形态经历了从古代社会的技术技能观、传统工业社会的技术工具观与技术知识观再到当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观的转变。技术观是制约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变量,不同“范式”的技术观下有着不同的技术教育实践形态。当代技术观的转变引发了当代国际技术教育的变革,并使得当代国际技术教育实践开始关注技术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人的发展功能。当代技术观转变为我国当下的基础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从一个新的视角帮助我们反思我国的基础技术教育,而且从另一个视角指明了我国技术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与实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技术观是对技术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它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认识主体的头脑当中,对于观念主体的分析成为技术观研究最为基本的内容。技术价值观是人们在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它作为技术文化的基本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引导甚至规定着人们在技术活动中的技术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的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观与技术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是表现为嵌入与被嵌入的关系,辨析两个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是社会高速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价值观和评价观、学习观和教育观、创新观和发展观、管理观和决策观等方面的探索研究,以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以促进社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作为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先导性成分,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本质观和数学价值观构成.数学教育观包括数学教育目的观、数学教育过程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3个主要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对其数学教育观有重要影响.数学教育文化观、数学教育哲学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L乡的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彝族家长的女童教育观是教育观和女性观的结合,具有实用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等双重特征。女性观和教育观的多元差异以及二者的交织融合,构成了家长女童教育观的复杂性。同时,家长的女童教育观及其对女童教育实践的影响,既受制于村寨环境,又有个体性特征,呈现为动态的发展和变迁。本研究最后建构了立足于村寨现实环境的家长女童教育观解释模型,以期对本研究中的女童教育观提出本土化的理解框架。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多元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技术生态视野的研究便是其中一支。近年来,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一系列社会科学领域,同样也倍受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青睐。由于教育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比较浓厚,因而学界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也更多是探讨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对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性质研究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自然科学属性下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和理论。这就使得教育技术生态化思考"有其事,无其名",少有文章对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以此为目标,文章借鉴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讨论了教育技术研究转向生态化思考的缘由、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概念以及生态学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期有益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知识现是后现代教学观和课程观的思想基础,对后现代知识观的研究多把知识观与教育观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后现代知识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为后现代知识观的研究做一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教师教育观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学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很好地发挥心理学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心理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观、新的教学质量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新型师生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