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蒙古草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这与其所处的蒙古草原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气候条件的多变性;地貌环境的复杂性;生物组成的多样性。历史上蒙古草原自然环境的变迁,也与其文化的发展存在共振关系,这从反面证实了草原自然环境之与草原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论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承草原体育文化,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促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经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但也面临生活方式改变冲击草原体育的生存环境、学校体育中重视不足、政策环境制约及集体传承特点带来的隐忧等方面的问题.对草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应思想重视、落实传承政策、多种形式保护传承、学校教育中拓展草原体育资源和加强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政策走向、社会支持程度、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四个方面对新疆那达慕草原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在良好的政策环境、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那达慕草原节对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如何造就了草原文学?一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草原文化为草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宝藏和资源优势;三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纯厚的审美艺术情趣。草原文化是一种植入民族血脉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学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而出现的文学样式。草原文学,正是从草原文化这个母体中诞生出来的。现当代的内蒙古草原文学,是古代草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饱含古代草原文学的独特风韵和民族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5.
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绿色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是以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和谐依存,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形态。注重生态的“天人相谐”思想,珍视环境、保护生态的思想,是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也为内蒙古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的绿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草原文化的地域性、游牧性、诗意性和发展性影响着草原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为草原诗人创造了独特的成长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源泉,造就了雄伟的艺术审美情趣。哈萨克族是典型的草原民族,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这些无时不在影响着本族的诗人。这一点可从其作品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意象与旅游地竞争力关系密切,从旅游地意象感知的视角研究旅游地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旅游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草原旅游地竞争优势属性主要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价值、草原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环境、草原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三类,劣势属性为涉及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草原旅游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草原生态和物种的认知项目。在旅游者最想去的草原旅游地的感知中,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意象竞争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8.
伊犁草原文化是中国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伊犁草原文化的研究对于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独特的意义.文章通过应用社会学角度,根据国内外学界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成果,追踪梳理伊犁草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文化社会学原理,对伊犁草原文化的含义作了初步界定,提出并分析了伊犁草原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以及伊犁草原文化给予我们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9.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美丽的草原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草原书画院、草原书画网、草原岩画、草原版画等等异军突起,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热爱草原,关注草原.草原文化的领军人物促动了草原文化走出了草原,奔向世界.草原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带动草原书画文化的日新月异,使得如今的草原书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面貌.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题材的绘画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绘画可以将草原生活、草原景色、草原饮食和民族风俗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内蒙古草原绘画对于草原文化文化来说具有一定的承载和传播作用。而事实上,内蒙古草原绘画也深受草原文化的洗礼和影响。草原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其自身深厚的哲理内涵、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认知体系对草原文化的阳刚质朴之美、苍茫雄浑的浪漫色彩、率真粗犷的民族性格、本色重情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拓展,进一步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形式,使草原文化的艺术性体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希勒牧场的草场使用制度变迁,论述了传统"自然"的互主性综合含义及其演变成现代"自然"、而与文化对立两分的过程和后果,分析了草原围栏化对地方社区、传统文化的冲击并分析了草原围栏化与农业文明、西方现代科技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牧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东西跨2600公里,包括24个旗,面积70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蒙古族居多,居住分散,以牧为主。牧区这种基本特点,给牧区社会经济管理带采诸多不便,发展内蒙古牧区社会经济,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曼需要牧区政府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和管理方法。本文以正镶白旗明安图镇英图嘎查社会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例,阐述了牧区社会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功能和开发前景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薄弱、条件特殊的牧区实施素质教育,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寻求适合牧区实际的发展路子。要不断拓宽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创牧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基于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教训,对环境恶化问题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荒漠化。东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1951年、西部的绥远省政府在1952年先后落实“保护牧场、严禁开荒政策”,封闭了不宜耕作的土地。东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1949年、西部绥远省政府从1950年,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鉴于河水泛滥的巨大危害,东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1948年、西部的绥远省政府从1950年,开始整治河道。东部重点整治了西辽河,西部重点整治了内蒙古境内的黄河,上述努力均产生了很好的防治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近些年来,从人均GDP水平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来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将会影响到我区整体的经济运行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笔者从我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加大退耕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减轻土地压力。  相似文献   

16.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法治文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制度性法治文化和精神性法治文化两种。校园法治文化既是以法治为取向建构校园文化的结果,又是法治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独特的表达形式,因此具有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双重特征。鉴于校园法治文化的自身特点,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现有学校类型及文化...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学生文化本真状态的一次实证发现及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世界对高校学生文化的实然状态存在着某些假想和误读,为此,我们特别针对大学生文化范畴中争议最多的四对文化概念及其表现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学生文化中的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等,以期揭示大学生文化的本真状态,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享有和认同的行为取向、期望、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态度的统一体,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群体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的打造,最根本的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本文在阐述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结构的形态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教师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之一。文章在分析教师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从学术职业文化、制度文化、工作文化和学科文化四个维度对美国高校教师文化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期对我国的教师文化及大学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师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师所生活的团体及其文化是教师文化的主要根基,主要包括学校文化、年级组文化和科组文化,统称"单位文化"。"单位文化"孕育了教师文化,单位文化的重建则是教师及其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