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青林 《西江大学学报》2007,28(1):10-13,20
近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和对外侵略之路,他所鼓吹的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教育”;而日本当代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则是一种“为了教育的社会”,致力于一种建设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对外侵略的教育,一种关爱生命、生命至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周玉 《教育探索》2006,(9):F0003-F0003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一论点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沙洪泽教授的专《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一书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这是率先人伦理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多角度对教育这一概念深刻内涵的全新阐释,读来既觉振奋,又颇同感。  相似文献   

3.
捧起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看多了目中无“人”、满是学术概念堆砌的教育学专著,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舒心之事。李希贵先生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用自己切身的体验与感悟,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通读全书,大道理少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为了人的教育——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根本上是为了人的。为了人的教育是执著地探询人是什么的教育,是完整、深切地理解和关怀人本身的教育,是为了守护和发展人性而坚持自身独特性的教育,是为了使人更成其为人而充分地善待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衔接教育应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全方位、高标准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了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看多了目中无“人”,满是学术概念堆砌的教育教学专著,能读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实乃让人无比惬意舒心之事。  相似文献   

8.
青年尼采把现代教育看作是为生存的教育,为大众的国民教育,售卖知识的学术教育。他心仪的是为文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关注的不是尘世幸福,而是满足生命渴求永恒的形而上冲动,旨在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以实现生命的最高意义。他批判德国中学的经典教育已经名存实亡,真正的经典教育在于让受教育者服从伟大经典,倾听伟大心灵的对话和独白,受其指引成长为关注生命中最重要事情的人。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价”概念变化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内涵在不断地扩大、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的概念从等同于教育测量、测验,扩大到对课程、教学的关注,再到“考评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造成教育评价概念变化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因素,也有微观层面学习理论变化的因素。分析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及原因,对深入理解当前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是叶圣陶先生对多年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总结。该思想具备深厚的科学内涵,既是宏观指导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盘,又是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施的方法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该教育思想内涵也该有新的解释。本文基于新时期的教育背景,对该思想重新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70年的一种全球教育理念和行动计划,与教育国际化存在内在联系,从而也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有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课程化发展则将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国际理解教育深度融合的一座桥梁。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框架可构建为五大维度(全球化、和平、人权、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及其十七个分主题。它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化的理论基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或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有待更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之一是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与人口素质低下的矛盾,是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毕节要真正完成脱贫致富的任务,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的专业,才能使毕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社会人才需求衔接,更好地为试验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实际的导向和要求。只有关注学生的自我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培养他们个性化的人格品质,同时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才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从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根本目的出发,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Batuhan Aydagül 《Prospects》2008,38(3):401-407
Turkey is still far from realizing any of the six EFA goals. Since the Dakar Conference there have been many policy initiativ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urkish education. The impact and effectiveness of those policy initiatives are yet to be evaluated. The deficit of high quality 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constitutes a major weakness. So does the level of attention 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rom policymakers.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based budgeting could promote more emphasis on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in the coming years. In addition, a transparent, overarching education policy could foster policy dialogue among stakeholders. Overall, this article draws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EFA success in Turke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upport for education reform; the need to adopt strategy-oriented sector policies; increased capacity and emphasis on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of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the need for a new national impetus to improve quality in education.
Batuhan AydagülEmail: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成果,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它和我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加大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理论研究,并运用于我国教学实践中,对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被认为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新的转折点.全民教育的十年评估以来,教育权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广泛认同,教育质量成为全民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但世界全民教育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而全民终身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更为有质量的生活和人性化社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全民教育思潮是伴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出现的,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推动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全民教育运动。这种思潮,正影响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重塑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当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教育形式,已逐渐为社会大众所熟悉和接受,成为构建终生学习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注,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有利于两者的发展。教育和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加强也必然导致一定时期内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培养的目标以及方式和经济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特征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要求各地政府明确将素质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坚持国家统一要求与区域特色发展相结合。其基本方式是区域政府统筹,致力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成效如何有赖于地方政府合乎实际的科学决策;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本,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核心问题是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举措和保障机制是完善督导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